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花卉品种培育
icon
搜索文档
国色天香的“进化密码”——河南繁花经济系列观察①
河南日报· 2025-05-02 07:57
提起牡丹,人们想到的词是国色天香、花团锦簇、五彩缤纷等。但最初的野生牡丹,均是单瓣且花色单 一的。 那么,牡丹是如何演化成如今的样子呢?4月30日,洛阳国家牡丹园种质资源繁育圃内,一项正在为牡 丹"点蕊"的工作给出了答案。 "我们做的杂交授粉,就是牡丹新品种培育的开端。"国家牡丹园高级工程师闫三妮介绍,我国栽培牡丹 的历史久远,以前培育新花色主要是通过牡丹的自然变化和人工嫁接,如今则采取定向杂交技术。 花开期,是牡丹育种的关键期。每到此时,闫三妮便会来这里"点蕊"。 三天前,她就用镊子把一片尚未盛开的牡丹母本的黄色雄蕊去除干净,并套上标有日期的袋子。 "'去雄'是防止自花授粉,套袋则是避免串粉。"闫三妮说,"今天,保留下来的雌蕊已经分泌黏液,就可 以按之前设计的杂交方案,将另一种牡丹雄蕊上的花粉涂抹在雌蕊的柱头上,完成杂交授粉。" "首先,要牢牢守住花卉品种里中国基因的重要地位。"国家牡丹园副主任赵国栋说,文献记载,中国人 选育观赏性植物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如今市场上流行的很多花卉,有相当多的品种,其基因来自中 国,这对世界花卉发展也是一种重要贡献。 "然后就要经历一个杂交品种从产生种子、种子发芽生根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