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时代企业生存策略
搜索文档
六一儿童节的快乐,全是车圈大佬掐架给的
创业邦· 2025-06-02 09:59
小米与华为高管隔空交锋 - 小米创始人雷军于6月1日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小米YU7将于7月量产,并引用“莫言体”言论“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疑似回应华为终端CEO余承东前一日关于“其他行业公司靠一款不是那么好的产品就能卖爆”的评论[3][6] - 余承东在5月31日粤港澳大湾区车展论坛上指出,某些公司产品“质量、智驾能力都很……”,虽未直接点名小米,但明确提及“卖不过其零头”,引发小米高层团战式反击:总裁卢伟冰强调“十倍投入做一辆好车”,副总裁李肖爽与公关总经理王化分别引用“莫言体”及“山间竹笋”对联回应[6] - 此次交锋是2024年以来双方第三次公开口水战,此前争议点包括3月雷军强调小米SU7设计解决手机支架需求,而余承东称“不理解为什么车上要装手机支架”,并对比华为鸿蒙车机导航使用率达99%与其他系统31%;4月双方还就汽车前风挡三层镀银技术影响信号问题互怼[14][15] 双方竞争历史与路线差异 - 小米与华为的公开冲突可追溯至2014年“点胶门”事件,雷军当时质疑华为终端针对小米4的“黑稿”行为,并要求余承东“管管华为终端风气”;2023年矛盾升级至技术层面,余承东批评友商将华为双旋水滴铰链技术改名“龙骨”宣称自研,小米则声明其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10][12] - 当前竞争核心体现为造车路线分歧:小米以“用户痛点优先”的互联网速度颠覆制造逻辑,如通过手机支架设计切入场景化创新;华为坚持“技术至上”叙事,强调“质量是豪华”及汽车安全容错率低于手机[15][18] - 华为车BU经历三年累计亏损超240亿元,余承东坦言“过去五年非常艰难”;小米则面临“性价比之王”标签伴随的质量质疑,此次雷军强硬回应反映其对汽车战略重点的维护需求[8][18] 行业背景与市场动态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创新高,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但新能源产能过剩问题显现[17][18]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警示汽车产业存在“恒大”式潜在风险,引发行业对产业链安全关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与工信部近期发布倡议,将整治“内卷式”竞争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18][19] - 高管口水战成为低成本高曝光营销手段,但可能掩盖汽车制造本质问题,如产品质量与安全可靠性[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