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
搜索文档
广州市嘉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部分赎回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14:39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证券代码:603535 证券简称:嘉诚国际 公告编号:2025-053 债券代码:113656 债券简称:嘉诚转债 广州市嘉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 进行现金管理部分赎回的公告 广州市嘉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9月9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 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 2025年10月31日 子公司嘉诚国际网络科技供应链(三亚)有限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现 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具体内容详见《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公告编 号:2025-049)。上述产品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每个工作日均可随时赎回,T+1到账。截至本公告 日,公司已赎回本金人民币5,000.00万元并归还至公司募集资金专用账户。 特此公告。 广州市嘉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
从“揽金主力”到“流动性守门人” 现金管理理财何去何从?
中国经营报· 2025-10-28 11:30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与规模现状 - 全市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近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1.30%,环比下跌0.01个百分点 [1]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产品存续规模约为6.5万亿元,较2024年年底的7.3万亿元以上出现明显下滑 [1][3] - 2025年三季度人民币现金类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358%,仅38只产品收益率均值超过2%,另有31只产品收益率均值低于1% [2] 收益率下行原因分析 - 理财公司发行的公募人民币现金管理类产品2025年9月月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1.33%,相比2024年12月的1.75%下跌超40个基点 [2] - 收益率下行与债券收益率下移、存款与同业存单收益率下移有关 [2] - 监管新规封堵了借助保险资管配置高息协议存款的路径,叠加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倡议,压低了配置利率 [3] 规模下滑与资金流向 - 收益率下降导致产品规模加速下滑,投资者申购意愿发生改变 [3] - 部分现金管理类资金向每日开放型非现管产品转移,该类产品受监管约束相对宽松,配置更灵活,收益空间更大 [3] - 随着权益市场回暖,资金也在向"固收+"类、混合型等策略更为多元的产品转移 [4] 理财公司的应对策略:自购行为 - 青银理财投入2.5亿元自有资金申购本公司发行的天天开薪系列理财产品 [1][5] - 自购行为旨在提高公司自有资金收益率,并向市场传递对产品管理能力的信心及与投资者风险共担的姿态 [5][6] - 自购的首要目的是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与储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集中赎回,通过主动管理稳定产品运作 [6] 产品战略定位的转变 - 现金管理类产品在理财公司产品体系中的战略定位正从"规模贡献者"转向"客户黏性维护者" [7] - 产品未来占比或进一步下降,但仍是流动性管理工具的核心选项,部分机构尝试通过嵌入支付生态、快赎提速等场景化创新维持竞争力 [7] - 其战略价值转向增强客户黏性与服务衔接,作为触达客户、稳固基础客群的重要入口,并可向权益类产品引流 [7]
华源晨会精粹20251015-20251016
华源证券· 2025-10-16 07:30
固定收益市场分析 - 截至2025年9月末,理财规模合计31.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万亿元,但较上月末季节性下降1.0万亿元 [2][5] - 2025年第三季度理财规模合计增量达1.25万亿元,高于2022-2024年的同期增量,尽管同期股市大幅上涨 [2][5] - 2025年9月理财公司纯固收理财产品平均当月年化收益率为1.97%,较上月小幅下降 [2][6] - 2025年9月理财公司新发人民币固收类理财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上限为2.70%,下限为2.20% [6] - A股上市银行整体25Q2计息负债成本率为1.72%,季度环比下降8BP,较高点23Q4下降了45BP,预计25Q4将降至1.65%以下 [6] - 截至9月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1.8%,考虑到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免企业所得税,而银行自营25Q4计息负债成本率预计为1.63%左右,10年期政府债券对银行自营已具备不错配置价值 [2][7] - 预计10月美联储可能进一步降息25BP,中美利差倒挂缓解,有望为中国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打开空间,年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重回1.65%左右 [2][7] 开发科技(920029.BJ)公司分析 - 公司是智能计量系统解决方案商,前身为深科技计量事业部,深耕海外计量表领域,是受益于全球智能电网建设浪潮的隐形冠军 [2][8] - 高级计量架构(AMI)通过系统软件与智能计量终端结合,2022-2027年全球智能计量市场规模有望从219.10亿美元增至324.5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2% [2][8] - 公司以意大利为起点,海外与埃创、兰吉尔等全球巨头竞争,国内对手主要为海兴电力、林洋能源 [2][8] - 公司在欧洲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的9.46%升至2023年的12.14%,累计向全球40多国输出超9000万套智能计量终端 [9]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6亿元,获超600项全球认证,通信技术适配多协议,满足欧洲严苛标准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8.37%,主要受益于巴基斯坦、沙特等市场贡献增量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市场收入同比大增132.86%至2.4亿元,主要受国家电网等客户拉动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6.8亿元,同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超3.9亿元,同比增长32%,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38.3%和23.5% [10] - 公司募投项目预计新增智能终端产能800万只/年,并升级研发中心,2024年上半年总产能利用率已达96.6% [2][9][10] 市场表现数据 - 截至报告日,上证指数收盘3,912.21点,年初至今上涨19.91% [3] - 创业板指收盘3,025.87点,年初至今上涨46.86% [3] - 沪深300指数收盘4,606.29点,年初至今上涨20.57% [3] - 科创50指数收盘1,430.00点,年初至今上涨49.69% [3] - 北证50指数收盘1,508.31点,年初至今上涨47.89% [3]
9月理财规模季节性下降:理财规模跟踪月报(2025年9月)-20251014
华源证券· 2025-10-14 20: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9月理财规模季节性下降,预计Q4债市有行情,建议商业银行自营加大政府债券配置力度,同时降低对债券投资的收益预期 [3] 各部分总结 9月理财规模季节性下降 - 截至2025年9月末,理财规模合计31.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万亿元,较上月末下降1.0万亿元,与季节性规律接近;尽管三季度股市大幅上涨,但2025年三季度理财规模合计增量达1.25万亿,高于2022 - 2024年的同期增量;10月理财规模或站上33万亿 [3][6][7] 2025年9月固收理财收益率情况 - 2022年初以来,理财公司当月新发人民币固收类理财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震荡下行,2025年9月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上限为2.70%,下限为2.20%,低利率时代下限可能走向2.0% [3][11] - 截至10月12日,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平均近7日年化收益率1.30%,货币基金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为1.12%;9月理财公司纯固收类理财产品平均当月年化收益率1.97%,较上月小幅下降 [3] 投资建议:银行负债成本下降支撑债市 - A股上市银行整体25Q2计息负债成本率1.72%,季度环比下降8BP,较高点23Q4下降了45BP,预计25Q4将降至1.65%以下;未来五年,商业银行负债成本逐年下行,将支撑债券收益率震荡下行 [3][18] - 中国进入低利率时代,建议降低对债券投资的收益预期,商业银行自营需适应净息差收窄等趋势,债券投资占比或长期上升 [20] - 截至9月底,10Y国债收益率接近1.8%,对于银行自营有配置价值,建议抓住债市调整窗口加大政府债券配置力度;10月美联储或降息,有望打开中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年底10Y国债收益率或重回1.65%左右 [3][21]
银行理财月度跟踪-20251009
湘财证券· 2025-10-09 21: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增持(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理财存续规模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放缓,公募基金规模增长更快,理财规模增长预计趋缓[5][12] - 各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在9月普遍下行,现金管理类、纯固收及固收+产品收益率均环比下降[6][7][8][15][18][22] - 固收+理财产品破净率较上月提高,主要受债市波动及权益市场行情分化影响[9][27] 理财市场动态 - 截至2025年8月末,公募基金规模为36.25万亿元,同比增长17.3%[5][12] - 理财存续规模自上半年末开始超过30万亿元,增速仅为个位数[5][12] - 理财规模整体保持扩张态势,但增长预计将有所趋缓[5][12] 理财产品收益率 - 9月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33%,较上月下行2 BP,较上年12月下行50 BP[6][15] - 同期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21%,持平前值,较上年12月下行35 BP[6][15] - 9月纯固收理财收益率为2.09%,较上月下行0.47 pct;固收+理财收益率为1.65%,较上月下行0.99 pct[7][18] - 近一年纯固收理财收益率分布在2.09%至3.92%之间,固收+理财收益率分布在1.65%和5.16%之间[7][18] - 各期限纯固收理财产品收益率环比均下降:短期限收益率1.90%(下行0.28 pct),中期限收益率2.38%(下行0.57 pct),长期限收益率1.84%(下行0.73 pct)[7][22] - 各期限固收+理财产品收益率环比均下降:短期限收益率1.78%(下行0.37 pct),中期限收益率1.50%(下行0.88 pct),长期限收益率2.06%(下行2.12 pct)[8][22] 理财产品破净率 - 9月固收+理财产品整体破净率约4.4%,较上月继续提高[9][27] - 深度破净产品(单位净值<0.99)数量依然较少[9][27]
近1月收益率高达12.01% 银行、理财公司国庆猛推存续产品
华夏时报· 2025-10-01 11:10
营销策略转变 - 银行与理财公司主推存续理财产品而非新发“国庆专属”或“中秋专属”产品 [1][2] - 营销口号包括“14天收益连享”和“看准时间点,收益机会多10天”以吸引假期闲钱理财 [1] - 超过十家理财公司及多家银行参与“假日理财”主题营销 推广产品以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为主 [2] 产品特征 - 推荐产品持有期多为7天、14天、30天 部分产品持有期达3个月至1年 风险等级以低风险和中低风险为主 [2] - 产品类型涵盖现金管理类、固收、混合及权益类 兼顾流动性与收益需求 [2] - 现金理财和短债理财底层资产主投短期优质固收类资产 非交易日底层资产仍可能积累票息收益 [3] 历史收益表现 - 工银理财一款固收类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达12.01%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8.42% [6] - 徽银理财一款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达7.43% 近一个月年化收益为6.96% [6] - 交银理财推荐8款日开型产品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均在4%以上 其中一款达5.73% [6] - 平安理财推介产品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分别达5.79%和5.94% [6] - 推荐产品收益率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理财公司存续开放式固收类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为2.49% [7] 行业趋势与背景 - 节日主题专属理财产品降温 与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成熟及客户选择趋于理性相关 [1][3] - 在利率下行及底层资产收益率承压背景下 理财产品收益率空间整体压缩 [4] - 银行理财产品均不保本 以业绩比较基准等指标披露 节日专属理财吸引力难以从收益层面体现 [3] - 理财公司倾向于推荐存续期表现稳定的产品 因投资者在经历净值回撤后更关注收益稳健的中低风险产品 [7]
【理财锦囊】 “双节”期间,如何让闲置资金“活”起来?
证券时报· 2025-09-30 06:27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假期营销活动 - 行业围绕中秋国庆"双节"8天长假开展"假期收益"营销活动升温,宣传话术包括"9天收益计息"和"14天收益连享" [1] - 机构通过发布理财攻略和推出专属产品等方式争抢闲置资金,为投资者提供假期理财新选择 [1] - 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已上线假期专属理财方案,核心逻辑为"提前布局、节前确认" [1] 主要机构产品策略与时间窗口 - 工银理财的攻略显示,投资者在9月29日交易时间内买入指定产品,9月30日确认份额即可享受9月30日至10月8日的9天假期收益 [1] - 招银理财建议通过"现金理财+短债理财"组合实现收益,9月29日24:00前买入现金类产品或9月30日17:00前买入短债理财可覆盖假期收益周期 [1] - 平安理财、民生理财、南银理财等机构也推出同类产品,涵盖现金管理和短期纯债等多个类型 [2] - 产品时间窗口相对固定,多数要求9月29日前完成认购、9月30日确认份额,错过则无法享受假期收益 [2] 替代性投资方案与产品创新 - 部分理财公司和银行提供"延时申赎"类产品,将申购赎回时间延长至每日20点甚至24点,投资者在9月30日交易时间外买入仍有机会享受假期收益 [2] - 东方证券等机构推荐"国债逆回购+场内流动性理财"组合,9月29日15:30前买入国债逆回购,9月30日15:00前再将资金买入T+0类ETF,可实现"一份本金、双重收益" [2] - 通知存款和国债逆回购是稳健型投资者的可选方向,7天期通知存款当前利率约0.65%,显著高于0.25%的活期存款利率 [3] 假期理财核心原则 - 假期理财核心在于"提前规划、精准匹配",投资者需结合资金闲置时长、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4] - 通过选择合适的类型与配置方案,可实现"人闲钱不闲",让闲置资金在假期持续创造价值 [4]
“双节”期间,如何让闲置资金“活”起来?
搜狐财经· 2025-09-30 06:16
假期理财营销活动概况 -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围绕中秋国庆假期推出“假期收益”营销活动,宣传话术包括“9天收益计息”和“14天收益连享” [1] - 机构通过发布理财攻略和推出专属产品等方式争抢投资者闲置资金 [1] - 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已上线假期专属理财方案,核心逻辑为“提前布局、节前确认” [1] 主要机构产品策略 - 工银理财在9月25日发布“节前理财攻略”,投资者在9月29日交易时间内买入指定产品可在9月30日确认份额,享受9月30日至10月8日共9天假期收益 [1] - 招银理财在9月24日公告建议通过“现金理财+短债理财”组合实现收益,9月29日24:00前买入现金类产品可多享9天收益,9月30日17:00前买入短债理财可覆盖假期收益周期 [1] - 平安理财、民生理财、南银理财等机构推出“节前买入、假期计息”同类产品,涵盖现金管理和短期纯债等多种类型 [2] 替代投资方案 - 部分理财公司和银行提供“延时申赎”类产品,将申购赎回时间延长至每日20点或24点,投资者在9月30日交易时间外买入仍有机会享受假期收益 [2] - 东方证券等机构推荐“国债逆回购+场内流动性理财”组合,9月29日15:30前买入国债逆回购产品获取收益,9月30日15:00前将资金买入T+0类ETF叠加享受假期票息收益 [2] - 通知存款和国债逆回购为稳健型投资者可选方向,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约0.65%,显著高于0.25%的活期存款利率 [3] 假期理财核心原则 - 假期理财核心在于“提前规划、精准匹配”,投资者需结合资金闲置时长、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选择合适产品 [4]
【理财锦囊】“双节”期间 如何让闲置资金“活”起来?
证券时报· 2025-09-30 02:23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假期营销活动 -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围绕中秋国庆假期收益的营销活动持续升温,密集出现9天收益计息、14天收益连享等宣传话术 [1] - 机构通过发布理财攻略、推出专属产品等方式争抢闲置资金,为投资者提供假期理财新选择 [1] - 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已上线假期专属理财方案,核心逻辑为提前布局、节前确认 [1] 主要机构产品策略 - 工银理财的节前理财攻略显示,投资者在9月29日交易时间内买入指定产品,9月30日确认份额即可享受9月30日至10月8日的9天假期收益 [1] - 招银理财建议通过现金理财加短债理财组合实现人闲钱不闲,9月29日24:00前买入现金类产品可多享9天收益,9月30日17:00前买入短债理财可覆盖假期收益周期 [1] - 平安理财、民生理财、南银理财等机构也推出节前买入假期计息的同类产品,涵盖现金管理、短期纯债等多个类型 [2] 替代投资方案与产品 - 若错过常规产品认购期,可关注延时申赎类产品,部分理财公司和银行将申购赎回时间延长至每日20点甚至24点,打破传统交易时间限制 [2] - 东方证券等机构推荐国债逆回购加场内流动性理财组合,9月29日15:30前买入国债逆回购,9月30日15:00前再将可用资金买入T+0类ETF,实现一份本金双重收益 [2] - 通知存款和国债逆回购是稳健型投资者的可选方向,7天期通知存款保本保息,当前利率约0.65%,显著高于0.25%的活期存款利率 [3] 假期理财核心原则 - 假期理财核心在于提前规划、精准匹配,投资者需结合资金闲置时长、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产品 [4] - 投资者需提前梳理假期资金使用需求,优先选择开放式、申赎灵活的产品,避免因资金锁定影响使用 [3] - 投资者需理性看待收益预期,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产品,而非盲目追逐高收益宣传 [3]
“双节”将至银行及理财子公司花式营销“抢闲钱”
证券日报· 2025-09-28 15:11
行业营销动态 -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围绕中秋国庆“黄金周”密集发布理财攻略,以“9天收益计息”、“14天收益连享”等话术争抢闲置资金 [1] - 多家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假期投资攻略,推荐产品多为风险等级低、风格稳健的类型,涵盖开放式、封闭期、现金管理类等产品以满足不同流动性需求 [2] - 具体案例如工银理财要求最晚于9月29日交易时间内购买以享受9月30日至10月8日的假期收益,招银理财则设定9月29日24:00前买入可多享9天收益,9月24日24:00前买入可连享14天收益 [2] - 平安理财、民生理财、杭银理财、江苏银行、苏州银行等多家机构也推出类似“节前完成买入、假期9天享受收益”的理财产品 [3] - 国庆前夕投资者的资金沉淀(如节前奖金、回款)带来的短期理财需求,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拓展客户、推介产品的契机 [3] 产品收益表现 - 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假期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或历史业绩表现突出,部分产品历史业绩可达12%左右 [4] - 工银理财一款风险等级为R2、最短持有期30天的理财产品,其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12.01%,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8.42% [4] - 工银理财另一款最低持有期270天的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为5.9%,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5.94% [4] - 平安理财两款日开型产品收益表现亮眼,一款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5.64%、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5.84%,另一款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为5.6%、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为5.96% [4] 投资者配置策略 - 针对保守型投资者,可优先配置货币基金、固收类等安全性较高的产品以保障资金安全并获取稳定收益 [6] - 针对稳健型投资者,可选择“固收+”产品,在控制回撤风险的前提下通过配置多元资产追求收益增强 [6] - 针对进取型投资者,可适度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以博取更高收益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