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金融行业马太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21家消费金融公司发布半年报 招联、蚂蚁、马上净利稳居前三
深圳商报· 2025-09-11 07:14
"从已披露的半年业绩来看,消费金融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和差异化竞争的发展新阶 段。"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又讯】在上半年持牌消金机构业绩大多向好之际,行业马太效应十分明显,呈现中部机构崛起的态 势。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谢惠茜)9月消费金融公司迎来半年报披露季。截至目前,已有蚂蚁消金、 招联、马上消金、中原消金等21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披露了半年报。整体来看,绝大多数机构实现了营 收净利双增长,行业业绩整体回暖。 从资产规模来看,2025年上半年,已披露半年报消费金融公司合计总资产达1.247万亿元,其中蚂蚁消 金的资产规模达3064.7亿元,是唯一的"3000亿俱乐部"成员。招联资产规模达到1577.22亿元,位居第二 位。其次到中银消金、兴业消金与中邮消金,资产规模分别为817.03亿元、815.39亿元、723.51亿元。 从净利润来看,招联、蚂蚁消金、马上消金依然稳居前三位,分别为15.04亿元、14.6亿元、11.55亿 元。值得关注的是,多家机构的净利润增速惊人。其中,兴业消金净利润为8.68亿元,同比增长 213.36%,摘得消金2025年上半年增速之冠 ...
24%大限前的消金半年考:四龙头净赚近40亿,这家同比增超200%
36氪· 2025-08-29 10:54
2025年,与消费金融相关的"政策暖风"频频吹,也为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一来,金融债券发行条件放宽,消金公司拓展融资渠道再下一城;二来,开放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又为消金公司快速"卸货",轻装上阵开辟新路径。 尤为关注的是,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于近期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确定将对部分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 给予财政贴息支持,实施期限为一年。 其中,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和中银消金四龙头,与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行一同纳入财政贴息的经办机构,充分体现了监管部门对持牌"正规 军"的认可,以及对其在提振内需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期待。 01 头部也分化 虽然集体位列赛道第一梯队,但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和中银消金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的"答卷"亦有高有低,也从侧面折射出行业竞争激烈: 营收分别为100.41亿元、78.99亿元、45.6亿元、36.81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67.77%、-14.77%、-12.1%、2.79%;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15.04亿元、8.68 亿元、1.5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57.84%、-13.34%、213.43%、149.18% ...
消费金融牌照审批收紧、小额信贷纠纷处置难,如何破局?
南方都市报· 2025-06-11 15:38
消费金融行业法治困境 - 当前消费金融市场准入开放度不足 现有消金公司仅31家 近3年仅发一张牌照 汽车金融公司25家 2016年后无新发牌照 [5] - 业务范围受限 住房贷款与汽车贷款被排除在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外 禁止发放20万元以上贷款 最高限额偏低 [5] - 监管标准不够精准 消金公司资本充足率等指标要求与商业银行相同 忽视其自身风险特征 禁止发行资本债券限制经营扩张 [5] 利率与债权实现机制问题 - 消费信贷利率限制缺乏弹性 最高年利率24%限制排斥小额及短期信贷交易 不利于普惠金融发展 [6] - 债权实现机制不畅 小额债权司法救济成本高时间长 法院消极对待批量案件 支付令制度被弃置 [6] 行业发展建议 - 建议降低市场准入条件 允许消费金融公司开展汽车贷款业务 调高贷款数额上限 [7] - 应制定专门监管标准 允许有条件公司补充资本融资 建立与银行差异化的监管体系 [7] - 建议放开小额及短期贷款利率限制 提高议价空间 建立快速司法救济机制解决纠纷处置难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