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
搜索文档
打造“海洋经济+生态保护”模式,变海洋优势为竞争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9-27 10:14
宏观经济表现 -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 [1] 产业发展与升级 - 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壮大 [2] - 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海洋产业 [2] - 探索“海洋牧场+”融合模式,建设智能化养殖平台,开展深远海养殖试点 [1] - 海洋牧场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例如“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网箱平台在广东汕尾投运 [1] 科技创新与研发 -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擎,培育海洋经济新质生产力 [2] - 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提升海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2] - 深圳的海洋电子信息、香港的绿色航运金融、广州的智能船舶制造等新质生产力正在快速崛起 [2] - 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投入,加强海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实验室+科普基地+协同创新中心+企业联盟”协同创新体系 [2] - 广州南沙区建设全球最大的海洋科技城,在海洋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取得积极成果 [2] 区域协同发展 - 建设全球海洋城市群,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2] - 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打造以深圳、香港、广州为核心的“海洋黄金三角”,构建“研发—制造—服务”全产业链体系 [2] - 挖掘珠海、江门等城市潜力,形成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 [2] - 各地需结合自身优势,打破传统路径依赖,构建陆海统筹、区域协同的发展新模式 [1]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打造“海洋经济+生态保护”模式,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1] -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平衡生态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 [1] - 探索蓝色碳汇交易,创新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1] 对外开放与合作 - 扩大海洋领域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融入全球海洋治理 [3] -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度耦合 [3] - 依托渔业合作示范区实现本地化苗种供应,积极拓展对内对外向海开放,开展国际海洋合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