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专业就业

搜索文档
学院独立后,首届游戏专业毕业生去向何方?
36氪· 2025-07-10 11:36
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毕业展览 - 2025年动画与游戏学院本科毕业生120人 硕博毕业生50人 分为动画系 插画与漫画系 互动媒体与游戏系3个方向 游戏系毕业创作形式为制作游戏[5] - 展览分成两个区域 左边是游戏Demo试玩区 右边是漫画 插画作品展墙 游戏玩法机制尚需打磨 但展现精巧美术能力和视觉效果[4] - 2022年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拆分为动画与游戏学院和电影学院 游戏专业从"系"独立为"学院" 2025届毕业生为第一届游戏学院独立后的毕业生[5] 游戏行业就业现状 - 游戏学院因高就业率在学生间口耳相传 吸引学生选择该专业[8] - 游戏行业更看重"精准度"或"垂直"能力 而非案例数量 没有专攻方向的作品集难获青睐 学校在求职指导上有限 多培养审美和思维[8] - 头部游戏公司面试强调"将自己视为产品推销" 提出新颖想法才能获得肯定 实习经历对最终就业帮助显著[9] - 大厂工作存在通用模式 多为重复作业 岗位拆分很细 美院实习生多被分配到技术岗 综合类岗位更青睐985 211出身者[16] 游戏创作与商业化 - 独立游戏《浮生裁梦》以30年代上海为背景 通过解谜叙事展现民国女性服饰变化 反映女性思想觉醒和职场困境[6] - 独立游戏《呼~》通过麦克风收录玩家呼气实现交互 美术风格宁静治愈 计划上线Steam并参加各类比赛[13][15] - 养成类文字冒险游戏《幸福有限公司》具有多分支剧情 未来计划拓展IP和媒介形式 已开发桌游部分[18][20] - 商业化游戏公司更注重岗位内容完成度 而非创意发挥 与独立游戏创作理念存在差异[12][13]
高考后,你会考虑就读游戏专业吗?
36氪· 2025-06-06 20:57
游戏专业教育发展 - 2025年4月教育部增列29种新专业,包含"游戏艺术设计",首次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国内3所高校设置该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预计2025年秋季招生[1] - 游戏专业进入高等教育体系标志着国内游戏教育新节点,全球开设游戏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持续增加[1] - 国内高校此前游戏课程多挂靠数字媒体、动画或计算机专业,未形成独立学科体系,2025年后游戏教育获得独立学科身份[14] 国内外课程设置差异 - 纽约大学游戏设计专业细分编程、动画、音效设计等方向,课程全面但部分学生认为"太艺术",实用性课程如"Advanced Skills"邀请从业者分享行业经验[4][7] - 南加州大学互动媒体及游戏专业课程脱胎于业界实践,但行业技术诀窍(Know-How)难以通过课堂完全掌握[5] - 国内某高校游戏相关硕士课程偏理论,仅3门核心课程直接关联行业(游戏引擎技术、游戏设计理论、游戏创作),其余为数字媒体、人机交互等通识课[8][9] 就业与行业衔接 - 游戏行业普遍重视实习与项目经历,纽约大学学生通过展会(如GDC)自主获取实习机会,简历需垂直聚焦特定岗位(如关卡策划)[15][17] - 迪吉彭理工学院2024年数据显示,技术程序类就业率更高(实时交互仿真程序专业81%),艺术与动画专业仅40%[18] - 国内游戏行业招聘中游戏专业背景加分有限,更多依赖自学与比赛项目(如GameJam),国外院校如犹他大学更强调就业导向的Demo制作[13] 行业趋势与学生选择 - 北美游戏市场饱和,留学生更倾向回国就业,国内公司开放留学生招聘通道但竞争激烈[15] - 游戏行业经验门槛高,学生需早期明确方向并积累垂直经验,过早定位(如技术美术)可能导致试错成本增加[17][18] - 游戏教育正规化带来课程与资源配置优化,但学生仍需自主探索,行业实践能力培养仍是国内外共同挑战[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