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度产教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与行业“骨肉相连” 培育高质量航海人才
中国青年报· 2025-06-15 18:24
航海教育发展 -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拥有世界最大教学实习船之一"育德轮",吨位6 4万吨,甲板长199 9米,可满足143位师生在船学习实习[1] - 航海学院历史可追溯至1920年陈嘉庚创办,累计培养3万多名航海专业人才[1] - 2013年航海技术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推动"改革方向多维度、育人要素立体化"两项改革[1] 智能化人才培养 - 智能航海班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通信课程,毕业生可更快适应电子海图等智能设备应用[2] - 电子海图相比传统海图具有信息更新快、航线规划智能化的优势,学生提前掌握可缩短新船适应期[2] - 智能航海班2020年首次招生,选拔数理和英语能力突出学生,目标培养技术工程师和科研人才[2] 产教融合模式 - 卓越班2 0采用"3+1"模式,学生前三年完成理论课程,大四进入合作企业实习,职业晋升速度比普通班快1年多[3] - 学院与厦门海隆等企业建立定向培养协议,通过企业宣讲和实地考察提升就业匹配度[3] - 实行"双导师制",邀请谭维涛等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团队协作、国际公约等实务技能[4][5] 实践教学体系 - 自主研发航海模拟器构建虚拟船舶环境,支持学生开展真实航行综合训练[5] - 组织参与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等国家级赛事,水上操艇项目曾获全国一等奖[6] - 龙舟队等常态化训练提升学生身体素质,适应海上工作高强度需求[6] 教学改革成效 - 近五年70%毕业生上船工作,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 - "五共同"产教融合理念全校推广,涵盖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实践平台建设等环节[6] - 专业考试通过率和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验证多维度培养体系有效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