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体系

搜索文档
贵、贵、贵!这就是我国无法大规模购买“美国石油”的核心因素
搜狐财经· 2025-08-11 08:21
中国石油进口格局分析 - 2024年全年中国石油进口总量达5.53亿吨,俄罗斯以1.08亿吨(占比19.6%)位居第一,沙特阿拉伯以7863.88万吨(占比14.21%)排名第二,美国仅供应963.97万吨(占比1.74%)排名第11 [1][2] - 2025年上半年进口总量为2.79亿吨,俄罗斯供应4911.38万吨(占比17.58%),沙特供应3895.11万吨(占比13.94%),美国供应量骤降至228.7万吨(占比0.82%),排名跌至第15 [3][5] 进口价格对比 - 俄罗斯原油到岸价仅为398元/桶(约55美元/桶),美国原油到岸价高达563元/桶(约78美元/桶),价差达40% [3][6] - 按吨单价计算,俄罗斯原油为575.51美元/吨,美国原油为624.44美元/吨,价格劣势明显 [2][6] - 低价渠道中马来西亚(544.62美元/吨)、伊拉克(579.46美元/吨)均低于美国 [2] 成本结构差异 - 美国页岩油完全成本超60美元/桶(达拉斯联储数据),俄罗斯传统油田成本仅30-40美元/桶,沙特低至20美元/桶 [6][7][10] - 美国页岩油开采依赖水力压裂技术,单井衰减快且需持续投入新钻井,资本开支居高不下 [10] - 跨太平洋运输费用进一步推高美国原油到岸成本 [10] 产业适配性限制 - 中国炼厂设备工艺针对中质含硫原油(如中东原油)优化,美国页岩油属中轻质低硫原油,需改造装置或新建加工单元 [11][13] - 掺炼美国原油超过15%会导致产品质量波动,混合加工技术存在限制 [14] - 现有储运体系(如中俄原油管道)围绕主要供应国构建,美国原油依赖远洋油轮+二次转运,物流成本缺乏竞争力 [14] 供应渠道集中化趋势 - 前五大供应国(俄罗斯、沙特、马来西亚、伊拉克、阿曼)合计占比超60% [2][5] - 低价渠道持续扩张,2025年上半年马来西亚进口量达3843.16万吨(占比13.76%),同比增长显著 [5][16] - 高成本供应国(如美国、加拿大)份额被挤压,加拿大进口量752.72万吨(占比2.69%)仅排第1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