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理发店倒闭潮
icon
搜索文档
近70万家理发店倒闭!刚需却难活,是行业走偏还是消费者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9-21 23:55
行业现状与规模变化 - 行业正经历大规模倒闭潮,近70万家理发店消失,2022年至今超18万家关停 [3] - 2018至2020年,全国每年新增17.6万家理发店,2021年一年新开近20万家,行业总量曾达到114.4万家 [17] - 倒闭潮与开店潮并存,一条几百米的商业街曾挤下五六家理发店 [17][19] 当前行业问题与服务痛点 - 服务定价体系混乱,等级划分如高级68元、特级88元、总监98元、首席128元缺乏明确标准,存在“谁有空谁就是首席”的潜规则 [5][7] - 一二线城市美容美发门店平均客单价超过260元,深圳头部20家理发店平均客单价高达775元,但价高质次问题突出 [22] - 消费者普遍抱怨理发师沟通不畅、技术不精,效果与预期差距大,网上流传“没人能笑着从理发店走出来”的调侃 [24][26] - 出现“才艺营销”等奇葩揽客方式,如让店员跳“来财舞”、跳“感恩舞”,反而引起顾客反感 [7][9] 行业成本结构与经营困境 - 房租和人力成本占经营成本的55%-70%,利润微薄 [31] - 理发店是时间生意,产能有上限,一个发型师一天最多服务20人,无法通过“走量”提升营收 [33] - 小店日均营业额约1500元,扣除60%的房租人力成本后仅剩600元用于覆盖其他支出,经营压力巨大 [33] 不良经营模式与消费者信任危机 - 存在“低价引流,高价宰客”套路,如9.9元团购剪发后诱导顾客进行高额消费 [36] - 办卡陷阱频发,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超四成商家有诱导消费行为,办卡纠纷常年占据投诉榜前列 [38] - 针对2.5亿脱发人群,部分店家推销无生发功能的“妆字号”产品冒充生发良药,利润可翻十倍 [40][42] 行业破局尝试与未来方向 - 有发型师通过只收30元、不推销、精准理解顾客需求的模式获得成功,依靠口碑吸引客流 [46] - “10元快剪”模式出现,主打高效便宜,但仅能满足简单发型需求,受众较窄 [48] - 北京、上海试点“预付卡冷静期”,顾客充值7天内可无理由退款,有助于规范市场 [44] - 未来能生存的理发店需回归本质:技术扎实、价格透明、服务到位,让顾客满意 [52][54]
没有电商冲击,理发店却把自己玩垮了,网友:路边15元的挺好!
搜狐财经· 2025-07-02 13:17
理发行业现状分析 - 中高档理发店出现关门潮,而10-15元快剪店快速崛起,行业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1][3] - 理发作为14亿人刚需,未受电商冲击,但中高档门店经营问题导致倒闭潮 [1] 中高档理发店倒闭核心原因 价格策略问题 - 价格悬殊:快剪店15元 vs 中高档店128-888元(师傅/店长/总监/首席设计师分级定价),但服务质量差异不明显 [5] - 模糊定价:部分门店以"洗剪吹58元"吸引客户,实际剪发另收80元,引发消费者不满 [7] 经营模式弊端 - 强制充值:消费者反映店员频繁推销充值卡,2024年上百起"充值跑路"事件,涉案金额达数十万至数百万 [9] - 换壳套路:门店通过更名(如"米兰国际"变"巴黎时尚")作废旧卡,要求二次充值激活 [10][12] 服务质量缺陷 - 技术停滞:门店过度关注营销(充值/套娃),忽视剪发技术提升 [14] - 服务短视:充值前热情服务,充值后态度冷淡,损害客户黏性 [14] 快剪店崛起优势 - 价格透明:明码标价10-15元,无隐藏收费 [7] - 效率导向:剪完即走,不推销充值卡 [7][14] 行业本质问题总结 - 贪婪无度:单次定价过高(如888元剪发),违背刚需服务属性 [12] - 初心偏离:重营销轻技术,背离"剪好头发"的核心价值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