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思维

搜索文档
普通人为什么很难变有钱?
虎嗅· 2025-09-08 07:34
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了,普通人的生活似乎还是在原地打转。只不过,我们对于生活的想象,早已被层 层叠叠的消费符号所重塑。 社交媒体上,清晨手冲咖啡的仪式感、Citywalk中的独立书店、露营帐篷外的落日余晖;短视频里,极 光、雪山、洱海、民宿……共同构成了理想人生的范式模板。 与此同时,关于"一人公司""下班副业""数字游民"的讨论持续升温,这些话题在短视频和图文笔记中高 频出现,悄然成为了一种新的成功叙事:"只要表达自我,就能被看见;只要被看见,就能获得回报"。 根据《2023中国自由职业者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灵活就业人口突破2亿,其中35岁以下的群体占 比超过七成。内容创作,似乎成了普通人通往财富自由的最后一扇门。 1880年,莫泊桑在《一生》的开篇里写道: 生活既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糟。 然而,在流量红利的喧嚣之下,现实的问题逐渐浮出:为什么投入了大量时间与情感的内容创作,最终 难以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收益?为什么"做自己"反而成了最昂贵的消费?当我们把"情绪价值""自由表 达""理想生活"视为人生目标时,是否正陷入了另一种更为隐蔽的资本逻辑? 或许,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平台、算法或运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