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医药板块估值修复
icon
搜索文档
再引活水,医药A+H股溢价格局“反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8:02
港股医药板块估值反转 - 7月以来港股医药板块经历久违的"估值反转",H股医药股折价幅度持续收窄,部分头部标的转为溢价,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H股较A股溢价率一度突破20% [1] - A+H医药股溢价格局显著逆转,打破H股"天生比A股便宜"的传统认知,市场重新审视定价逻辑 [1] - 截至2025年7月14日,160家A-H股企业中有5家H股较A股呈现正溢价,包括宁德时代(-21.63%)、恒瑞医药(-15.67%)、招商银行(-2.75%)、亿华通(-1.87%)、药明康德(-1.86%) [2] 恒瑞医药H股表现 - 恒瑞医药H股自5月23日上市后走势平稳,7月以来累计涨幅超29%,同期A股仅上涨10.19%,H股最新价74.4港币,A股最新价57.31人民币 [3][4] - H股溢价是基本面、资金驱动、政策红利的共振结果,南下资金集中流入推动估值修复 [7] - 港股通机制完善后内地机构投资H股更便捷,恒瑞H股流通市值较小且部分股份被锁定,资金集中流入易推高价格 [7] 行业估值逻辑转变 - 港股创新药板块折价收窄趋势蔓延,药明康德从年初折价转为溢价,荣昌生物折价率从50%降至10% [4] - A+H股溢价指数从年初持续下行并刷新近五年新低,医药板块逆势走出独立行情,打破"A股贵、H股廉"惯性认知 [4][5] - 中国药企从仿制向创新转型,上半年对外BD交易总额突破600亿美金,创新价值加速兑现推动估值提升 [7] 溢价驱动因素 - 外资从全球视角评估企业价值,恒瑞作为创新药领军企业受国际机构认可,与南下资金形成合力推高H股估值 [8] - 医保谈判规则稳定、创新药支持政策清晰、国产药出海进展增强投资者信心,行业基本面释放积极信号 [8] - 港股医药板块调整时间长、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对利好反应敏感,资金重新审视优质标的价值 [8] 未来分化趋势 - H股医药股将呈现强者恒强格局,溢价公司凭借国际化、技术壁垒有望维持20%-30%溢价率,折价公司若无法创新转型可能估值下探 [9] - 溢价公司特点包括国际化战略闭环(海外收入占比近半)、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折价公司多因创新属性弱或国际化不足 [9] - 研发管线厚度、BD交易活跃度、政策适应力成为判断企业分化的关键维度 [10] 市场功能强化 - 港股作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医药资产窗口功能突出,优质创新药企估值更倾向与国际对齐 [11] - 南下资金与外资配置合力增强,港股医药股估值优势与成长确定性将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11] - 港股医药股定价从流动性差异转向全球竞争力评估,推动建立贴合企业真实价值的估值方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