流量思维转向经营和价值思维

搜索文档
围绕品牌快与慢,我们进行了一场苏格拉底式的讨论
36氪· 2025-06-20 21:09
消费行业现状与创业者心境 - 消费行业环境内卷加剧,部分创始人选择躺平或转战其他领域,而坚持者面临品牌成长与结果不匹配的困境 [1] - 创业者需转变心境和强化修行,在强化定力后与市场规律产生新的共鸣 [1] - 行业进入深水区,创始人需调整心态,有人提出"人生的九层塔模型",将商业决策上升到对生命状态的理解 [4][6] - 品牌成长像旷野,走向何方都需要保持乐观和放松的心态 [2][16] 品牌发展策略与路径 - 品牌快慢需依据创始人性格决定,不适合求快的创始人慢下来反而能走得更稳 [4] - 热潮退去后仍能增长的品牌往往没有明显短板,而非依赖单一长板 [10][12] - 品牌战略应为企业战略服务,核心是让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非一味追求高大上 [16] - 消费企业成长是螺旋上升过程,关键在于求稳求长而非一味求快 [31] 行业周期与资本影响 - 2020-2021年新消费投资热潮中,完美日记估值达100亿美元,泡泡玛特上市市值达千亿人民币,农夫山泉市值达4000-5000亿港币 [22] - 认知偏差导致200亿-500亿美元资金涌入消费一级市场,为后续行业下行埋下隐患 [23] - 资本与消费结合不一定理想,3+3+2年的基金周期迫使企业变形发展 [27][28] - 当前需从流量思维转向经营和价值思维,关注品牌长期经营 [31] 未来机会与行业趋势 - 大健康领域存在机会,适合以项目制方式运作 [28] - 心理健康需求未被满足,但资本作用有限 [28] - 出海机会需谨慎,国外供应链与国内存在差距 [29] - 行业需回归"平平无奇,按部就班"状态,像恰恰瓜子、君乐宝等企业虽无特别长板但也没有短板 [35] 企业经营理念 - 企业经营应关注让身边的人越来越好,实现自我价值 [15] - 对产品体验的执着追求能带来超预期发展速度,某公司5年从0做到100亿,研发人员占比超60%,研发投入占收入8% [20] - 日本企业在"失落的30年"中形成的"认命"心态值得借鉴,如711限制单家加盟商开店数量 [23][25] - 消费行业是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成功企业往往不是奔着"做大"而成功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