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资料制造
搜索文档
为什么印尼如此贫穷落后?
虎嗅· 2025-10-01 09:42
全球南方经济合作背景 - 会议核心议题为全球南方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以金砖国家集团作为具体体现形式,印度尼西亚已加入该集团 [2] - 全球南方意识正在觉醒,现实世界日益两极分化:一边是被压迫的全球南方,另一边是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北方 [3] - 全球南方的本质是结构性贫困,这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分野,而不仅限于地理划分 [4] 印度尼西亚经济现状分析 - 2022年印度尼西亚人均GDP为5000美元,远低于美国的7.6万美元、荷兰的5.6万美元和澳大利亚的6.5万美元 [5] - 成人平均净资产方面,印度尼西亚为17350美元,美国为551347美元,荷兰为352814美元,前殖民国家的财富中位数是印尼等前殖民地国家的183倍 [5] - 印尼经济中,使用低生产率技术的小企业工人比例超过90%,大多数工人是临时性、季节性或兼职,80%的工人收入低于官方最低工资 [21] - 官方贫困线为每月60.9万印尼盾(约合人民币280元),四口之家标准为290万印尼盾,这些数据反映了日常生活的贫困状态 [21] 殖民历史遗留问题 - 印尼贫困的首要原因是殖民势力在群岛近300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统治,尤其是荷兰的殖民影响 [8] - 1941年数据显示,在6943.5万人口中仅有324210人从事"工业",且这些工作场所的平均规模仅为58名工人,属于作坊而非工厂 [10] - 1949年印尼独立时,根据圆桌会议协定,印尼欠荷兰43亿荷兰盾债务,在支付35亿荷兰盾后,1956年暂停支付,1966年苏哈托政府完成偿还 [11] - 1880年至1940年间,荷兰通过各种方式从印尼汇回资金达569亿荷兰盾,超过当时荷兰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导致印尼缺乏资本积累 [12] 工业能力与生产资料制造对比 - 印尼在生产资料制造部门极度落后,人均生产资料生产投资仅250~350美元,而美国为3800~4200美元,荷兰为3200~3600美元,中国为1200~1500美元 [23] - 中国90%的机床(包括高端型号)为国产,而印尼的生产基本限于传统车床,且数量有限,极度依赖生产资料进口 [23] - 研发投入差异显著:中国2025年的年度研发投资可能达6000亿美元,印尼则可能不足1亿美元 [23] - 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在印尼并未真正用国内生产替代进口,而是用进口工厂设备替代进口成品,国家仍依赖进口 [22] 中国与印尼发展路径比较 - 1950年时,中国和印尼都处于极度衰弱的贫困状态,工业产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4] - 中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对外国投资开放,在此之前用25年时间增强了制定和执行经济发展计划的能力,外国投资在严格监督下获准进入 [25] - 中国明确优先发展生产资料制造业,将其视为提升本土生产资料生产能力、实现战略自主的核心要义 [25] - 与中国相比,印尼在1965年后决定将经济融入以前殖民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结构 [19] 全球南方合作与发展路径 - 需要全球南方国家将全球南方本身视为关键的经济区域单元,共同规划彼此间的分工,以削弱全球北方的侵略性遏制 [26] - 中国已有一些小型国际合作项目,如与埃塞俄比亚的合作,但要产生真正影响,这类规划和项目需要在多个国家大规模展开 [27] - 国家间的最佳合作要求国家能完全掌控本国财富,从而有能力认真执行计划,但这引发了由谁掌控国家政权的重大政治问题 [27] - 全球南方国家中仅有少数拥有社会主义或半社会主义政府,任何实质性削弱依赖性的举措都会遭遇帝国主义的敌意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