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折现理论
搜索文档
又见4000点!这次A股,面临怎样的大棋局?看清两个“为什么”
券商中国· 2025-11-02 07:28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的历史背景与当前意义 - 本周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是A股历史上第三次突破该点位 [1] - 2007年首次突破4000点时,A股存在明显估值泡沫,蓝筹股普遍四五十倍市盈率,中小股票估值上百倍,同时高收益地产信托形成资金分流压力 [1] - 2015年第二次突破4000点时,经济增速放缓至"7"以下,影子银行规模达60万亿,地方债务问题突出,市场信心不足导致突破后回落 [1] - 当前与前两次不同,影子银行、地方债、地产过热等历史问题已有效化解,经济发展动力转向创新、内需和消费 [1] 中国基础设施优势与长期低利率逻辑 - 经济学家欧文·费雪理论指出,社会耐用品较多的经济体中长期利率水平更低,估值水平更高 [2][4] - 中国基础设施全球领先:水利设施规模最大,京杭大运河、西辽河等断流河流全线贯通,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98.6%,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96% [5] - 高铁营业里程4.8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70% [5] - 2024年发电总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超30%,相当于后九位国家总和 [5] - 5G基站455万个,全球占比60% [5] - 社会以百年大计建设,文化特质强调可信、可爱、可敬,要求更低的贴现率,推动估值抬升 [5] 中国经济确定性与增长质量 - 2012年至2024年,中国GDP从54万亿元增长到近135万亿元,年均增长6%,接近世界经济年均增速3.1%的两倍 [6]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指出,中国经济正向更高质量、平衡、可持续增长模式转变 [6] - 《人民日报》钟才文系列文章系统阐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传递稳预期、强信心信号 [6] - A股估值洼地明显:上证指数滚动市盈率17倍,股息率2.3%;红利指数滚动市盈率8倍,股息率4.2% [6] 人民币国际化与资产吸引力 - 购买力平价理论显示人民币有较大升值空间,近期对美元即期汇率升破7.1,创一年新高 [7] - 大宗商品贸易逐渐采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全球地位提升 [7] - 全球资金投资A股可能同时赚取经济增长、估值提升和币值上升三重收益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