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孪生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以AI驱动制造革新,大云端亮相2025中国国际金属成形展
搜狐财经· 2025-07-01 15:15
2025年6月17-20日,中国国际金属成形展在上海圆满落幕。作为工业智能化的推动者,大云端科技亮相展会,展示了面向数智工厂的核心技术与全栈产品 体系,助力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核心亮点 AI赋能制造,重塑管理逻辑 1、设备AI预测性维护:大云端通过AI技术打通设备厂家与生产企业的数据孤岛,构建行业统一的设备管理标准。AI提前预测设备故障,避免非计划停 机,为企业提升设备稼动率,优化生产效率。 2、停机原因分析与软件重构:停机原因分析模块解决生产企业的核心痛点,通过精准分类和实时监控,推动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闭环管理,构 建数据驱动的优化逻辑。 "1+4+N"产品体系 智能制造核心解读 1、设备数据湖(EDL):精准采集与汇聚通过自研边缘计算网关,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稼动率、停机时间、能耗等),统一上传云端,构建全设备 数字化底座。 大云端平台支持与各类工业系统无缝对接: 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实时设备数据,支持全生命周期管理; 实时监测: 自动捕捉停机事件,记录时间及原因; 智能分类: 基于AI算法细化停机原因(设备故障、物料延迟等); 闭环管理: 停机原因与责任部门、工单无缝对接; 趋势分析 ...
共绘新蓝图,时空数据赋能数字强省建设高端学术交流会在济举行
齐鲁晚报· 2025-06-28 22:54
高端学术交流会概况 - 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大数据局指导,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时空数据创新应用赋能数字强省建设"高端学术交流会在济南成功举办 [1] - 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等权威专家作主旨报告,省直部门、高校院所、企业代表300余人参会 [1] 时空数据技术发展与应用 -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赵培金强调时空数据作为战略性资源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山东在实景三维建设、时空大数据平台应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建成覆盖全域的实景三维山东数据体系 [4] - 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指出遥感智能解译面临"数据孤岛""样本迁移""多维融合"三大瓶颈,同一模型在不同区域的应用精度落差可达50% [6] - 武汉大学团队联合华为研发的遥感智能平台已在自然资源监测、非法用地核查等场景实现80%自动化识别率 [6] -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提出智慧城市必须通过三维时空底座整合多源数据,推动治理从"部门割裂"转向"城市智能体"协同 [8] - 广州市通过建设150个无人机机场构建覆盖全域的低空遥感巡检网,在城市管理中实现建废垃圾识别准确率超80%,森林防火识别准确率超90% [10] 山东时空数据创新产品发布 - 山东发布全时空大数据云平台和儒慧时空地理实体工作平台两大创新产品 [12] - 全时空大数据云平台具备空间数据全流程治理、二三维智能分析、信创适配三大优势,实现全省50余个领域5200余个应用场景数据"一云贯通",日均服务调用量超1亿次,国土空间规划、应急指挥等业务响应效率提升5倍 [14] - 儒慧时空地理实体工作平台构建了地理实体生产管理一体化链条,已在烟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实现"房地林一体化"管理 [14] - 会议为"2025年实景三维山东十佳创新应用场景"获奖单位颁奖,包括威海"实景三维赋能 筑牢城市'生命线'"、济南"地上地下四维可视化赋能济南轨道交通建设"、日照"实景三维赋能低空经济"等案例 [14] 数字政府与数字经济新路径 - 山东省大数据局解读《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一体化综合改革方案》,强调以时空大数据为支撑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与服务模式创新 [16] - 武汉大学教授关雪峰提出通过构建"人-机-环"多模态对齐机制实现城市出行语义行为精准刻画,为交通优化、城市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19] - 地理空间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分会场聚焦低空经济、电网数字化转型等热点,指出地理空间信息在低空经济发展中具有关键支撑作用 [21] - 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孙林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与遥感机理模型的深度融合策略,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在遥感解译中的创新应用 [21] 发展共识与未来方向 - 会议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新共识,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时空数据要素供给,推动技术融合与场景创新,打造自主可控的时空大数据产业生态 [23] -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表示将以全时空大数据云平台等成果为支撑,持续推动时空数据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23]
五一视界更新招股书,2024年营收2.87亿,同比增长12.1%
格隆汇· 2025-06-27 19:2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1.69亿元,2023年增长至2.56亿元,2024年达2.87亿元,较2023年增长12.1%,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30.0% [1] - 2022-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1.32亿元、0.68亿元、0.45亿元,2024年同比收窄32.8% [1]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65.0%、54.2%、51.1%,下降主因收入结构变化,包括硬件项目增加和智慧乡村项目人力投入 [1] 研发与资金状况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34亿元、1.03亿元、0.58亿元,反映公司从技术密集投入转向商业化成熟阶段 [2] - 截至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等合计2.75亿元 [2] 上市进程与公司背景 - 2024年11月29日向港交所递交18C上市申请,拟主板挂牌,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与华泰国际 [2] - 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致力于数字孪生技术,已构建51Aes、51Sim、51Earth三大核心业务平台 [2] 业务拓展与创新 - 51Sim平台从自动驾驶延伸至智能装备与具身智能领域,已与两家客户合作,并投入具身智能合成数据研发 [3] - 51Earth旗下See3°品牌在智慧文旅领域实现突破,在成都都江堰推出融合VR/MR技术的数字产品套餐 [3] - 业务覆盖全球19个国家及地区,服务超千家大中型企业 [2]
李开复:中国AI-First应用有望跻身世界顶尖阵营
第一财经· 2025-06-27 16:08
他认为,AI正从实验室科学向生产力工具加速转型,各家模型公司将思考如何推动技术与行业场景深 度融合,并推动实体经济全面智能化升级。 第二次上榜的声通科技(02495.HK)创始人、董事长汤敬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依托武汉的区位与产 业优势,声通科技将公司总部迁至武汉东湖高新区,并在武汉构建起智慧交通、数字园区等创新AI生 态,与东风、金龙汽车合作的自动驾驶项目进入牌照审核阶段,新洲樱花园AR伴游系统成为智慧文旅 示范,数字孪生平台则实现了无人机快递等创新功能。 6月27日,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大会在武汉举行。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表示,随着大模 型技术突破与成本下降,AI正从实验室科学向生产力工具加速转型,各家模型公司将思考如何推动技 术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并推动实体经济全面智能化升级。中国AI-First应用有望在今年崛起并跻身世 界顶尖阵营。 此次会上发布了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榜单,紫东太初、达梦数据、声通科技等9家 武汉企业上榜,数量排名全国第四;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金桥入选影响力人物榜单。 从上榜企业的地域分布来看,上海以21家入选企业领跑全国,呈现出"硬科技+ ...
施耐德电气:算电协同,奏响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2025施耐德电气智算峰会成功召开
中国能源网· 2025-06-26 16:49
峰会主题与背景 - 2025施耐德电气智算峰会以"AI领航 算电交响"为主题在四川雅安召开,聚焦AI技术带来的能源挑战与机遇[1] - 数字经济与"双碳"目标推动算力产业向集群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新型智算中心建设与存量设施升级同步推进[3] - 雅安市凭借地理区位和风光水力资源优势,成为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发展重要承载地,正推进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建设[3]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施耐德电气发布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EcoStruxure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覆盖中低压配电、微网监控等多元化场景[5] - 公司推出适配AI的模块化智算中心解决方案和完整冷板式液冷系统解决方案,覆盖全系列风冷与液冷产品线[6] - 构建涵盖EcoConsult咨询、EcoCare运维及EcoFit适配改造的"新质服务"体系,全面赋能客户[6] 技术解决方案 - 通过中压环网架构、核心中压元件等技术提升数据中心配电系统可靠性[6] - 采用ETAP电力数字孪生平台实现从设计到运维的全流程风险管控,提升DER利用率[6] - 电容器压力保护技术及电力模块弹性组合增强智能运维能力[6] 行业合作与发展 - 与四川川西数据产业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为其提供高可靠智能配电产品,推动节能降碳[7] - 川西数据已建成超大规模绿色数据中心,具备全栈式服务能力[7] - 共同推动川西大数据产业升级,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7] 行业趋势与展望 -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关键基础设施,发展模式需兼顾效率与可持续性[3] - AI数字化技术部署带来韧性、致密化及适应性三大挑战[3] - 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推动数据中心集约高效、绿色低碳转型[3][7]
五一视界港股IPO:深陷持续亏损泥潭 流动性压力凸显 研发开支大幅缩水 技术护城河是否牢固?
新浪证券· 2025-06-11 17:10
上市计划与财务表现 - 五一视界第二次向联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以"18C特专科技公司"规则于香港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1] - 近五年曾筹划科创板、北交所上市但未正式提交申请,2024年上半年转道H股上市 [1]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1.7亿元增至2.8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9.07% [4] - 3年累计亏损3.59亿元(2022年1.9亿元、2023年0.87亿元、2024年0.82亿元) [6] - 截至2025年4月现金及等价物约1亿元,银行及其他贷款高达1.83亿元 [7] 业务结构与市场地位 - 核心产品51Aes贡献收入占比超80%(2024年2.36亿元),51Sim占比15%以上(2024年0.48亿元),51Earth商业化程度低(2024年360.1万元) [4][5] -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公司为2023年中国最大数字孪生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2.4%) [2] - IDC数据显示2023年市场份额前三为吉奥时空(10.8%)、超图软件(10.7%)、奥格科技(9.9%),未列入五一视界 [2] - 德本咨询等发布的TOP50榜单中排名第26位 [3] 财务风险与运营压力 - 贸易应收款项占总收入比例从2022年44.71%升至2024年67.94%(1.95亿元) [6] - 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出(2022年1.04亿元、2023年1.33亿元、2024年1.14亿元) [6] - 银行借款逐年增加(2022年0.93亿元、2023年1.44亿元、2024年1.85亿元) [6] - 资产负债率一度逼近300% [1] 研发与销售投入变化 - 研发开支从2022年1.34亿元(收入占比79%)降至2024年0.58亿元(占比20.3%),降幅43.3% [9] - 研发人员从2023年1月250人缩减至2024年12月118人 [9] - 销售开支稳定在0.5-0.58亿元区间,2024年51Aes/51Sim/51Earth获客成本分别达15.74万/7.88万/17.16万元 [8]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增长超八成,专业服务费从309.3万元增至1006.6万元 [9] 法律纠纷与战略规划 - 涉及云端主机服务商仲裁案件,原告诉求230万元,公司反诉420万元 [10] - "地球克隆计划"进入第四阶段,目标2030年完成第五阶段应用 [10] - 计划未来三年招聘50-100名研发人员 [9]
能源转型大考,施耐德电气交卷!
搜狐财经· 2025-06-09 19:54
5月29日,以 "共创·共赢·共生"为主题的2025年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在山西盛大开幕,行业专家共聚一堂,共享前沿见解。 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推进,正驱动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深刻转型。这一转型面临诸多挑战,如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 入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以及用户侧用能方式多样化对传统配电网承载能力、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智能化水平的考验,尤其是承上启 下的中压配电环节对 "柔性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需求尤为迫切。 施耐德电气以坚实的技术研发为后盾,深度融入中国市场,携手广泛的合作伙伴,为这场变革提供多维度解决方案。 立足本源:技术筑基"中国中心"战略 "施耐德电气最新推出的全矩阵中压配电产品都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涵盖中压开关元件和设备,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到2025年,在公司运 营层面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运营层面实现零碳就绪,争取到 204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碳中和;205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的净零碳 排放。"施耐德电气林婷表示。 "施耐德电气应对挑战,着重从电气化、数字化两个维度突破。提升电气设备可靠性是基础,施耐德电气通过全面的数字化转型,依托'互联 互通的产品、边缘控制以及应用、 ...
IPO周报 | Circle登陆纽交所成「稳定币第一股」;周六福通过港交所聆讯
IPO早知道· 2025-06-08 22:22
Circle Internet Group美股上市 - 公司于2025年6月5日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CRCL",成为全球稳定币第一股[2] - IPO发行价从原定24-26美元区间上调至31美元,发行总数从2400万股提升至3400万股,筹集11亿美元,获得超过25倍超额认购[2] - 上市首日高开122%,盘中最高上涨235%,收盘报83.23美元,较发行价上涨168.48%,市值达183.56亿美元[3] - 公司成立于2013年,主要发行锚定美元的USDC和锚定欧元的EUDC稳定币,USDC市场份额约29%[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触达全球超6亿用户,2024年总收入和储备收入16.76亿美元,净利润1.56亿美元[5] 周六福珠宝港股IPO - 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计划在港股上市,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7]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中国31个省份305个地级市设有4129家门店,海外4家加盟店[7] - 公司是中国珠宝市场前五大品牌之一,是从成立到达成4000家门店速度最快的珠宝品牌[7]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1.02亿元、51.50亿元和57.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5.8%,增速居全国性珠宝公司首位[8]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75亿元、6.60亿元和7.0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0.8%[9] 51WORLD港股IPO进展 - 公司更新港交所招股书,继续推进上市进程,中金公司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11] - 公司专注于数字孪生行业,拥有51Aes、51Sim和51Earth三大核心业务平台[12] - 2023年数字孪生行业收入排名第一,是中国首家年收入超2.5亿港元的数字孪生公司[1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70亿元、2.56亿元和2.87亿元,毛利率从65.0%降至51.0%[14] - 2024年F轮融资后估值达44亿元人民币,光速光合、云九资本和商汤科技为主要机构投资者[14][15] 西普尼港股IPO进展 - 公司更新港交所招股书,推进上市进程[17] - 公司主营贵金属手表设计制造,拥有"HIPINE"和"金熊"两个自主品牌,产品SKU超10000个[17] - 按2023年GMV计算,HIPINE是国内最大金表品牌和足金手表品牌,市场份额分别为24.98%和35.83%[18]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24亿元、4.45亿元和4.5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5亿元、0.52亿元和0.49亿元[19] 维立志博港股IPO进展 - 公司更新港交所招股书,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或将成为国内TCE领域第一股[21][22] - 公司专注于肿瘤和自免疾病创新疗法开发,管线涵盖14款候选药物,其中6款进入临床阶段[23] - 核心产品LBL-024是全球首个进入注册临床试验阶段的4-1BB靶向候选药物,已获突破性疗法认定[23] - 2024年与Aditum Bio就LBL-051达成合作,总价值高达6.14亿美元[24] - 2024年C+轮融资后估值为31.3亿元人民币[25]
“旅游+职教”助力长三角文旅产业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6-05 07:09
长三角文旅产业转型 -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文旅产业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重要转型 [1] - 职业教育是衔接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供给的关键纽带,推动"旅游+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是满足长三角文旅产业高端化、智慧化、国际化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 [1] 产教融合新机制 - 构建"需求牵引—动态适配"的产教融合新范式,突破教育供给单向匹配产业需求的线性逻辑 [2] -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整合企业用工数据、岗位技能要求等信息,绘制长三角文旅产业人才"热力图",预判未来3—5年人才需求 [2] - 采取"企业订单班"培养模式,允许职业院校根据企业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2] - 构建"政府引导—行业指导—院校主体—企业参与"的治理框架,建立长三角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 [2] 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 推动优质师资、实训设备、课程模块的跨校、跨企、跨域流动,避免资源重复建设与低效利用 [3] - 共建"产业学院""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等产教融合创新载体,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与标准制定 [3] - 引入国际机构认证标准,开发"双语课程""国际职业资格"等课程模块,国际化改造教学内容 [3] - 开设"文化遗产数字化""地域文化创意"等特色课程,将文化资源转化为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块 [3] 数字技术赋能 - 依托VR、AR与MR技术开发文旅场景数字孪生平台,模拟实际工作场景 [4] - 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人才培养,引入智能教学系统实现"千人千面"精准教学 [4] - 建立区域教育大数据平台,集成长三角地区职业院校旅游专业的全流程数据 [4] - 共建开放式数字课程库、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库、行业案例库,形成"云端共享、线下联动"的资源池 [4]
研发团队缩水一半,仲裁案增加开支,五一视界靠什么拉增长?
北京商报· 2025-06-03 22:24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逐年增长,2022-2024年分别为1.7亿元、2.56亿元和2.87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12.1% [2] - 经调整净亏损逐年收窄,2022-2024年分别为1.32亿元、6808.1万元和4577.3万元 [2] - 2024年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9.8%至1.41亿元,增速高于营收增幅 [6] - 2024年毛利率为51.1%,较2022年的65%持续下滑 [5] - 公司预计2025年亏损净额将增加 [11] 业务结构 - 51Aes数字孪生平台是核心业务,2022-2024年营收占比分别为83.3%、79.8%和82.2% [3] - 51Sim业务营收占比稳定在15-16.6%,2024年客户数量从40家增至58家 [3][4] - 51Earth业务规模较小,2022-2024年营收占比在1.2%-3.6%之间 [3] - 51Aes客户数量从2023年183家降至2024年131家,但单客户收入从110万元增至180万元 [4] 成本与开支 - 2024年研发开支同比下降43.3%至5821.2万元,主要因研发团队从250人缩减至118人 [6][7] - 销售开支同比增长13.3%至5819.5万元,主要因市场推广活动增加 [2][6] - 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大增83.4%至9230.5万元,其中1162.8万元与仲裁案相关 [6][8][9] - 2024年购买软件成本同比激增154%至9145.1万元 [6] 行业与战略 - 公司愿景是创建地球5.1亿平方公里的数字孪生,三大业务线对应不同实现阶段 [3] - 行业专家认为数字孪生领域企业需兼顾客户数量与客单价以保持良性发展 [4] - 市场推广活动包括举办第七届地球克隆计划大会,但开支增幅高于营收增幅 [10][11]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招聘50-100名研发人员,可能扭转研发开支下降趋势 [8] 法律风险 - 涉及与云端服务提供商的仲裁案,双方索赔金额分别为230万元和420万元 [10] - 仲裁导致2024年其他开支增加1162.8万元,占一般及行政开支的12.7% [8][9] - 截至招股书发布时仲裁尚未达成最终和解,公司银行账户部分资金被保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