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化想象

搜索文档
信“心”心理问答|如何排除那些2小时后、8公里外的烦恼
经济观察报· 2025-05-29 08:41
回复如下: 你的来信让我想起一个心理学实验:实验者让两组人分别想象"1小时后要上台演讲"和"此刻正在喝一杯 热茶"。结果发现,前一组的实验者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的比例是后一组的3倍。这种对未来的过度预 演,正悄悄偷走我们感受当下的能力。 人的大脑天生存在一种"负面偏好"机制。从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来看,这种特性其实是生存的"保护 伞"。在远古的丛林社会中,那些对潜在危险、不确定因素更敏感,更善于谋划、计划和躲避风险的个 体,往往更容易在残酷的环境中存活下来。然而,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不再面临野兽侵袭、食物短缺 等致命威胁,却被无数不致命却琐碎的焦虑所包围。工作群里未读的@消息、朋友圈他人光鲜的生活、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状况……这些细小的"焦虑因子"随时可能触发我们的焦虑反应,让大脑陷入永不停 歇的"高速运转"状态。就像你说的,哪怕安静地坐着休息,脑海中也不断上演着未来的"灾难故事",心 理始终处于防御状态。表面上是在休息,实际上身心都被无形的焦虑拉扯着,无法获得真正的放松。 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最重要的是学会区分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爷的事,这本质上也是区分我们能 控制和不可控制的事情。老天爷的事,比如天气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