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灌溉
icon
搜索文档
这张网,稳稳兜住粮食安全
人民日报· 2025-07-16 16:02
水利基础设施与粮食生产 - 我国耕地灌溉面积已超10.8亿亩,灌排条件大幅改善,2024年耕地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 [1] - 已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形成完善的蓄水、引水、提水、输水、排水工程网络体系 [1] - 内蒙古河套灌区通过引水、供水、排水一体化调度,黄河水有效保障粮食生产 [1] 现代化灌区建设与改造 - 广西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工程为崇左市提供稳定水源,保障粮食和"双高"糖料蔗生产 [2] - 宁夏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完工后,年节水量2125万立方米,粮食产量将从164万吨提高到180万吨 [2]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沟渠整治,加快修复灾毁农田及灌排设施 [2] 节水技术与农业生产方式 - 推广水肥一体化设备,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推动农业生产降本增效 [3] - 推广节水抗旱品种,新品种需水少且抗病虫害、品质优 [3]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全面推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3] 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 我国以占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全世界近20%的人口 [3] - 推广旱作农业、雨养种植,实现水资源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3] - 坚持节水优先,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
沟渠连通 周口这样做
河南日报· 2025-07-16 07:27
水利工程建设 - 河南省开展农村沟渠连通整治三年行动,打造"渠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水利体系 [3] - 扶沟县累计筹措资金12.7亿元实施"全域水系连通"工程,整治9条主干河道、11条干渠、88条支渠,疏浚沟渠1100公里,维修重建涵闸198座 [5] - 郸城县疏通主河道12条343公里,新建闸坝5座、维修涵闸45座,打通竹节沟3500余公里,新开挖田间沟、路边沟260多公里 [6] 灌溉能力提升 - 西华县闫岗拦河闸为贾鲁河两岸46万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小麦亩产达1200斤左右 [9] - 西华县恢复灌溉面积8.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1万亩,整治干支渠(沟)60条173公里,新建重建涵闸35座 [10] - 扶沟县大新镇赵口引黄灌区三分干渠水系连通工程覆盖16个行政村,惠及7.5万亩高标准农田 [12] 防洪排涝能力 - 扶沟北关拦河闸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1370m3/s,100年一遇1620m3/s,正常蓄水位57.35m,保障防洪安全 [5] - 郸城县确保发生水涝后第一时间将水位降到最低,防止汛期倒灌回流 [6] - 周口市累计连通"三沟四渠"1.8万公里,初步打通"干支斗农毛"梗阻 [12] 生态修复成效 - 郸城县皇姑河清淤32万立方米,37.6公里河道变身为农田灌溉的"生命动脉"和群众休闲的绿色长廊 [13] - 沈丘县拆除河道违章建筑1529处,完成沟渠治理165条620余公里,连通农村沟渠1539公里,治理农村黑臭水体43条 [16] - 周口市打造沿沙颍河、贾鲁河、涡河和汾泉河生态廊道示范带,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 [16] 水资源管理 - 周口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合力加强灌区干支渠管理 [12] - 实施"以电折水"管护模式,电费1元/千瓦时,其中0.48元用作电费,剩余资金作为管护资金 [12] - 郸城县实现雨污分流,沟渠相通,水域相连,活水流动,复始循环 [15]
科学用水保障粮食丰产
经济日报· 2025-07-16 07:12
农业灌溉与粮食产量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2994.8亿斤,实现稳产丰收 [1] - 春灌累计灌溉供水570亿立方米,灌溉面积4.3亿亩,其中大中型灌区灌溉面积3.3亿亩 [1] - 耕地灌溉面积超10.8亿亩,2024年耕地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 [3] 灌区现代化改造与节水技术 - 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经过多轮现代化改造升级,目前建有抽排水泵站30座、农业灌溉骨干渠道344公里 [2] - 安徽淠史杭灌区建成"灌区一张图"等六大模块,实现科学调度,农业灌溉引水7.88亿立方米,完成水稻栽插面积约945万亩 [4] - 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6.38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4亿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4年的0.530提高到0.580 [7] 水利工程调度与抗旱措施 - 淮河流域16座大型水库为河南补水12亿立方米,保障640万亩冬小麦灌溉用水 [5] - 黄河流域骨干水利工程累计向下游补水92亿立方米,保障抗旱用水需求 [5] - 陕西省东雷抽黄灌区利用数据库动态调度配水流量,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广泛应用 [6] 灌区经济效益 - 大中型灌区亩均产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到2倍,是旱地的2.5倍到3倍 [3] - 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灌溉效率,如陕西省板北村小麦平均亩产达1200斤 [2] - 港口抽黄灌区实施管道灌溉,春灌期间确保大春作物喝上"定制水" [6] 未来发展方向 - 水利部将全面构建节水制度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灌溉制度等5项制度体系 [7] - 推动灌区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 [6] - 数字孪生灌区建设提升水量调度的及时性、准确性 [4]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内蒙古河套灌区推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科学调好水 科技助节水
人民日报· 2025-07-14 06:04
水资源利用现状 - 河套灌区年平均引黄河水量近50亿立方米,但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仅150毫米,蒸发量高达2200毫米,水土资源矛盾突出[1] - 灌区现有耕地面积1370万余亩,水资源高效利用是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1] 基础设施升级 - 通过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引入黄河水,并建立7级灌排体系覆盖农田[2] - 2024年底竣工的复兴灌域渠系工程衬砌国管渠道142.16公里,年供水能力增加1.4亿立方米,行水天数从150天缩短至130天[2] - 截至2024年底,国管渠道衬砌长度达1311.9公里,衬砌率63.7%,灌区工程运行条件全面改善[2] 信息化管理 - 建成1284处通信站点和2141处数据监控点,水利通信专网实现灌区全覆盖[3] - 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测水位、闸门开高、流量等数据,解决人工测量滞后问题[3] 用水管理机制 - 成立358个水务合作社,推行"以亩次计费"模式,农户用水成本降低约25%[4] - 精准核实2761个国管直口渠灌溉面积,实现水量调配和水费收缴的精准计量[4] 技术创新与节水效果 - 黄河水直滤水肥一体化设备通过3次过滤达到滴灌标准,节水节肥节药30%[5] - 智慧滴灌系统实现亩均节水40%、节肥3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3[6] - 智慧农业云平台结合气象站和土壤监测数据,实现水肥精准调控[6]
目前我国耕地灌溉面积已超10.8亿亩—— 走灌区,算粮“账”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18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 - 全国春灌总面积约4.3亿亩,夏灌有序开展[1] - 耕地灌溉面积超10.8亿亩,灌排工程体系逐步完善[1] - 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形成蓄水、引水、提水、输水、排水工程网络体系[4] 陕西省交口抽渭灌区 - 灌区建有抽排水泵站30座、农业灌溉骨干渠道344公里[3] - 渠首引水流量最高达每秒39.5立方米,创10年最高纪录[3] - 累计引水118亿立方米,增产粮食150亿公斤[4] 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 - 灌区投入资金6.58亿元用于续建配套[7] - 耕地灌溉亩均次毛用水量从90立方米下降到70立方米[7] - 粮食亩均产量从改造前的595公斤增加到656公斤以上[7]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 - 农业灌溉引水7.88亿立方米,完成水稻栽插面积约945万亩[10] - 数字孪生平台将配水方案编制时间从1-2周缩短为几分钟[10] - 灌区配备2063处水情站、1430处雨情站、40处墒情站[9] 节水灌溉成效 - 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6.38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4亿亩[8] -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30提高到0.580[8] - 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从402立方米下降到342立方米[8] 数字化与智能化 - 数字孪生技术精准供水配水,提高灌溉效率[11] - 水利部推进49处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11] - 智能手机远程操控成为农民的"田管家"[10]
部分地区旱情持续 积极抗旱保供
新华网· 2025-05-22 09:33
旱情现状与影响 - 甘肃庆阳、定西、平凉等9个市州39个县区发生旱情,水利部门每月统计分析降水、河流来水及53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 [1] - 江苏2024年秋播以来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约六成,出现冬春夏连旱 [1] - 湖北漳河水库灌区遭遇严重干旱,影响65万亩农田灌溉需求 [7] 抗旱调度措施 - 江苏依托长江来水,沿江泵站累计引江131亿立方米(为近五年同期2倍),通过"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系统调水 [1] - 湖北漳河工程管理局利用数字孪生平台精准调控流量,已灌溉供水3068万立方米 [7] - 甘肃组织3支送水队伍为20个乡镇应急取水点送水超2.2万立方米 [9] 农业技术应对方案 - 山西泽州县通过无人机喷施叶面肥、抗旱剂缓解小麦干旱影响,叶面肥可提高抗逆性与光合效率,调节剂增强干旱适应能力 [2][3][5] - 江苏徐州推广智能灌溉系统,利用土壤湿度传感器实现精准滴灌,替代传统漫灌方式 [5] -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通过带电作业保障灌溉水泵电力供应 [5] 居民饮水保障 - 湖北十堰在260米深地下钻取水源,解决600余人饮水问题,并发放37.9万张农村供水服务卡 [7] - 甘肃环县执行"先保人饮后保产业"原则,由自来水公司统一配送至应急取水点 [9] 旱涝防御建议 - 专家建议防范夏粮收获期旱涝急转,需加强防灾宣传、自救能力及农业生产旱涝同防技术研究 [9]
保障粮食生产灌溉用水 全国春灌面积已达3.6亿亩
快讯· 2025-05-17 19:31
全国降水量与灌溉情况 - 今年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两成 [1] - 主要江河来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三成 [1] - 水利部科学调度水工程以保障粮食生产灌溉用水 [1] 大中型灌区灌溉数据 - 全国春灌面积达3.6亿亩 [1] - 已启动大中型灌区5230处,灌溉2.5亿亩 [1] - 山西、河南、陕西等省受旱区域237处大中型灌区累计供水超17亿立方米 [1] - 灌溉面积1570万亩,灌溉供水总体有保障 [1]
【铜川】全力以赴抗旱保民生
陕西日报· 2025-05-17 08:26
旱情影响 - 铜川市23万亩麦油作物受旱 15140人用水受影响 [1] - 627处人饮供水工程中有23处因旱情出现问题 [1] 应急响应措施 - 铜川市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实行日报告和日会商制度 [1] - 科学调配水资源 扩大灌溉面积 下发高扬程抽水灌区电价补助资金 [1] - 5个中型灌区 80眼机井 26处泵站累计灌溉农田5.9万亩 [1] - 高尔塬水库灌溉管理站抢修干支渠系30余处 [1] 供水保障 - 设立人畜饮水临时取水点 对特殊困难群体落实送水到户服务 [1] - 新打7眼机井 恢复2处应急水源 10辆送水车保障居民日常用水 [1] - 组织技术人员对10余座水库进行体检 摸排应急取水点位 [2] - 宜君县新打机井6眼 印台区积极寻找新水源 [2] 资金支持 - 4月26日200万元省级水利抗旱资金到账 [2] - 5月12日铜川市财政局下拨600万元抗旱救灾资金 [2] - 提前下达农村供水工程669万元维修养护资金 [2] - 宜君县 印台区等相继下达抗旱救灾资金 [2]
9省份无灌溉条件区域耕地受旱 科学调度 抗旱保供水(三夏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5-16 05:49
旱情发展态势 - 西南大部自去年冬天以来受降雨、来水持续偏少影响,旱情缓慢发展,4月以来西北东部、西南北部、华中北部因降雨偏少叠加高温大风天气,旱情快速发展[1] - 5月7日至13日河北、湖北、广西降雨30至40毫米,旱情较大程度缓解,山西中部南部、河南西南部、陕西南部降雨10至20毫米,旱情有所缓解,河南西北部、四川南部和东北部、云南中部北部、陕西北部无有效降雨,旱情持续[2] - 珠江流域2024年11月以来遭遇"丰枯急转",截至2025年5月10日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5月1日后出现3次强降雨,广西旱情基本解除[2] 区域旱情预测 - 未来10天广西大部、四川南部、云南中部降雨40至80毫米,河南西部、湖北中部西部、四川东北部、云南西北部降雨10至30毫米,有利缓解旱情[3] - 河北北部及山西、陕西和甘肃3省大部基本无有效降雨,旱情将持续或发展,水利部5月15日针对甘肃省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3] 抗旱措施与成效 - 陕西交口抽渭灌区灌溉农地120余万亩次,山西大禹渡灌区完成3809万立方米春浇供水任务,累计提水4000多万立方米[1] - 陕西渭南东雷抽黄灌区累计浇灌农田98.5万亩次,河南省234处大中型灌区累计引水23.38亿立方米、灌溉1796.06万亩次[4] - 珠江流域骨干水库向下游补水140亿立方米,黄河流域刘家峡、万家寨、小浪底等水工程5月以来累计补水10.5亿立方米[5][6] 水资源调度与保障 - 陕西省灵活调配大中型灌区、抗旱机井、机动水泵等资源,甘肃省加强灌溉管理并挖掘提水、调水工程潜力[4] - 三峡水库加大日均出库流量为湖北沿江地区取水创造条件,水利部强调需采取农艺保墒增湿、坐水点种等应急措施保障无灌溉区域[6]
各地春灌陆续展开
辽宁日报· 2025-05-12 10:01
春灌工作启动 - 太子河干流辽阳灌区鹅房渠首闸门开启标志着全省大规模春灌工作启幕 [1] - 省水利厅提前组织全省灌溉供水保障专题会议 建立"责任到人、任务到田"工作网络 [1] - 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2610万亩 其中水稻891万亩 设施农业197万亩 水浇地1521万亩 [1] 灌溉设施维护 - 水利部门完成去年水毁的7处灌溉设施修复 确保春灌前全部修缮完毕 [1] - 累计排查养护泵站2500余座 开展水闸维修及灌排渠道疏浚 [1] - 在68座大中型灌区干支灌口门处安装计量设施 建立用水统计数据库 [1] 水库蓄水情况 - 截至5月1日 全省37座大型水库总蓄水量157亿立方米 比多年同期多38.9亿立方米 [2] - 全省76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9.84亿立方米 比多年同期多2.23亿立方米 [2] 春灌进展 - 截至5月8日 全省累计灌溉农田面积568万亩 灌溉用水量2.25亿立方米 [2] - 水利部门启动"墒情—水情—农情"动态监测体系 重点监控墒情水情变化 [2] - 将跟踪农业生产季节性用水需求 协调上下游左右岸 推进精准调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