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奋斗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 | 在“爱国奋斗”的赤诚与“文化自信”的脉动中追寻前进力量
央视网· 2025-07-27 12:15
历史文化传承 - 西安交通大学所在地拥有2000多年地缘文化,曾是汉家上林苑和唐代常乐坊、道政坊遗址,校园内出土多件国家一级文物[1][2] - 校园内复建的东亭源自唐代,白居易曾在此生活3年并创作《养竹记》,寄托君子品格追求[4] - 艺术博物馆珍藏4400余件展品,涵盖大汉壁画、盛唐风物、秦腔戏服、皮影非遗等,形成"活态文化长卷"[6] 镇馆文物价值 - 西汉壁画墓出土的四神二十八宿天象图直径2.7米,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天文图,与《史记·天官书》记载完全一致[8][10][12] - 壁画历经2000多年仍鲜艳如初,艺术技法、色彩美学和颜料技术极具研究价值,保存状态优于唐代壁画[12] - 馆藏李商隐撰文并书写的墓志是其唯一存世书法作品,展现诗人文采与书法造诣[13] 西迁历史见证 - 西迁博物馆展出2000余件珍贵展品,包括麦田选址老照片、西迁专列乘车证、教授讲义教具等[1] - 1955年成立的摩托车训练班车辆随校西迁,成为重要搬迁物资,照片记录"30后"学子建设西北的青春[16][18] - 粉色西迁乘车证印有"向科学进军 建设大西北"标语,象征江南文人拥抱西北的信念与抉择[23] 精神传承发展 - 近70年来新一代交大人赓续"西迁精神",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将科研成果转化在西部[23][25] - 化工学院教授表示将持续传承西迁精神,用前沿科技实现科技强国目标[25]
打卡这两座博物馆,感受“30后”的滚烫青春
央视网· 2025-07-27 01:42
历史文化与博物馆 - 西安交通大学拥有两座博物馆,分别是交大西迁博物馆和西交大艺术博物馆,每天吸引上千名游客 [1] - 交大西迁博物馆展厅面积2400平方米,展出2000余件珍贵展品,包括麦田选址老照片、西迁专列乘车证等 [2] - 西交大艺术博物馆展厅面积4500平方米,珍藏4400余件展品,涵盖大汉壁画、盛唐风物、秦腔戏服等 [10] - 校园所在地为唐代常乐坊和道政坊遗址,出土多件国家一级文物,部分现存于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8] 珍贵文物与考古发现 - 西汉壁画墓出土的四神二十八宿天象图直径2.7米,是中国最早、最完好的天文图,与《史记·天官书》记载一致 [13][15] - 壁画采用矿物质颜料,历经2000多年色彩依然鲜艳,艺术技法和颜料技术极具研究价值 [15][17] - 馆藏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唯一存世的书法作品,是其为岳父弟弟撰写的墓志,具有极高文学和书法价值 [17][18] 西迁历史与精神传承 - 1956年交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从上海迁至西安,支援西部建设,33天内完成搬迁 [4][6] - 西迁过程中未延迟开学、未减少课程和实验,钟兆琳教授等老一辈学者率先垂范 [23] - 西迁博物馆展出粉色乘车证,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标语,象征当年师生的使命担当 [23] - 1950年代交大成立摩托车训练班等社团,培养学生体魄和技能,摩托车随校西迁成为重要物资 [19][21] 现代发展与文化影响 - 西安交大持续传承西迁精神,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前沿科研,推动科技成果在西部转化 [25] - 博物馆VR技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西汉壁画墓,增强文化传播效果 [15] - 吸引国际游客如印尼留学生,成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