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焦虑生意
icon
搜索文档
撕碎迷茫、脱颖而出、赢在起跑线?——“焦虑生意”盯上准大学生的钱包
新华网· 2025-08-12 13:45
高考后准大学生服务市场 - 面向准大学生的"过渡"夏令营和"大学陪跑"服务兴起,主打自我提升和提前规划,收费达万余元 [1][4][6] - 服务内容包括情商表达、职业规划、模拟竞选、企业参访等,承诺帮助学生"预判大学雷区" [5] - 机构通过微信群提供持续陪跑服务,推送实习资源、比赛信息及考试资料 [6] 家长态度与市场需求 - 家长对高价服务看法分化,部分认为机构利用焦虑营销,部分认可其资源整合价值 [7] - 机构通过筛选优秀案例宣传效果,但实际成效难以量化,存在信息差营销 [7][10] - 部分服务隐含二次消费,如推荐比赛后推销4990元培训课程 [8] 高校免费资源对比 - 高校提供免费职业规划课程及一对一指导,覆盖大一至大四,含专业导论和性格分析工具 [9] - 学校平台可获取独家实习和比赛信息,辅导员比机构更了解学生需求 [9][10] - 高校教师指出机构服务填补了学校个性化规划的空白,但需警惕噱头式营销 [10]
“焦虑生意”盯上准大学生的钱包
北京晚报· 2025-07-05 09:05
高考后"准大学生"服务市场现状 - 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至大学开学前,针对"准大学生"的各类培训服务迅速涌现,包括"过渡夏令营"和"大学陪跑"等服务,主打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和提前适应大学生活 [1] - 这些服务通过"撕碎迷茫""赢在起跑线"等宣传语制造紧迫感,收费可达万余元 [2][3] - 服务内容包括情商语言表达、学业职业规划、模拟竞选、企业参访等,承诺帮助学生"预判大学雷区,收获通关秘籍" [3] 商业模式分析 - 机构通过微信群推送免费信息吸引客户,如学习网站汇总、暑期计划表等,但进阶服务需付费 [2] - 除夏令营外,还提供大学期间的"陪跑"服务,包括实习资源推送、比赛信息、考试资料等,收费达万余元 [3] - 部分机构存在隐性收费,如先推送"0基础"比赛信息,后推销4990元的专项培训课程 [5] 市场需求与家长态度 - 全国多个城市已出现此类服务,反映出一定的市场需求 [4] - 家长态度分化:部分认为能帮助孩子"少走弯路",部分质疑大学生是否需要手把手指导 [4][5] - 机构通过展示"逆袭"案例(如二本学生考入名校研究生)来吸引家长 [4] 高校提供的同类服务 - 高校普遍提供免费的职业规划课程,如北京物资学院从大一到大四开设相关课程 [6] -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一对一专业指导服务,包括性格分析、兴趣分析等 [6] - 学校官方平台会推送实习、比赛等信息,且部分资源为"独家"面向本校学生 [6] 行业争议与专家观点 - 有高校教师认为此类服务填补了学校无法提供个性化指导的空白,类似于"卖信息差" [7] - 但需审慎辨别服务质量,避免被噱头吸引 [8] - 专家建议学生优先利用学校免费资源,打好专业基础比过早职业规划更重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