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鸟护鸟

搜索文档
爱鸟护鸟,这些专业团队在行动(美丽中国·开展鸟类保护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6-23 06:10
给鸟儿戴上身份标识,"飞行日志"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提供依据;推广、规范观鸟活动,观鸟产 业发展带动鸟类保护探索;文创产品推陈出新,让游客更加了解和喜爱鸟类……研究和保护机构、民间 协会、文创设计团队等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带动更多人加入爱鸟护鸟的行动中,让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编 者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40多年研究和保护 作为我国鸟类迁徙研究和保护的重要机构,从1983年在青海湖首次进行环志放飞算起,40多年来,环志 中心先后在28省份的110多个地点开展鸟类环志工作,覆盖东亚—澳大利西亚、中亚、西太平洋3条国际 候鸟迁飞通道。目前,全国环志鸟类有863种410万余只。 "环志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提供依据" 本报记者 江 萌 董丝雨 6月7日凌晨两点,北京颐和园,来自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等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廓如亭集合。布 网、捕捉、测量、佩戴金属环,完成环志和数据采集后,107只北京雨燕被陆续放飞。 "金属环是鸟的唯一身份标识,环上刻有环型、编号和联系方式。其他地区的研究人员观测或重捕到环 志鸟,就能通过上面的联系方式回传这只鸟的地理位置和生态信息。"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任江红星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