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女情节
搜索文档
“虐女”仍是大女主的流量密码
36氪· 2025-09-26 08:04
大女主剧的叙事特点与市场现状 - 大女主剧的核心情节高度集中于女主的苦难经历,包括家族纷争、情感波折、事业起伏、权谋智斗等密集冲突 [1] - 近期热播剧如《灼灼韶华》和《国色芳华》是典型代表,女主需经历丧夫、被性侵、丧女、家业被焚等多重磨难 [1][2][7] - 此类剧集通过将女主压至人生低谷,再展现其逆袭翻盘,以此制造强烈的戏剧张力和情绪对比 [12] “虐女”情节的市场效应与争议 - “虐女”情节是一把双刃剑,高浓度苦难虽能强化涅槃重生的观感,但也易引发“为虐而虐”的争议 [1][2] - 此类情节情绪浓度高,易于在社交平台传播和引发共鸣,能迅速拉满观众代入感,是剧集热度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 [12] - 从平台和制作方角度看,“虐女”是一种稳妥的市场策略,观众接受度高且争议本身能推高剧集曝光度,尽管常招致批评但市场难以放弃 [14] - 例如《灼灼韶华》在无大流量明星和宣发下,收视率已暂居央八年冠,但网络讨论度不高,豆瓣评分仅5.8分 [7] 行业对“爱女”叙事的探索与挑战 - 市场出现“爱女”叙事的尝试,如《生万物》改编女主被掳情节,通过证明其清白来避免“虐女”争议,获得好评 [4] - 完全去虐化的尝试如《以美之名》,虽塑造了独立果决的女性形象,但因缺乏前期虐点作为反衬,导致观众感受到的爽点较弱,可能叫好不叫座 [14] - 《国色芳华》等剧在虽有磨难情节的同时,通过强调女性独立自主自强及女性互助,试图平衡“虐女”与“爱女”的立意 [7] 大女主剧的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需思考不依赖极端“虐女”套路来拉满情绪张力的可行之道,以避免题材陷入套路化发展和口碑天花板 [15] - 可借鉴大男主剧的叙事手法,如《琅琊榜》中男主的痛苦是功能性的,核心在于谋略与智慧,而非单纯承受伤害 [15] - 成功案例如《风吹半夏》,将女主挫折置于行业性、社会性挑战中,通过展现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体性来塑造成长,而非被动承受个人伤害 [16] - 未来发展方向应是将篇幅集中于女主在权力场、事业场中展现能力与选择,主动定义人生,而非重复“受害者-幸存者”循环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