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色芳华》
icon
搜索文档
剧集行业三季报:华智数媒Q3巨亏2.95亿元 约是同期营收的4.5倍 “1234”发展战略规划何时发力?
新浪证券· 2025-11-11 15:22
2025年第三季度电视剧行业生产情况 - 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国产电视剧21部658集 [1] - 现实题材剧目14部413集,占总部、集数的66.67%和62.77%,全部为当代题材 [1] - 历史题材剧目7部245集,占总部、集数的33.33%和37.23%,其中近代题材4部127集(占19.05%和19.30%),古代题材3部118集(占14.29%和17.93%) [1] 2025年第三季度长剧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网长剧TOP20有效播放145亿,同比缩减10% [1] - 上新长剧集均V30介于1000万-2000万之间的共13部,同比增加7部 [1] - 视频平台共上新长剧集161部,同比减少8部,其中国产新剧73部,同比增加7部 [1] - 国产新剧总集数1909集,总时长1408小时,同比均增长5%左右 [1] 剧集公司整体业绩 - 选取的5家剧集公司营收总计18.63亿元,同比微增2.17% [2] - 归母净利润总计-3.20亿元,亏损同比扩大近65倍,呈现“增收不增利”情形 [2] 华策影视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收10.41亿元,同比增长16.62%,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微增5.35%,是唯一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的公司 [2][5] - 第三季度营收2.51亿元,同比下降52.21%,但环比增长22.99%,净利润0.58亿元,同比下降39.38%,但环比增长119.23% [5] - 前三季度有3部剧集实现首轮播出,包括《国色芳华》《锦绣芳华》以及抗战胜利80周年重点剧目《我们的河山》 [6] - 《我们的河山》在央视一套首播,截至8月31日已播17集平均收视率2.915%,累计收视4.4亿人次 [8] 百纳千成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收1.77亿元,同比下降73.43%,是唯一营收下滑的剧集公司,净利润-0.6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4.89% [2][3] - 第三季度营收0.41亿元,同比下降90.05%,净利润-0.48亿元,亏损同比扩大94.92%,主要系播映剧目减少所致 [3] - 前三季度出品并播出的剧集仅《刑侦现场》一部,共18集 [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存货高达18.29亿元,同比增长32.72%,占流动资产的54.56% [5] - 前三季度确认信用减值损失1.03亿元,同比激增223.97%,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53.62天,同比增长301天,反映回款风险骤升 [5] 欢瑞世纪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收3.42亿元,同比增长123.30%,净利润-0.3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64.94% [2][9] - 第三季度营收1.44亿元,同比增长216.90%,净亏损0.29亿元,同比收窄59.08% [9] - 营收增长高度依赖短剧业务,前三季度播出长剧集仅古装仙侠情感剧《千秋令》一部 [9] - 其全资子公司参与出品的真人互动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2》于7月上线,在Taptap评分8.7,Steam好评率82% [11] 慈文传媒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收1.93亿元,同比增长266.36%,净利润-0.2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2][11] - 第三季度营收仅287.98万元,同比微降1.80%,净亏损432.59万元,同比扩大52.87% [11] - 前三季度有1部电影、4部网络剧与3部网络微短剧首轮播出,Q3首播的有《正当防卫》等4部作品,但市场反响平平 [11] 华智数媒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收1.10亿元,同比增长90.81%,净利润-3.6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590.84% [2][11] - 第三季度营收0.66亿元,同比激增2634.01%,净亏损2.95亿元,同比大幅扩大917.22% [11] - 第三季度营业成本高达3.18亿元,约是同期营收的4.8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55亿元,净流出额同比扩大32.08% [12] - 高成本主要源于本期结转的电影项目成本较高,该项目大概率为主投主控的互动影游《冲锋吧,青春》(又名《这个CEO我当定了!》) [12][14] - 该游戏Steam总体好评率86%,但近30天好评率降至68%,存在剧情逻辑、多周目体验等问题 [14]
虞书欣出走,Q3净利暴跌:华策的“摇钱树”倒了? | BUG
新浪财经· 2025-10-28 08:3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0.41亿元,同比增长16.62%,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5.35% [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1.96%,归母净利润增长206.9%,主要受益于爆款剧集《国色芳华》的推动 [4] - 第二季度营收2.04亿元,同比增长6.8%,但归母净利润2500万元,同比下滑38.32% [4] - 第三季度营收2.51亿元,同比下降52.21%,归母净利润5760.6万元,同比下降39.38%,扣非归母净利润1238.58万元,同比暴跌82.94% [4][6] - 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仅27.34万元,几乎可忽略不计 [6] - 第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达4522万元,超过扣非归母净利润三倍,主要来自政府补助和金融资产收益 [6] 现金流与业务布局 - 自2024年第一季度起,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2025年上半年为-1.54亿元,同比下滑54.78% [6]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转为正数,为2.74亿元,同比增长137% [6] - 公司加速布局微短剧和算力赛道,算力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650.42万元,营收占比达到7.15% [6] 影视项目表现 - 国庆档电影《刺杀小说家2》累计票房3.64亿元,但综合考虑票房和投资成本,预计可能产生一定程度亏损 [7] - 因四季度电影表现平淡及后续项目不确定性,机构下调公司2025年及2026年净利润预测 [7] 艺人经纪业务 - 旗下主要艺人虞书欣于2024年底合约到期结束八年合作,其微博简介已清空公司信息 [3][8] - 粉丝指责公司对虞书欣资源支持不足,其爆款作品《苍兰诀》《永夜星河》均非华策出品 [10] - 新人演员田栩宁陷入争议,引发对公司艺人管理能力的质疑 [3][10] - 公司官网显示签约艺人不足20人,相比2020年30多位艺人集体出走,人才流失问题显著 [3][12] 业务结构与模式挑战 - 电视剧制作与发行是核心收入来源,2025年上半年电视剧制作发行收入3.6亿元,占比45.59%,电视剧版权发行收入1.64亿元,占比20.7% [11] - 经纪业务收入为7915.84万元,虽同比下滑3.61%,但营收占比攀升至10.02%,为第二大支柱业务 [11] - 公司采用“以剧带星”模式,但被指项目池无法满足成名艺人转型需求,导致头部艺人出走 [12][14] - 行业分析认为公司需为头部艺人提供更灵活合作模式、更专业个性化运营及深度利益共享机制 [14]
营收腰斩、净利跌超八成,《国色芳华》为何托不起华策影视?
南方都市报· 2025-10-27 20:49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亿元,同比下降52.21% [1]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0.12亿元,同比下降82.94% [1] - 2025年前三季度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6.62%,但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6.85% [1]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24.75亿元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19.39亿元 [2] - 公司扣非净利润从2022年的3.01亿元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1.7亿元 [2] 影视业务分析 - 2024年电视剧制作发行收入为11.93亿元,同比下降24.91% [2] - 现象级爆款产出不稳定,近年知名作品多为数年前上映,如《亲爱的热爱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2] - 2023年上映的《去有风的地方》和2025年的《国色芳华》是近期成功案例,《国色芳华》刷新芒果TV历史播放纪录并获奖 [2] - 电影业务波动较大,《刺杀小说家2》目前票房为3.73亿元,预计最终票房3.89亿元,远不及前作10.35亿元的票房成绩 [4] 战略转型与新业务 - 公司于2024年开始探索算力业务,并于2025年1月将其作为独立业务单元运营 [5] - 2025年上半年算力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56亿元 [5] - 截至2025年9月8日,公司累计签订的算力业务订单已超过10亿元 [5]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合同负债余额高达16.41亿元,同比大增78.87%,主要因算力业务预收款及影视剧预售款增加 [5] 实控人减持与股价表现 - 2025年7月,实控人傅梅城累计减持公司1.07%股份,套现1.51亿元 [6] - 2025年9月,傅梅城及相关方以7.42元/股转让公司3.60%股份给多家机构投资者,交易总对价5.01亿元 [6] - 自2025年9月25日转让公告发布后至10月27日,公司股价从9.78元/股跌至7.52元/股,跌幅超过23.1% [8]
华策影视实控人傅梅城两个月前刚套现1.48亿 再抛股权转让套现5亿元 业绩反弹下的减持迷局
新浪证券· 2025-09-30 14:52
实际控制人减持计划 - 实际控制人傅梅城及其一致行动人大策投资计划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公司股份6747.0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6% [1] - 本次询价转让价格初步确定为7.42元/股,据此测算傅梅城将套现5亿元 [1] - 本次减持距离上一次减持完成仅过去两个月,2025年7月30日傅梅城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累计减持1949万股,套现约1.48亿元 [1][5] 历史减持与股权变动 - 傅梅城自2014年1月10日起开始减持华策影视股份,迄今为止累计减持公司股票1.5亿股,累计套现约13.25亿元 [5] - 若算上本次股权转让,傅梅城累计套现总额预计将高达18.25亿元 [5] - 傅梅城及大策投资在2010年曾合计持有公司61.18%股权,经过多年减持,其持股比例已大幅下降 [5] - 本次转让后,傅梅城和大策投资的持股比例将分别降至13.94%和16.79% [6] 近期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9亿元,同比下降14.48%,归母净利润为2.43亿元,同比下降36.41%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强势反弹,实现营业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231.96%,归母净利润9211.35万元,同比增长206.9%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114.94%,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65.05% [3] 业绩驱动因素与业务策略 - 业绩反弹主要得益于内容策略的精准调整,2025年初播出的古装剧《国色芳华》成为现象级作品 [3] - 《国色芳华》播放量过亿,刷新芒果招商和新剧预约两项纪录,共获得40家赞助,芒果TV播前预约人数破600万创新高 [3] - 电影板块中,《出走的决心》票房破亿并引发社会讨论 [3] - 公司收缩非核心业务投入,聚焦头部内容开发与发行,有效控制期间费用 [4] 市场表现与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29日收盘,华策影视股价下跌5.07%报8.8元/股,最新市值143亿元 [5] - 截至2025年4月10日,华策影视股东户数7.76万,较上期减少4.11%,人均流通股20933股,较上期增加4.28% [5] - 机构持仓方面,截至2025年3月31日,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A(001071)位居第五大流动股东,持股1553.16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77.55万股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六大流动股东,持股1541.51万股,相比上期减少706.74万股 [6]
华策影视(300133):全年影视项目储备丰富,关注国庆档影片表现
中邮证券· 2025-09-28 14:0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2025年9月26日收盘价9.27元 对应2025-2027年PE为39/35/31倍 [9]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高速增长 营业收入7.90亿元同比增长114.95% 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65.06% [4] - Q2单季度业绩承压 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6.80% 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减少38.31% 主要因内容空档期及费用前置 [4][5] - 影视内容储备丰富 现有取证项目3部、杀青项目5部、开机项目6部 电影《刺杀小说家2》定档2025年国庆档 [6] - 新兴业务快速发展 微短剧月产能提升至20部 海外收入0.88亿元同比增长28.48% AI算力服务预收款达4.61亿元 [6][7]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波动 Q2毛利率43.25% 同比下滑12.79个百分点 环比下滑16.26个百分点 [5] - 费用率显著上升 Q2期间费用率38.27% 环比增加26.12个百分点 主要系宣发投入增加 [5] - 盈利预测持续增长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30/33/37亿元 归母净利润4.49/5.04/5.65亿元 [9] 业务布局 - 传统影视业务稳健 2025H1电视剧收入5.24亿元 电影收入0.64亿元 合计贡献超70%营收 [6] - 头部内容表现突出 《我们的河山》收视率2.91% 市场份额11.91% 位列时段第一 [6] - AI技术应用深化 "有风"、"国色"等垂直模型已在长剧策划与短剧制作环节落地 [7] - 算力服务开始贡献 2025H1实现收入0.57亿元 预收款项4.61亿元待后续确认 [7] 估值指标 - 当前市盈率71.31倍 总市值176亿元 流通市值151亿元 [3] - 预测市盈率逐步下降 2025-2027年分别为39/35/31倍 市净率2.35/2.24/2.12倍 [9][11] - 每股收益持续增长 预计2025-2027年EPS为0.24/0.27/0.30元 [9]
“虐女”仍是大女主的流量密码
36氪· 2025-09-26 08:04
大女主剧的叙事特点与市场现状 - 大女主剧的核心情节高度集中于女主的苦难经历,包括家族纷争、情感波折、事业起伏、权谋智斗等密集冲突 [1] - 近期热播剧如《灼灼韶华》和《国色芳华》是典型代表,女主需经历丧夫、被性侵、丧女、家业被焚等多重磨难 [1][2][7] - 此类剧集通过将女主压至人生低谷,再展现其逆袭翻盘,以此制造强烈的戏剧张力和情绪对比 [12] “虐女”情节的市场效应与争议 - “虐女”情节是一把双刃剑,高浓度苦难虽能强化涅槃重生的观感,但也易引发“为虐而虐”的争议 [1][2] - 此类情节情绪浓度高,易于在社交平台传播和引发共鸣,能迅速拉满观众代入感,是剧集热度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 [12] - 从平台和制作方角度看,“虐女”是一种稳妥的市场策略,观众接受度高且争议本身能推高剧集曝光度,尽管常招致批评但市场难以放弃 [14] - 例如《灼灼韶华》在无大流量明星和宣发下,收视率已暂居央八年冠,但网络讨论度不高,豆瓣评分仅5.8分 [7] 行业对“爱女”叙事的探索与挑战 - 市场出现“爱女”叙事的尝试,如《生万物》改编女主被掳情节,通过证明其清白来避免“虐女”争议,获得好评 [4] - 完全去虐化的尝试如《以美之名》,虽塑造了独立果决的女性形象,但因缺乏前期虐点作为反衬,导致观众感受到的爽点较弱,可能叫好不叫座 [14] - 《国色芳华》等剧在虽有磨难情节的同时,通过强调女性独立自主自强及女性互助,试图平衡“虐女”与“爱女”的立意 [7] 大女主剧的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需思考不依赖极端“虐女”套路来拉满情绪张力的可行之道,以避免题材陷入套路化发展和口碑天花板 [15] - 可借鉴大男主剧的叙事手法,如《琅琊榜》中男主的痛苦是功能性的,核心在于谋略与智慧,而非单纯承受伤害 [15] - 成功案例如《风吹半夏》,将女主挫折置于行业性、社会性挑战中,通过展现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体性来塑造成长,而非被动承受个人伤害 [16] - 未来发展方向应是将篇幅集中于女主在权力场、事业场中展现能力与选择,主动定义人生,而非重复“受害者-幸存者”循环 [18]
乐陵聚力打造“影视+文旅”顶级IP 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齐鲁晚报网· 2025-09-23 21:57
文章核心观点 - 乐陵市通过实施“文旅兴市”战略,以“影视+文旅”为核心模式,实现了从无到有的产业突破,成功将影视拍摄的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旅游的持续留量,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4][6] 错位发展与影视城建设 - 公司确立了“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的理念,高标准规划建设乐陵影视城,一期、二期项目已建成投用,其中盛世唐城189个建筑单体423天建成,唐探1900街区199个建筑单体和两个影棚218天建成,创造了“乐陵速度” [3] - 影视城已与百余家国内影视公司签约,成为相关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并与横店影视城并列荣获全国文化产业基地突出贡献奖,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3] - 今年以来已拍摄影视剧7部,包括《四十七》、《绝顶富贵》等知名项目,影视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3] 影旅融合与IP运营 - 公司深度捆绑影视IP,通过1:1复刻电影场景并在拍摄后转为文旅资产,实现影旅有机融合,例如《唐探1900》唐人街主题园区在春节期间限时开放,吸引游客超70万人次 [4] - 2025年五一假期,影视城推出剧游新玩法,接待游客23.61万人次,日均4.72万人次,较春节假期日均接待量(2.14万人次)增长120.6%,带动区域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 [4] - 线下旅游热带动线上观影热,春节假期观影人次同比增长59%,当地影院冲进全国分账票房前五,形成线上线下良性循环 [4] 产业带动与经济效益 - 影视产业发展两年间,新增注册影视相关企业178家,新增酒店民宿床位8400余个,吸引56家知名品牌“首店”落户,核心商圈客流量增长49% [6] - 2024年,来乐陵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和51%,五一假期酒店客房一床难求,住宿、餐饮、交通等产业全面受益 [6] - 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目前群演人数超3万人,吸引1000余人在本地创新创业,3600多名外地影视人才和技工来乐陵就业 [6] 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 - 公司以旅游城市标准构建全要素服务链,高标准建成文化博览中心、会展中心、游客集散中心等基础设施,改建旅游公厕38座,设置游客驿站7个 [7] - 开通乐陵影视城至德州东站城际公交,打造城区旅游专用公交线路15条,并开发乐陵动物园、智慧体育公园等17处网红打卡地和夜经济场景 [7] - 围绕多元化需求设计了5条精品旅游线路,其中红色研学游每年开展活动60余期,超3万人参加,相关纪念园入选省级精品线路和研学基地 [7] 文化资源与公共服务 - 当地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包括国家A级旅游景区11处,文物保护单位52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0项 [1] - 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多个文化站被评定为特级站或一级站,新建城市书房获评“最美城乡书房” [8] - 成功承办多项大型文化活动,创作编排的文艺作品在省级比赛中荣获金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8]
《赴山海》口碑崩后成毅火提新项目,演员扛剧逻辑变了?
36氪· 2025-09-22 19:28
《赴山海》剧集表现分析 - 剧集《赴山海》是2025下半年剧集市场热度最高的作品之一,但口碑不及预期[1] - 播出10天有效播放量破7亿,连续10天登顶剧集热度榜,主演成毅角色热度在爱奇艺平台破2亿[1] - 剧集播出后期出现口碑回升迹象,抖音热点话题赴山海口碑回升上升,剧方正在积极抢救口碑基本盘[1] 剧集市场流量效应与风险 - 流量型演员能为剧集带来高热度和数据转化,《赴山海》在第二周播出期间获得满小饱、丸美等新品牌追加投放[12] - 但流量效应具有双刃剑特性:剧集口碑出现滑坡时,流量演员容易成为观众主要批评对象,放大负面效应[11] - 市场对头部演员的容错率提高,一次失利带来的"冷静期"变短,成毅在《赴山海》后立即接拍爱奇艺S+制作《两京十五日》[3][17] 演员扛剧能力评估体系演变 - 市场评判标准日益复杂,单一剧集成绩不再决定演员"生死",扛剧力评估更加多维化[3] - 行业内出现"六大过会保障演员"概念(刘亦菲、赵丽颖、杨紫、胡歌、张若昀、肖战),这些演员能凭个人影响力直接通过平台立项审核[18] - "单人过会"成为衡量演员商业价值的新标准,体现在招商能力、播放预期和口碑维稳等方面[20] 不同类型演员的市场定位 - 流量型演员依靠热度和话题性维持市场地位,但需要突破演技舒适区来巩固口碑[14][17] - 实力派演员(如郭京飞、雷佳音、张译等)更受独特叙事需求、高难度角色剧作的青睐[23] - 郭京飞2025年上半年有三部剧集上线(《黄雀》《驻站》《漂白》),但角色同质化开始引发对其扛剧力消耗的担忧[29] 行业发展趋势与演员策略 - 演员需要平衡商业价值与艺术追求,持续输出优质作品才能维持市场竞争力[29] - 市场资源向能证明综合扛剧力的演员倾斜,无论是流量型还是实力派,都需不断提升专业能力[23][29] - 成功案例如刘亦菲《梦华录》《去有风的地方》《玫瑰的故事》连续爆款,赵丽颖从古偶转型现实题材成功,证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22]
影视公司年中考,为什么赢家是它们?
36氪· 2025-09-15 19:47
行业整体表现 - 行业整体呈现回暖态势 13家A股影视上市公司中7家预计盈利6家预计亏损 [1] - 行业分化加剧 部分公司通过精品内容、工业化生产与多元化布局实现逆势增长 内容输出不稳定公司面临转型压力 [1] - 短剧与IP衍生等新兴赛道崛起为行业注入新增长动力 [1] 电影公司业绩表现 - 光线传媒营业收入32.42亿元同比增长143% 归母净利润22.29亿元同比增长371.55% 创历史新高 [2][3] - 万达电影营业收入66.89亿元同比增长7.57% 扣非归母净利润4.80亿元同比增长455.35% 扭转2024年亏损局面 [6] - 猫眼娱乐收入24.722亿元同比增长13.9% 净利润1.785亿元 参与宣发出品国产影片29部进口影片9部 [6] - 博纳影业净亏损超10亿元 北京文化净亏损2.33亿元 [2] 重点电影项目表现 - 《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154.5亿元 观影人次3.24亿 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前五 [3] - 《唐探1900》票房36.12亿元 《熊出没·重启未来》票房8.21亿元 [6] - 光线传媒计划打造20部《山海经》系列电影 衍生品收入突破10亿元 [4] 剧集公司业绩表现 - 华策影视营业收入7.90亿元同比增长114.94% 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65.05% [8] - 柠萌影业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108.5% 经调整净利润0.14亿元成功扭亏 [11] 剧集内容产出 - 华策影视6部新剧开机5部已杀青 《国色芳华》《锦绣芳华》市场反响热烈 [8] - 《国色芳华》刷新芒果TV播放纪录 CSM收视率省卫第一 发行至全球10余国家和地区 [8] - 柠萌影业《书卷一梦》成为爱奇艺2025年首播日热度峰值剧集 抖音主话题播放量突破80亿次 [11] 新兴业务布局 - 华策影视短剧月产能增至20部 算力业务收入5650.42万元 [10] - 华策参与制作《小猪佩奇:完美假期》预计明年上映 《芝麻狐狂想诗之笑仙缘》预计2026年上映 [10] - 柠萌影业短剧营收突破5000万元 月均产能超16部 海外业务收入3300万元同比增长150% [13] 院线公司表现 - 全国电影总票房292.3亿元同比增长22.95% 观影人次6.41亿同比上升16.93% [14] - 万达电影国内直营影院票房42.1亿元同比增长19.2% 观影人次8239万同比增长9.6% [14] - 横店影视营业收入13.73亿元同比增长17.81% 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128.61% [14] - 金逸影视归母净利润3237.54万元 幸福蓝海归母净利润863.42万元 均实现扭亏 [14] 非票房业务发展 - 万达电影非票业务商品及餐饮收入同比增长6.07% 毛利率73.42%同比提升12.46个百分点 [17] - 万达电影推出"影时光"潮玩品牌 与《光与夜之恋》联名活动带动衍生品销量 [15] - 横店影视推出自营饮品"横店味道" 暑期档外卖订单超1.34万单 [17]
剧集半年报|百纳千成彻底转型营销赛道?剧集业务收入仅剩800万元 占总营收比重已不足10%
新浪证券· 2025-09-15 17:00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获准发行国产网络剧片724部、12,103集 同比分别下降12.77%和11.57% [1] - 长视频平台上新剧集271部 同比减少33部 其中国产新剧上新137部增加7部 国产库存剧上新71部减少36部 海外剧上新63部减少4部 [1] - 市场头部剧集集中度下降 集均破5000万剧集仅3部 较去年同期减少2部 [1] - 微短剧市场快速发展 2024年市场规模达505亿元 首次超过电影票房 预计2025年达634.3亿元 2027年达856.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9.2% [1] 平台剧集分布 - 爱奇艺上新国产剧56部 腾讯视频84部 优酷33部 芒果TV17部 除芒果TV增加5部外 其他平台均有减少 [1] 剧集公司财务表现 - 五家A股剧集公司合计营收13.58亿元 同比增长62.75% 归母净利润合计-178.22万元 同比下降106.72% [2] - 华策影视营收7.90亿元同比增长114.94% 净利润同比增长65.05% 营收规模为第二名慈文传媒的4倍 [3] - 百纳千成营收1.36亿元同比下降46.43% 净利润-0.2亿元同比减亏33.34% [3] - 欢瑞世纪净利润同比下降139.86% 慈文传媒净利润同比下降262.10% 两家均由盈转亏 [3] - 华智数媒营收同比下降19.68% 净利润同比下降54.39% [3] 业务结构变化 - 华策影视电视剧制作及版权发行业务收入5.24亿元同比增长153.38% 占总营收66.29% [3] - 慈文传媒影视剧及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284.55% 占总营收99.81% [3] - 欢瑞世纪影视剧及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446.61% 占总营收67.90% [3] - 百纳千成剧集业务收入800.24万元同比锐减90.17% 占比降至5.87% 营销及策划运营服务收入1.11亿元占比81.60% [4] - 华智数媒电视剧业务收入2950.89万元同比下降38% 占比66.44% 新增剧本创作业务收入754.72万元占比16.99% [4] 剧集播出表现 - 华策影视《国色芳华》豆瓣评分7.8 最高市占率21.20% 排名第1 《锦绣芳华》评分7.0 市占率13.70% 排名第3 [6] - 慈文传媒《燃罪》评分6.6 市占率7.70% 排名第5 《紫川之光明王》无评分 市占率2.80% 排名第7 [6][7] - 百纳千成《刑侦现场》无评分 市占率低于2% 排名第12 [6][7] - 华智数媒与欢瑞世纪上半年无长剧播出 [7] 短剧业务进展 - 华策影视《以爱之名》总播放量破5.4亿 《亲爱的宿敌》上线1个月播放量破3.2亿次 [7] - 慈文传媒已播出3部网络微短剧 [7] - 欢瑞世纪短剧总播放量超20亿次 粉丝量从10万提升至200万 [7] - 华智数媒合作共建短剧出海平台 在印尼支付平台DANA发布短剧频道 [8] 财务健康度分析 - 华智数媒存货周转天数4615.38天同比缩短68.7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966.18天同比延长5.15% [10][14] - 欢瑞世纪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15.67天同比下降64.87% [10] - 百纳千成存货周转天数2384.11天同比上升144.11%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559.53天同比上升33.60% [10] - 华策影视存货周转天数1000天同比下降46.78%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78.52天同比下降47.28% [10] - 慈文传媒存货周转天数727.86天同比下降82.57%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41.10天同比下降51.07% [10] 应收账款风险 - 慈文传媒应收账款余额5.64亿元 其中账龄2年以上3.97亿元同比增长58.39% 占比70.37% [12] - 慈文传媒对2-3年账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仅15.78% 显著低于同行27.94%-50%的平均水平 [12] 偿债能力指标 - 华智数媒资产负债率81.22% 流动比率1.22 速动比率0.68 均行业垫底 [13][14] - 欢瑞世纪资产负债率48.74% 流动比率1.72 速动比率0.85 [13] - 慈文传媒资产负债率44.25% 流动比率2.10 速动比率1.04 [13] - 华策影视资产负债率34.49% 流动比率2.57 速动比率1.60 [13] - 百纳千成资产负债率20.57% 流动比率4.54 速动比率2.34 [13] 资金压力状况 - 华智数媒存货及应收账款合计11.38亿元 占流动资产总额55.65% [14] - 华智数媒短期借款2.5亿元 其他应付款中的借款及利息余额10.44亿元 其中应付控股股东9.46亿元 [15] - 尽管完成定增募资4.05亿元 资金缺口仍然显著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