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与能源双赢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内蒙古采煤深陷区“蝶变记”:光伏板下长出生态富民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2:16
图为修复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正午阳光洒在连片的光伏板上,折射出粼粼"光 海"。俯身细看,板下绿草茵茵,偶有雀鸟掠过,空气中弥漫着草木清香。谁能想到,这片生机盎然的 土地,曾是当地人避之不及的采煤深陷区。 中新网鄂尔多斯8月29日电 题:内蒙古采煤深陷区"蝶变记":光伏板下长出生态富民新图景 中新网记者 陈峰 图为工作 人员进行"板间种植"管理。中新网记者 陈峰摄 如今,这片土地已完成华丽转身:植被覆盖率从项目建设前的19%跃升至现在的60%以上,植物种类增 至103种,昔日的"废地"变成了能固沙、能发电的"宝地"。"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采煤沉陷区+生态治 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内蒙古伊政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峰说,项目的核心,就是 把"不适合居住"的劣势土地,转化为"生态与能源双赢"的优势资源。 后的采煤深陷区绿意盎然。中新网记者 陈峰摄 "原来这地方荒得很,出门风沙把眼睛迷得睁不开。"村民苏喜明的话,道出了这片土地的过往。过去, 这里土地龟裂、植被稀疏,采煤留下的沉陷痕迹像"生态伤疤",村里年轻人几乎全去外地打工,留下的 只有荒芜。 改变,始于采煤深陷区生态治理光 ...
(活力中国调研行)内蒙古采煤深陷区“蝶变记”:光伏板下长出生态富民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2:09
中新网鄂尔多斯8月29日电 题:内蒙古采煤深陷区"蝶变记":光伏板下长出生态富民新图景 生态变好的同时,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现在不用出去打工,家门口就能挣钱。"苏喜明为记者算 了一笔账,光是参与光伏区的种草、种树、植被养护,一年一人就能挣5万到6万元。更实在的是,项目 覆盖的450余户、约1200名村民,每人每年还能拿到近1000元的土地流转费。"农民变股民,荒地变金 山,这话一点不假。"苏喜明笑着说道。 这样的"光伏+"模式,正在内蒙古大地上多点开花。在鄂尔多斯、巴彦淖尔、阿拉善的"沙戈荒"地 带,"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的"光伏+治沙"模式,让沙漠逐渐披上绿装;在库布其沙漠北 缘,光伏区与边缘锁边林筑起两道"生态屏障",既挡住风沙、治理水土流失,又守护着黄河安澜,被当 地人亲切称为"光伏长城"。 中新网记者 陈峰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正午阳光洒在连片的光伏板上,折射出粼粼"光 海"。俯身细看,板下绿草茵茵,偶有雀鸟掠过,空气中弥漫着草木清香。谁能想到,这片生机盎然的 土地,曾是当地人避之不及的采煤深陷区。 图为修复后的采煤深陷区绿意盎然。中新网记者 陈峰摄 "原来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