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材料对比研究

搜索文档
华熙生物炮轰券商研报风波:西部证券涉事报告离奇“消失”,九家遭点名券商又为何集体沉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20:39
华熙生物与券商研报争议事件 - 华熙生物发布5000字长文《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指责9家券商的10篇研究报告存在"误导性言论",涉及信达证券、华泰证券、方正证券等机构 [1][2][3] - 被指研报主要围绕巨子生物(主营重组胶原蛋白)与华熙生物(主营玻尿酸)的产品对比,部分研报显示对胶原蛋白的倾向性 [3][7][10] - 西部证券研报《科技为舟,引领胶原蛋白健康美学》疑似被删除,该研报发布于2023年6月,含"胶原蛋白较玻尿酸功效更多元"等表述 [5] 研报内容分析 - 华泰证券研报《巨子生物-2367.HK-始于胶原,不止胶原》列举玻尿酸三大"硬伤":占位效应导致假面感、美白抗衰功能有限、交联剂残留风险,而胶原蛋白可诱导皮肤重建并具多重功效 [10] - 申港证券研报存在前后矛盾:表格中显示重组胶原蛋白无副作用,但正文称动物源性胶原蛋白有"安全隐患大",且资料多引自电商平台等非权威来源 [11][12] - 信达证券、国金证券等研报相对中立,列举玻尿酸与胶原蛋白各自优劣势:玻尿酸补水性强且性价比高,胶原蛋白塑形能力更强但价格较高且维持时间短 [14][15][16] 行业与产品对比 - 玻尿酸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93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填充和保湿;重组胶原蛋白同期规模为94亿元,主打抗衰修复功能 [11][16] - 胶原蛋白注射剂价格约1000-10000元/次,维持期8-12个月;玻尿酸注射剂价格2000-40000元/次,维持期3-9个月 [14] - 技术壁垒方面,重组胶原蛋白生产复杂度高于玻尿酸,行业认为其技术难度和拿证壁垒更高 [20][23] 市场动态与券商立场 - 巨子生物股价行情始于2024年,显示部分2022-2023年发布的研报具有前瞻性 [19] - 华熙生物2024年业绩承压,但华泰证券、方正证券等仍给予"买入"评级,认为其医美业务(如娃娃针)将驱动复苏 [22] - 券商集体未回应该事件,行业人士分析因券商处于弱势地位且可能面临监管处罚风险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