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基因库

搜索文档
国色天香的“进化密码”——河南繁花经济系列观察①
河南日报· 2025-05-02 07:57
牡丹新品种培育技术 - 采用定向杂交技术进行牡丹新品种培育,取代传统的自然变化和人工嫁接方法[1] - 杂交授粉过程包括去雄、套袋防止自花授粉和串粉,并在雌蕊分泌黏液时进行花粉涂抹[3] - 新品种培育周期长达10年,需经历种子产生、发芽、开花到优良单株扩繁等阶段[3] 牡丹新品种培育成果 - 2008年至2014年间繁殖优质牡丹种苗150余万株[3] - 培育出中国花卉协会认定的新品种64个,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16个[3] - 目前正在培育白中透绿的新品种牡丹,准备入列牡丹基因库[5] 牡丹新品种培育的意义 - 守住花卉品种里中国基因的重要地位,中国选育观赏性植物已有2000多年历史[4] - 满足实用需求,延长观赏时间,牡丹整体花期从20天延长至45天,自然花期持续到5月中旬[4] - 增加牡丹品种色彩,带动牡丹产业优化升级,建成国内第一家四季牡丹展览馆[4] 牡丹种质资源管理 - 国家牡丹基因库收集引进国内外牡丹种质资源1365份,涵盖中国四大牡丹品种群和国外牡丹种群[5] - 基因库为育种提供更多父本和母本选择,通过不同组合选育更出色的后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