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灯柱理论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学灯光在美国为何暗淡
经济日报· 2025-11-02 06:03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经济学家与政界人士在经济政策上存在显著分歧,政界人士常将经济学建议作为其预设立场的支撑而非真正参考,即“灯柱理论”[1] - 分歧根源在于双方在时间视野、政策复杂性的认知以及利益关注点(国家整体利益 vs 特殊利益集团)上的差异[2] - 美国近年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违背经济学共识,被视为政策谏言的显著挫败,其政策混乱源于对经济学的无知、意识形态干扰和利益集团影响[2] - 倡导政界人士尊重经济学长远影响、经济学家关注民众现实诉求,并通过普及经济学常识来弥合分歧,促使政策更符合经济规律[3] 经济学家与政界人士的分歧表现 - 超过1000名经济学家在4月联合签署宣言反对美国关税政策,近600名经济学家在9月发表公开信反对削弱美联储独立性[1] - 经济学家注重政策长远影响,政界人士时间视野短暂;经济学家强调现实复杂性,政界人士追求简单口号化[2] - 经济学家关注广泛国家利益,政界人士易受特殊利益集团捆绑[2] 美国经济政策混乱的根源 - 对基础经济学的无知、意识形态的干扰和利益集团的影响是三大主要根源[2] - 政界人士为赢得选票,原则让位于资本,常采取激进立场而非稳健经济政策[3] - 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违背比较优势等基本经济理论,人为干预全球贸易会抑制美国经济活力并造成巨大损失[2] 弥合分歧的路径 - 政界人士需拉长时间视野,尊重经济学的照明作用,与利益集团保持距离[3] - 经济学家需收窄视野,更多关注普通人的现实诉求,加强民众互动交流[3] - 提高民众经济学素养有助于倒逼政界人士在决策中吸纳专业共识,减少政策偏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