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芳华》

搜索文档
芒果超媒上半年净利7.63亿元下滑28%,内容电商营收骤降超六成
新浪财经· 2025-08-22 22:48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59.64亿元,同比下降14.3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3亿元,同比下降28.31%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0亿元,同比由负转正(上年同期为-1.81亿元)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35%,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2] 业务板块表现 - 芒果TV互联网视频业务营收48.83亿元(占总营收81.87%),同比下降1.5% [3][5] - 新媒体互动娱乐内容制作营收6.06亿元,同比下降4.34% [3] - 内容电商营收4.46亿元,同比下降67.09% [3] - 其他业务营收2844.66万元,同比增长127.69% [3] 会员与广告业务 - 会员业务收入24.96亿元,实现小幅增长 [5] - 广告业务收入15.87亿元,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明显回暖 [5] - 运营商业务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约7% [5] - 芒果TV月活跃用户均值同比增长14.24% [5] 成本与投入 - 芒果TV互联网视频业务成本同比上升11.78% [2]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6.41% [2] - 内容电商毛利率18.59%,互联网视频业务毛利率27.49% [4] 子公司表现 - 快乐阳光(互联网视频业务)净利润7.55亿元 [6] - 小芒电商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净利润118.85万元 [6] - 金鹰卡通净利润1972.98万元,天娱传媒净利润82.79万元 [6] - 快乐购净亏损2449.75万元 [6] 内容与IP发展 - 综艺有效播放量稳居行业第一,影视剧有效播放量同比增长69% [6] - 微短剧上线1179部,同比增长近7倍 [7] - 储备影视剧近百部包括《水龙吟》《咸鱼飞升》等 [7] - 小芒电商IP周边商品已进入全国近3000家线下门店 [6] 行业地位与政策环境 - 月活跃用户2.76亿,位居长视频行业第三 [5] - 广电总局发布21条新政为剧集行业松绑赋能 [7] - 公司具备横跨网端和台端的融合影响力 [7]
华策影视半年报:Q2营收增速骤降仅个位数 扣非净利润27万同比暴跌99.3% 如何平衡规模扩张下的成本黑洞?
新浪证券· 2025-08-20 15:49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0亿元,同比增长114.94%,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65.05% [1] - 第二季度营收增速骤降至6.8%,扣非净利润仅27万元,同比暴跌99.3%,核心盈利能力显著下滑 [1] - 电视剧制作发行业务收入达3.6亿元,同比激增1258.92%,但成本增速高达1807.48%,毛利率下滑23.55个百分点 [1] 成本结构 - 电视剧业务成本失控,制作发行成本增速(1807.48%)远超收入增速(1258.92%)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84%,其中宣传推广及业务费激增40.46%,管理费用中股份支付费用上涨104.23%,研发费用增长14.97%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54亿元,同比下降54.78%,存货余额攀升至34.09亿元(同比增30.08%),其中算力设备存货5.61亿元 [2] 新业务布局 - 短剧与动漫月产能提升至20部短剧,但未披露单部收益,动漫领域联合孩之宝开发《小猪佩奇》电影(2026年上映) [3] - 算力业务收入5650万元(占营收7.15%),技术研发费增长601.75%,但设备存货高企 [3] - 出海与IP运营海外收入8812万元(同比增28.5%),《国色芳华》发行至10余国,但衍生品收入仅百万元量级 [3] 行业竞争 - 上半年仅播出2部剧集,电影《刺杀小说家2》定档国庆档成为关键变量,存货中18.50亿元"在拍影视剧"可能加剧资金压力 [4] - 短剧赛道内卷导致平台分流,行业毛利率普降,公司整体毛利率31.19%,同比下降16.47个百分点 [4] 未来挑战 - 短期业绩取决于《刺杀小说家2》及18部储备项目的回报效率 [5] - 长期转型需证明AI降本增效能力,并打通短剧、动漫、算力的IP闭环 [5] - 持股机构数从118家锐减至6家,资产负债率升至34.49%(同比增9.79个百分点) [5] 总结 - 公司的高增长主要由电视剧产能堆砌驱动,但成本失控与转型滞后暴露盈利模式脆弱性 [6] - 若暑期档内容未达预期或算力存货减值,业绩可能再度探底 [6] - 突围需在有限窗口期内证明短剧毛利率提升、算力商业化落地及IP衍生品放量 [6]
华策影视上半年营收增长115%短剧月产能升至20部
证券时报· 2025-08-20 02:5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15% [2] - 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65% [2] - 扣非净利润7216.4万元,同比增长67.9% [2] - 电视剧制作发行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1259% [2] - 海外业务收入8811.61万元,同比增长28.5% [4] 核心业务进展 - 剧集业务方面,6部长剧集开机,5部长剧集杀青,3部项目取证,2部项目播出 [2] - 《国色芳华》刷新芒果TV历史播放纪录 [2] - 电影业务方面,《刺杀小说家2》定档2025年10月1日,《寻秦记》《狂野时代》计划2025年下半年上映 [2] 第二增长曲线布局 - 短剧业务月产能提升至20部,通过多种方式快速提升产能 [3] - 动漫业务推进动画电影《小猪佩奇:完美假期》(2026年上映)和《芝麻狐狂想诗之笑仙缘》(2026年上映) [3] - 衍生品业务方面,《鬼灭之刃》展票及衍生品收入超百万元 [3] - 算力业务实现收入5650.42万元,探索AI时代内容创制平台能力 [3] 国际化发展 - 剧集《国色芳华》发行至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 [4] - 首个国际短剧APP DailyShort已上线 [4]
华策影视上半年营收增长115% 短剧月产能升至20部
证券时报· 2025-08-20 02:5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15% [1] - 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65% [1] - 扣非净利润7216.4万元,同比增长67.9% [1] - 电视剧制作发行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1259%,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1] - 影院票房、电影销售、音乐等业务收入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1] - 算力业务实现收入5650.42万元 [2] - 海外业务收入8811.61万元,同比增长28.5% [3] 核心业务进展 - 剧集业务是公司核心,上半年有6部长剧集开机,5部长剧集杀青,3部项目取证 [1] - 两部剧集《国色芳华》《锦绣芳华》播出,其中《国色芳华》刷新芒果TV历史播放纪录 [1] - 电影业务进展顺利,《刺杀小说家2》定档2025年10月1日 [1] - 《寻秦记》《狂野时代》等电影计划2025年下半年上映 [1] 第二增长曲线布局 - 短剧业务月产能提升至20部,通过长短剧联动、精品短剧与竖屏短剧共同发展 [2] - 动漫业务从动画电影、动画片、线下活动三个维度推进 [2] - 参与全球现象级动画IP《小猪佩奇:完美假期》制作,预计2026年上映 [2] - 改编国产漫画IP《芝麻狐狂想诗之笑仙缘》预计2026年上映 [2] - 与国际动漫IP合作开展线下展览业务,《鬼灭之刃》展票及衍生品收入超百万元 [2] - 布局算力业务,探索算法模型及AI应用,构建AI时代内容创制平台能力 [2] 国际化发展 - 剧集《国色芳华》已发行至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 [3] - 首个国际短剧APP DailyShort已上线 [3]
阅文集团(0772.HK):IP全链条爆发式增长 AI技术驱动创作升级与海外变现加速
格隆汇· 2025-08-17 03:5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31 9亿元 同比减少23 9% 主要因新丽传媒影视项目排期不均 [1] - 毛利润16 1亿元 同比减少22 6% 毛利率同比增长0 8pct至50 5% [1] - 归母净利润8 50亿元 同比增加68 5% Non-IFRS归母净利润5 08亿元 同比减少27 7% [1] 分业务收入 - 版权运营及其他业务总收入12 05亿元 同比减少46 4% 其中版权运营收入11 38亿元 同比减少48 4% 其他收入0 68亿元 同比增长41 9% [1] - 在线业务总收入19 85亿元 同比增长2 3% 自有平台产品收入17 46亿元 同比增长3 1% 腾讯产品渠道收入0 97亿元 同比降低25 6% 第三方平台收入1 42亿元 同比增长23 1% [1] IP内容生态建设 - 新增20万名作家 41万本小说 新增字数约200亿 收入超100万元的新签约作品数量同比增长63% 均订过万的新签约作家数量同比增长45% [2] - 月票过万作品数同比增长20% 月票过百万作品数同比增长200% [2] IP可视化进展 - 影视剧《国色芳华》《似锦》《雁回时》《异人之下之决战 碧游村》热播 自制剧《扫毒风暴》热度值破28,000 [2] - 动画续作《斗破苍穹》《星辰变》《武动乾坤》热播 漫画《一人之下》《狐妖小红娘》保持行业前列 新作《道诡异仙》《高武进化》刷新榜单排名 [2] - 短剧领域单个项目最高流水突破8,000万元 全网播放量超30亿 开放2,000余部网文IP用于短剧开发 首批发布300部IP名单 [2] IP商业化与技术创新 - IP衍生品业务GMV达4 8亿元 接近去年全年总额5亿元 [3] - AI工具"妙笔通鉴"上线后作家与AI互动频率提升40% 带动"作家助手"日活用户同比增长超40% AI功能周使用率达70% [3] - 海外平台WebNovel的AI翻译作品收入同比增长38% 占平台小说总收入35%以上 提供超10,000部中文翻译作品(其中AI翻译占72%)及77万部当地原创作品 [3]
西湖 文韵风华二十春
杭州日报· 2025-07-28 10:36
电子竞技与文创产业 - 天禄电子竞技俱乐部在2025年裂变天地S1大赛中夺得世界冠军,成为中国CS2项目首个世界冠军 [2][11] - 西湖区文创大会签约27个优质项目,新成立文化产业联盟整合资源打通产业链 [11] - 2024年西湖区214家规上文化企业实现营收433.73亿元,增速5.8%,3家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三十强 [12] 数字文化产品出海 - 《黑神话:悟空》斩获TGA两项大奖,主题艺术展吸引线下观众逾45万人次 [10] - 华策影视出品的《狂野时代》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去有风的地方》等剧在海外市场引发热潮 [11] - 西湖区推动网剧、网游、网文"新三样"突破国界,AIGC、元宇宙等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创新 [10] 阅读空间与文化矩阵 - 西湖区累计建设阅读空间290个,面积19.5万平方米,改造提升31家镇街特色阅读空间 [15] - 首个"西湖读书日"在1129宋式美学生活街区举办,沉浸式阅读剧场融合宋韵文化 [14] - 创新推出"阅读护照",精选30余处特色阅读空间,构建15分钟阅读服务圈 [15] 文化地标与产业融合 - 天目里国际街区焕新升级,转塘"BAC·艺术社区"成为潮流聚集地 [18][20] - 艺创小镇集聚3000余家文化科技企业,《黑神话:悟空》IP驱动全链生态 [19] - 文三数字生活街区通过VR漫游展打破时空界限,将文化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19] 茶文旅与非遗创新 - 龙坞茶镇延伸产业链至茶饮体验、文创设计、品牌输出,释放茶文旅融合活力 [19][20] - 留下1129街区将非遗技艺、古琴雅韵融入现代生活场景,打造"活着的宋画" [18] - 三墩五里塘历史街区百年粮仓变身为当代艺术中心,成为城市文艺新坐标 [18]
数读长剧上半年:“大爆”无、“庄家”变
36氪· 2025-07-05 09:28
行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剧集市场大盘整体回落,头部剧集正片有效播放量绝对值大幅下滑,TOP1《大奉打更人》播放量19.36亿,较去年同期TOP1《庆余年2》的37.547亿减少18亿以上 [3][4] - 集均播放表现疲软,2025H1仅《漂白》集均V30突破5000万(5490万),而2024H1有三部剧集均超5000万且最高达9809万 [5] - 猫眼数据显示2025H1无20亿+剧集,15亿+仅4部,远低于2024年同期5部20亿+、TOP10全超15亿的表现 [5] 内容质量 - 口碑与热度倒挂现象加剧,2025H1豆瓣8分以上剧集4部(最高8.3分),但高分剧打分人数仅10万左右,不及2024年30万+人打出8.9分的《我的阿勒泰》 [6][8] - 古装剧仍占主导地位,在灯塔和云合TOP10中占比达70%,细分题材涵盖权谋、仙侠、言情等,《大奉打更人》《藏海传》《国色芳华》《白月梵星》播放量均超15亿 [22] - 现实题材亮点包括《六姊妹》创央视十年收视纪录(CVB单日收视率5.307%),《北上》《蛮好的人生》播放量约10亿 [24] 平台竞争 - 四大平台上新数量分化:腾讯84部、爱奇艺56部、优酷33部、芒果TV17部,仅芒果TV同比增加5部 [10] - 腾讯视频爆款率最高,《大奉打更人》获累计播放榜首;爱奇艺S+级剧集占比提升至10/21;优酷《藏海传》以40.1%单日市占率峰值领先 [13][15] - 独播策略强化,2025H1上新剧独播比例达87%(同比+11pct),S+剧集100%独播(同比+13pct) [18] 运营创新 - 排播模式升级,55%上新剧采用"SVIP提前看+点映礼包+锁集"模式,同比提升11-23pct [18] - 腾讯视频70%新剧采用"SVIP提前看+权益礼包",优酷"权益礼包"和"SVIP提前看"占比同比分别提升42%、32%,芒果TV"SVIP提前看"占比同比+65pct [20] 内容形态 - 短剧趋势显著,13-23集体量剧集部数同比增18部,6-16小时总时长剧集增17部,悬疑剧场贡献主要短剧精品如《漂白》《棋士》《沙尘暴》 [27] - 题材细分深化,古装剧呈现权谋、仙侠等多分支,现实题材覆盖年代剧、都市剧等,悬疑赛道《漂白》开播五天刷新迷雾剧场热度纪录 [22][24]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揭晓:靳东、宋佳获最佳男女主角
第一财经· 2025-06-28 11:47
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情况 - 《我的阿勒泰》从十部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获最佳中国电视剧,评委会认为该剧以浓郁地域情调、丰满生活细节、特质视听语言和独特人物形象呈现人性与自然之美[1] - 该剧为八集短剧集,显示评委会对长视频内容形式创新的包容和肯定[1] - 导演滕丛丛表示这是她入行20年来的第二部作品,制片人齐康特别感谢原著作者李娟的细腻笔触[1] 主要演员奖项 - 宋佳凭借《山花烂漫时》获得最佳女主角,这是她第二次获此殊荣,评委会认为其表演生动细腻、收放自如[3][5] - 靳东凭借《西北岁月》获得最佳男主角,评委会认为其以诚恳态度和松弛表演突破性实现了革命家形象的生活化塑造[7] - 蒋欣凭借《小巷人家》获得最佳女配角,蒋奇明凭借《边水往事》获得最佳男配角[7] 其他重要奖项 - 《西北岁月》和《我是刑警》获得评委会大奖[7] - 费振翔凭借《山花烂漫时》获得最佳导演[7] - 徐萌凭借《我是刑警》获得最佳编剧(原创),李潇、王思凭借《玫瑰的故事》获得最佳编剧(改编)[8] - 刘懿增凭借《我的阿勒泰》获得最佳摄影,邵昌勇团队凭借《国色芳华》获最佳美术[8] 国际作品获奖情况 - 法国《尽情享用!》获最佳海外电视剧(短),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军刀行动》获最佳海外电视剧(长)[8] - 中国《是坏情绪啊,没关系》获最佳系列纪录片,比利时《逆境前行》获最佳纪录片[8] - 美法合制《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第二季》获最佳动画片,法国《自由之夏》获最佳动画剧本[8] 上海电视节发展历程 - 上海电视节创立于1986年,至今已举办30届,白玉兰奖成为最具专业性的行业荣誉[8] - 颁奖典礼特别企划《此刻舞台·彼时荧屏——人生三十》,邀请中外几代电视人回顾与白玉兰奖的缘分[9] - 评委会主席陈宝国表示见证了白玉兰从萌芽到绽放的过程,鼓励创作属于时代的中国故事[9]
靳东,最佳男主!宋佳,最佳女主!大半个娱乐圈都来上海了
第一财经· 2025-06-28 10:28
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名单 - 最佳中国电视剧由《我的阿勒泰》获得 [9] - 评委会大奖由《西北岁月》和《我是刑警》共同获得 [9] - 最佳男主角由靳东凭借《西北岁月》获得 [2][9] - 最佳女主角由宋佳凭借《山花烂漫时》获得 [4][9] - 最佳导演由费振翔凭借《山花烂漫时》获得 [9] - 最佳男配角由蒋奇明凭借《边水往事》获得 [6][9] - 最佳女配角由蒋欣凭借《小巷人家》获得 [9] - 最佳原创编剧由徐萌凭借《我是刑警》获得 [9] - 最佳改编编剧由李潇和王思凭借《玫瑰的故事》获得 [9] - 最佳摄影由刘懿增凭借《我的阿勒泰》获得 [9] 其他奖项 - 最佳美术由邵昌勇、朱寒冰、张晨凭借《国色芳华》获得 [10] - 最佳海外长剧由《军刀行动》获得 [10] - 最佳海外短剧由《尽情享用》获得 [10] - 组委会特别奖由《城中之城》和《濠江欢歌向未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文艺晚会》获得 [10] - 最佳电视综艺节目由《简牍探中华》和《喜人奇妙夜》获得 [10] - 最佳纪录片由比利时的《逆境前行》获得 [10] - 最佳系列纪录片由中国的《是坏情绪啊 没关系》获得 [10] - 最佳动画片由《英雄联盟:双城之战 第二季》获得 [10] - 最佳动画剧本由《自由之夏》获得 [10] - 中国电视节目海外推广大使由杨紫和张若昀担任 [10] - 国际传播奖由《赵琳的探险日记》《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我的阿勒泰》《歌手2024》获得 [10]
2025古装剧“渡劫”,暑期档《书卷》《桃花》谁是首个飞升者?
36氪· 2025-06-26 08:29
古装剧市场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各平台共上线23部古装剧,涵盖仙侠、权谋、商战、喜剧等多类型题材,暑期档待播古装剧还有16部[1] - 头部古装剧市场热度和口碑出现下滑,爆款指标"下调",云合集均最高仅4000万,相比前三年6000万+的头部剧明显下降[4][7] - 上半年23部古装剧中豆瓣评分7分以下达15部,其中7部不及格,高分段选手缺失,仅《鹊刀门传奇2》评分超8分[5][4] - 仙侠剧表现疲软,上半年9部仙侠剧无一突破3000万云合集均,而前三年头部仙侠如《苍兰诀》等均超6000万[6] - "落地古偶"如《藏海传》《国色芳华》表现相对较好,云合集均4000万,但相比去年《庆余年2》1.1亿仍有差距[7] 暑期档竞争格局 - 暑期档古装剧题材多元,包含古偶、探案悬疑、商战等方向,爆款种子选手包括爆剧二代、头部IP改编剧等[9] - 《桃花映江山》《书卷一梦》成为新一轮头部选手,前者主打双强CP,后者融合权谋、悬疑、喜剧等多重元素[9][10] - 《锦绣芳华》由杨紫、李现主演,前作市场认可度高,但续作面临口碑热度下滑风险[11] - 古装悬疑探案剧迎来小爆发,《御赐小仵作2》《朝雪录》《定风波》等蓄势待发[13] - 仙侠剧《凡人修仙传》《献鱼》能否扭转上半年低迷态势值得关注[13] 行业发展趋势 - 古装剧面临同质化和套路化困境,观众厌倦三生三世换乘虐恋,创新作品如《无忧渡》《临江仙》通过差异化实现小爆[6][9] - "家国叙事"成为落地古偶新关键词,《山河枕》《一笑随歌》等将其列为核心看点[13] - IP改编出现新思路,《藏海传》通过填充支线人物故事获得成功,为疲态显露的IP改编剧提供参考[15] - 行业需要更客观审视自省,创新和用心讲故事的作品更易获得观众认可[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