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管理类产品战略定位转变
搜索文档
 从“揽金主力”到“流动性守门人” 现金管理理财何去何从?
 中国经营报· 2025-10-28 11:30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与规模现状 - 全市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1.30%,环比下跌0.01个百分点 [1]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产品存续规模约为6.5万亿元,较2024年年底的7.3万亿元以上出现明显下滑 [1][3] - 2025年三季度人民币现金类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358%,仅38只产品收益率均值超过2%,另有31只产品收益率均值低于1% [2]   收益率下行原因分析 - 理财公司发行的公募人民币现金管理类产品2025年9月月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1.33%,相比2024年12月的1.75%下跌超40个基点 [2] - 收益率下行与债券收益率下移、存款与同业存单收益率下移有关 [2] - 监管新规封堵了借助保险资管配置高息协议存款的路径,叠加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倡议,压低了配置利率 [3]   规模下滑与资金流向 - 收益率下降导致产品规模加速下滑,投资者申购意愿发生改变 [3] - 部分现金管理类资金向每日开放型非现管产品转移,该类产品受监管约束相对宽松,配置更灵活,收益空间更大 [3] - 随着权益市场回暖,资金也在向"固收+"类、混合型等策略更为多元的产品转移 [4]   理财公司的应对策略:自购行为 - 青银理财投入2.5亿元自有资金申购本公司发行的天天开薪系列理财产品 [1][5] - 自购行为旨在提高公司自有资金收益率,并向市场传递对产品管理能力的信心及与投资者风险共担的姿态 [5][6] - 自购的首要目的是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与储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集中赎回,通过主动管理稳定产品运作 [6]   产品战略定位的转变 - 现金管理类产品在理财公司产品体系中的战略定位正从"规模贡献者"转向"客户黏性维护者" [7] - 产品未来占比或进一步下降,但仍是流动性管理工具的核心选项,部分机构尝试通过嵌入支付生态、快赎提速等场景化创新维持竞争力 [7] - 其战略价值转向增强客户黏性与服务衔接,作为触达客户、稳固基础客群的重要入口,并可向权益类产品引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