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游戏产业政策驱动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外资企业在沪研发游戏视同国产游戏”,意味着什么?
36氪· 2025-07-15 19:35
行业政策背景 - 上海市推出"外资游戏企业在沪研发的游戏产品视同国产游戏"政策,旨在推动数字内容产业集聚发展[2] - 该政策源于国务院2024年5月通过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要求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并营造一流营商环境[3] - 上海自2014年起开展国产网络游戏属地管理试点,2025年商务部将该试点推广至更多城市[4][6] 政策内容与影响 - 外资游戏企业在上海研发的产品将享受与国产游戏相同的版号审批流程,显著缩短等待时间[8] - 进口游戏版号审批频率从2024年10月起提升至每月一次,与国产游戏同步[8] - 新政策将减少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成本和不确定性,审查环节由地方出版社前置完成[10]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游戏产业正从产品出海转向全产业链全球化,政策驱动提升国际竞争力[1] - 试点城市实施"属地管理负面清单加国际分级标准"双轨制,帮助企业灵活调整合规策略[4][13] - 政策可能吸引外资企业带来新岗位、制作经验和有竞争力的产品,增强行业整体实力[11] 未来政策展望 - "外资游戏视同国产"政策可能从上海试点推广至其他城市[12] - 未来可能放宽外资企业在运营领域的限制,目前仍需通过合资公司运营[12] - 政策细则需明确研发环节的属地要求,如程序、美术等环节的认定标准[12] 行业生态变化 - 政策信号表明各地政府积极挽留优质游戏企业,支持新生团队发展[15] - 中小厂商可借助试点城市政策倾斜降低研发门槛[13] - 研发团队从一线城市向杭州、成都等二线城市回流趋势明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