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化灌区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两试点通过验收
新华日报· 2025-10-11 07:24
南京市六合区新禹河灌区、泰州市姜堰区探索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此次两试点 通过省级验收,标志着江苏省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取得重要成果。 泰州市姜堰区立足南方丰水区提水灌溉特色,创新构建了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激发公司主建动能— 用足协会主管优势—落实农场主营责任的"四主"工作格局、精准定价—精准配水—精准计量—精准奖补 的"四精"改革措施、融入生产—融合生态—融进生活—融通人文的"四融"系统治理,形成"目标引领、 改革推动、数字赋能、融合发展"姜堰模式,蹚出丰水地区、粮食作物为主、提水灌溉为主的现代化灌 区建设路径。 近日,省水利厅根据水利部办公厅有关通知要求,完成了南京市六合区新禹河灌区、泰州市姜堰区 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省级验收,江苏成为全国首个完成试点验收的省份。 全国"三试点地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数字 孪生灌区先行先试)仅有两个,南京市六合区新禹河灌区是其中之一。该灌区立足南方丰水区蓄引提结 合的以种植大户为主的灌区特色,创新构建了项目建设集成化—管护模式链条化—投融资机制多元 化"三化"融合建管模 ...
我省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两试点通过验收
新华日报· 2025-10-11 05:34
泰州市姜堰区立足南方丰水区提水灌溉特色,创新构建了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激发公司主建动能—用足 协会主管优势—落实农场主营责任的"四主"工作格局、精准定价—精准配水—精准计量—精准奖补 的"四精"改革措施、融入生产—融合生态—融进生活—融通人文的"四融"系统治理,形成"目标引领、 改革推动、数字赋能、融合发展"姜堰模式,蹚出丰水地区、粮食作物为主、提水灌溉为主的现代化灌 区建设路径。 本报讯(记者吴琼)近日,省水利厅根据水利部办公厅有关通知要求,完成了南京市六合区新禹河灌区、 泰州市姜堰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省级验收,江苏成为全国首个完成试点验 收的省份。 全国"三试点地区"(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数字孪生 灌区先行先试)仅有两个,南京市六合区新禹河灌区是其中之一。该灌区立足南方丰水区蓄引提结合的 以种植大户为主的灌区特色,创新构建了项目建设集成化—管护模式链条化—投融资机制多元化"三 化"融合建管模式、数字化感知全覆盖—精准化计量全链条—智能化调度全场景"三化"协同用水管理、 水权交易市场化—水价调整差异化—奖补制度长效化"三化"联动制度保障的改革 ...
目前我国耕地灌溉面积已超10.8亿亩—— 走灌区,算粮“账”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18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 - 全国春灌总面积约4.3亿亩,夏灌有序开展[1] - 耕地灌溉面积超10.8亿亩,灌排工程体系逐步完善[1] - 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形成蓄水、引水、提水、输水、排水工程网络体系[4] 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 - 灌区建有抽排水泵站30座、农业灌溉骨干渠道344公里[3] - 渠首引水流量最高达每秒39.5立方米,创10年最高纪录[3] - 累计引水118亿立方米,增产粮食150亿公斤[4] 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 - 灌区投入资金6.58亿元用于续建配套[7] - 耕地灌溉亩均次毛用水量从90立方米下降到70立方米[7] - 粮食亩均产量从改造前的595公斤增加到656公斤以上[7]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 - 农业灌溉引水7.88亿立方米,完成水稻栽插面积约945万亩[10] - 数字孪生平台将配水方案编制时间从1-2周缩短为几分钟[10] - 灌区配备2063处水情站、1430处雨情站、40处墒情站[9] 节水灌溉成效 - 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6.38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4亿亩[8]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30提高到0.580[8] - 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从402立方米下降到342立方米[8] 数字化与智能化 - 数字孪生技术精准供水配水,提高灌溉效率[11] - 水利部推进49处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11] - 智能手机远程操控成为农民的"田管家"[10]
内蒙古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获批
项目概况 - 内蒙古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正式获批立项 [1] - 项目被纳入国家"两重"建设任务,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2025年及"十五五"期间标志性工程之一 [1] - 项目建设范围为河套灌区全域,建设期限为2025年—2028年,总投资103亿元 [1] - 作为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河套灌区计划2025年内全面启动现代化改造工作 [1] 建设内容 - 输配水工程包括衬砌渠道177条总长1562.072公里,总干渠渠堤整治88.947公里 [1] - 排水工程包括沟道塌坡治理11条总长509.3公里 [1] - 建筑物更新改造工程包括配套渠、沟道建筑物7180座 [1] - 信息化工程包含立体感知体系3190套(量测水监测、水位监测等)、自动控制体系369处(闸门及泵站)、支撑保障体系346项 [1] 战略意义 - 该项目是河套灌区第五次大规模水利建设 [2] - 将推动灌区向节水型、生态型、智慧型、民生型灌区转型,实现现代化灌区建设目标 [2] - 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