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监管
搜索文档
多家持牌消金接窗口指导 20%或将成贷款综合利率“新红线”
第一财经· 2025-10-30 13:26
监管政策变动 - 监管部门通过窗口指导要求将个人贷款综合成本压降至20%以内,并考虑将担保增信业务余额上限从贷款总额的50%进一步压缩至25% [1][2] - 10月1日实施的助贷新规已将助贷服务年化利率上限锁定在24%以内,并要求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 [3] - 新规旨在引导消费金融公司转向自营或分润模式,推动助贷平台与持牌机构在共同建模、联合运营与风险分担方面深化合作 [2] 行业影响与市场反应 - 多家头部平台已自10月起切断了对综合年化利率超过24%的中小平台的导流入口 [3] - 监管持续压降利率的行为实质上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了筛选,高负债、还款能力弱的“次优客户”的融资渠道正被规范与收缩 [3] - 新规若落地可能加速行业分化,短期内风险承受能力弱、专业能力不足的机构面临严峻生存考验,风险可能从尾部机构向中型甚至上游银行机构蔓延 [1][5] 行业成本与风险结构 - 2024年度消费金融公司平均融资成本同比下降54个基点,为降低对客利率提供了现实空间 [4] - 在9家披露2024年风险指标的消费金融公司中,有3家不良率同比略有上升,其余公司不良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中邮消金不良率同比下降51个基点 [5] - 行业竞争核心将转向风险定价能力、精细化运营和客户体验的比拼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