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之困

搜索文档
宣布折让13.8%配股+控股股东减持,微创机器人-B(02252)为何“流血式融资”?
智通财经网· 2025-05-15 19:16
公司融资与股价表现 - 微创机器人宣布配售2513.65万股新H股,每股作价15.5港元,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折让约13.79%,净筹约3.82亿港元 [1] - 控股股东上海默化人工智能科技以相同价格出售3016万股,金额约4.68亿港元,持股比例从48.08%降至43.98%,总股本稀释约2.44% [1] - 受配售消息影响,股价连续两日下跌8.12%和4.84%,当前股价报15.72港元,总市值158.17亿港元 [2]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145.95%,主要得益于国内外市场销售强劲 [4] - 图迈保持同类产品市占率第一,R-ONE获批上市后实现商业化突破,全球订单累计突破百台 [4]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27.94亿元,亏损幅度逐年收窄但仍未盈利 [4] - 2024年研发成本3.09亿元,较2023年的5.69亿元有所下降 [5] - 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12.79亿元,总负债10.21亿元,资产负债比率80%,现金及等价物6.12亿元 [6] 行业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95.9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34.5% [9] - 国产手术机器人加速替代进口,2024年腔镜市场国产化率约50%,微创居国产第一 [9][10] -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全球装机量突破1万台,技术成熟度和医生使用习惯形成壁垒 [10] - 国内竞争对手如精锋医疗、康多等加速商业化,价格战加剧 [11] - 手术机器人行业依赖"设备销售+耗材服务"模式,但设备入院流程长,耗材收入增长缓慢 [11] 公司战略与挑战 - 行业高投入、长周期的特性与公司战略扩张矛盾,导致持续亏损 [7] - 配售融资是短期内维持运营和扩张的必要手段,长期扭亏关键在海外市场突破和商业化效率提升 [11] - 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国产替代推动市场增长,但高研发投入和核心部件依赖进口仍是挑战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