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组胶原蛋白
icon
搜索文档
“不自杀声明”刷屏,前高管45万字揭造假内幕?华熙生物:已报案,此人曾骗取公司900万
华尔街见闻· 2025-07-27 19:14
华熙生物举报事件 - 前IR负责人李振发布不自杀声明,指控华熙生物发债造假,计划提交45万字内幕材料至监管部门[1][3][4] - 举报内容聚焦公司治理、财务合规等核心领域,引发市场对股价巨震的担忧[4] - 公司市值259亿元,拥有3.2万股东,消息发布后投资者高度关注[4] - 华熙生物迅速回应称指控纯属捏造,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追究法律责任[2][6][8] - 公司披露举报人李某曾涉嫌职务侵占900万元,并写下道歉信承认错误[10] 公司业绩表现 - 股价从2021年314.99元/股跌至2025年53.83元/股,市值缩水超80%至259亿元[14] - 2024年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大降70.59%[1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继续下滑,分别同比下降20.77%和58.13%[19] - 功能性护肤品和原料产品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医疗终端业务增长但占比不足[19] - 对比同行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57.07%,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06%[19] 行业竞争格局 - 医美行业"玻尿酸三剑客"均面临业绩瓶颈,华熙生物受影响最为严重[20] - 重组胶原蛋白技术路线崛起,巨子生物市值一度突破900亿港元,当前619亿港元[22] - 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展开技术路线之争,炮轰9家券商研报贬低玻尿酸价值[23] - 行业网红"大嘴博士"质疑巨子生物产品成分后被封禁账号[23] - 巨子生物核心产品受质疑后股价两个月回调超30%[24]
天雷滚滚,“不自杀声明”刷屏,前高管45万字揭财务造假内幕?3万股民瑟瑟发抖!华熙生物:已报案!此人曾骗取公司900万元
雪球· 2025-07-27 13:49
公司动态 - 前核心资本操盘手李振发布45万字内幕材料,指控华熙生物公司治理和财务合规问题,并计划向监管部门举报 [1][3] - 华熙生物迅速回应称指控纯属捏造,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称举报人李某曾涉嫌职务侵占900万元 [5][6][8] - 公司市值259亿元,拥有3.2万股东,消息引发市场对股价巨震的担忧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大降70.59% [11][13] - 2025年一季报营收和净利继续下滑,分别同比下降20.77%、58.13% [13] - 股价从2021年314.99元/股跌至2024年53.83元/股,市值缩水超80%,蒸发超千亿元 [11] 行业竞争 - 功能性护肤品和原料产品收入占比下滑,医疗终端业务增长但不足以弥补主业萎缩 [14] - 与巨子生物在技术路线和市场口碑上正面交锋,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亿元,同比增长57.07%,净利润20.62亿元,同比增长42.06% [13][16] - 华熙生物市值从1400亿元跌至259亿元,巨子生物市值一度突破900亿港元,当前619亿港元 [16] 技术路线争议 - 华熙生物炮轰多家券商鼓吹透明质酸钠过时论,列举9家券商研报内容 [18][19] - 间接投资的网红"大嘴博士"质疑巨子生物产品成分,导致账号被封禁 [19] - 巨子生物股价两个月内回调,市值蒸发超三成 [20] 行业趋势 - 医美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提高,概念炒作难以持续 [21] - 具备技术优势和产品力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胜出 [21]
80 家!中国生物制造500+代表性企业榜单(江苏篇), 建议收藏!
DT新材料· 2025-07-21 23:38
产业地图发布计划 - 2025年8月将发布《中国生物制造500+代表性企业榜单》,覆盖500+代表性企业,并在8月20-22日浙江宁波的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上正式宣发 [3] - 该榜单是2023年《中国合成生物学领域产业地图》的升级版,后者曾收录300+企业并被行业领取5000+份 [3] - 江苏省篇已率先发布,包含80家上榜企业,覆盖合成生物全产业链环节 [5] 江苏省生物制造产业优势 - **政策支持**:江苏省将生物经济列为"十四五"重点领域,出台《江苏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对合成生物企业提供专项补助 [4] - **人才储备**:拥有南京大学(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全球顶尖发酵工程)、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基因编辑、酶工程等领域论文和专利数量全国领先 [4] - **产业基础**:生物发酵产能占全国30%以上,形成上中下游完整产业链: - 上游:基因合成(南京擎科生物)、DNA存储、生物信息分析(苏州欧测生物) [5] - 中游:无锡、泰州等地具备成熟发酵与分离纯化技术 [5] - 下游:医药(恒瑞、信达)、农业(扬农化工)、材料(南通星辰生物基聚酯)等商业化应用 [5] 江苏省重点企业案例 - **常州市集群**:常茂生物(四碳有机酸产业链)、伟博海泰生物(透皮吸收技术)、光玥生物(CO₂转化高附加值化合物)等12家企业上榜 [6][7] - **南京市集群**:金斯瑞生物科技(DNA合成服务)、传奇生物(CAR-T细胞治疗)、诺唯赞(酶制剂)等23家企业,覆盖基因编辑、重组蛋白、细胞治疗等领域 [7][8] - **苏州市集群**:亚香股份(160种香料)、引航生物(酶制剂研发)、微康益生菌(D轮融资)等19家企业,聚焦食品添加剂、医药中间体 [8][9][10] 行业大会与平台联动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聚焦AI+生物智造、绿色化工、未来食品等五大方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9] - 上榜企业可免费入驻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www.bio-basedlink.net),获取产业链资源对接 [19]
高考结束,扎堆整容
36氪· 2025-07-09 21:05
医美行业市场概况 - 2025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达3500亿至4000亿元,Z世代贡献62%消费份额,年均支出2.8万元 [9] - 华熙生物、爱美客、昊海生科等医美企业因高毛利率被称为"女人的茅台" [10] - 轻医美成为主流趋势,注射类项目(如玻尿酸、PLLA)和光电仪器替代传统手术 [26] 消费者行为分析 - Z世代(18-24岁)是核心消费群体,高考后整形需求集中爆发,部分家长陪同决策 [8][24] - 大学生群体更关注求职形象提升,通过医美寻求"心理补偿效应" [25] - 消费者偏好从"明显改造"转向自然"妈生感",技术发展推动微创项目普及 [26] 行业技术发展 - 注射材料迭代加速,羟基磷灰石、重组胶原蛋白等兼具塑形与刺激胶原再生功能 [26] - 射频治疗、超声治疗等非手术方式可替代传统鼻梁塑形、面部紧致手术 [26] - 非法注射导致医疗事故频发,如鼻尖坏死案例暴露行业监管漏洞 [29] 社会文化影响 - 社交媒体强化"标准脸"审美(双眼皮、高鼻梁等),推动年轻人模仿"镜头美学" [39][41] - 整形动机从"变美"转向心理释放,部分消费者通过手术缓解长期自我否定 [33][36] - 医美低龄化现象显著,高中生将医美列入"毕业愿望清单" [24][38]
高考结束,扎堆整容
虎嗅APP· 2025-07-08 22:19
医美行业市场概况 - 2025年中国医美市场预计规模将达到3500亿至4000亿元 [4] - Z世代贡献了62%的消费份额,年均支出达2.8万元 [4] - 华熙生物、爱美客和昊海生科被称为"医美三剑客",凭借高毛利率和体量被称为"女人的茅台" [6] 医美消费群体特征 - 高中毕业生多为了解决皮肤问题,如痘痘、痘印、毛孔粗大等 [14] - 大学毕业生更倾向于"形象提升",希望通过改善外貌在求职中更有信心 [14] - Z世代对医美的接受度高,将整形视为普通事情,类似矫正牙齿 [22] 医美技术发展趋势 - 轻医美成为主流,真正动刀做手术的人减少 [14] - 技术和材料进步推动轻医美普及,如玻尿酸、聚左旋乳酸等注射类项目 [15] - 光电仪器研发更新,使鼻梁塑形、面部紧致等可通过微创方式实现 [16] 医美消费心理分析 - 年轻人通过医美缓解容貌焦虑,这种焦虑被社交媒体放大 [23] - 部分求美者存在心理层面的焦虑,表现为"哪里都不满意" [22] - 医美帮助部分消费者缓和与"自我"的关系,停止自我苛责 [24] 医美行业风险提示 - 轻医美不等于无风险,部分年轻人未将其视为医疗行为 [16] - 存在非正规渠道操作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案例 [16] - 部分求美者反复修整同一部位,显示心理需求未被满足 [24]
高考结束,扎堆整容
盐财经· 2025-07-07 17:23
医美行业市场概况 - 2025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达3500-4000亿元 Z世代贡献62%消费份额 年均支出2.8万元远超80后群体 [7] - 华熙生物 爱美客 昊海生科构成"医美三剑客" 凭借高毛利率和规模被称为"女人的茅台" [9] 消费群体特征 - 高中毕业生主要诉求为解决皮肤问题 如痘痘 痘印 毛孔粗大 常将医美列入毕业愿望清单 [25][26] - 大学毕业生更关注形象提升 希望通过外貌改善增强求职竞争力 存在心理补偿效应 [26] - Z世代医美消费呈现低龄化趋势 18岁高考生成为最早一批整形人群 [6][24] 技术趋势与产品演变 - 轻医美取代传统手术成为主流 注射类项目占比提升 材料涵盖玻尿酸 PLLA 羟基磷灰石等 [27][29] - 光电仪器技术升级使鼻梁塑形 面部紧致等可通过射频 超声等非手术方式实现 [29] - "妈生感"审美流行 追求自然效果 手术接受度下降 恢复期缩短至3个月以内 [29][36] 行业风险与消费者行为 - 非正规渠道注射导致医疗事故频发 如鼻尖坏死案例显示消费者风险意识薄弱 [32][33] - 社交媒体加剧容貌焦虑 标准脸模板导致审美趋同 年轻人盲目追求双眼皮 高鼻梁等特征 [52][53] - 部分消费者存在过度整形现象 如多次鼻部修复手术 反映心理需求未被满足 [52] 消费动机与社会影响 - 医美行为从功能性需求转向心理需求 成为年轻人掌控生活的象征 [49][54] - 术后消费者社交自信度显著提升 如楚瑜主动发布自拍 叶子减少汇报紧张感 [37][46] - 行业面临价值观重构 需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 避免强化单一审美标准 [54][55]
国家药监局:加快制定医用手术机器人、重组胶原蛋白等高端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要点
快讯· 2025-07-03 18:13
国家药监局优化高端医疗器械监管举措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以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1] - 选取国内首创等有代表性的创新医疗器械开展监管会商 [1] - 指导创新医疗器械集中省份开展属地监管会商 [1] 重点监管领域 - 加快制定碳离子/质子治疗系统、动物源性人工心脏瓣膜等创新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要点 [1] - 加快制定医用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重组胶原蛋白等高端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要点 [1] 监管能力建设 - 加强国家级检查员遴选和培训 培养一批高端医疗器械国家级检查员 [1] - 开展省级检查机构质量管理体系验证工作 加强省级检查机构能力建设 [1] - 提升检查质量和效能 [1]
蹲点调查|探寻透明质酸产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大众日报· 2025-07-03 13:47
山东省健康产业政策支持 - 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提出六大重点任务20项具体措施,其中包括"提升健康消费",要求培育壮大健康养老、健康美业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康养旅游、生物医药、医美美妆等健康产业 [2] - 在龙头企业华熙生物、福瑞达的带动下,山东已形成万亿级的透明质酸产业集群 [2] 透明质酸行业竞争格局 - 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之间的纷争公开化,华熙生物发文回应近期与巨子生物之间的风波,称润百颜检测结果证明重组胶原蛋白的检测方法论可验证 [3][6] - 巨子生物承认公司现有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标签标识在某些方面已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 [6] -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共同发布《中国医美和美妆行业健康生态倡议书》,呼吁全行业从业者及资本市场"回归科学本质与商业文明初心" [8] 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的比较 - 透明质酸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粘多糖,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妆品和功能性食品领域,2024年我国的透明质酸出口量达到161吨,其中医药级高端透明质酸出口11.8吨,同期重组胶原蛋白的出口量不到0.02吨 [8] - 华熙生物方面表示,透明质酸属于糖胺聚糖,胶原蛋白属于功能性蛋白,二者不存在替代关系 [8] - 首尔医美董事长表示,在医美领域,二者不是完全互为替代的关系,应用上各有优劣,重组胶原蛋白的修复能力较强,透明质酸的保湿能力较好 [13] 透明质酸行业现状 - 化妆品方面,2025年在国家药监局备案的护肤品中,含透明质酸产品数量达10562个,是第二名含烟酰胺产品数量的近两倍 [9] - 医美产品方面,透明质酸终端产品价格前些年曾一度高达每支1500多元,近几年来明显回落,部分医美机构直播间甚至将高端透明质酸售价降至1折 [9] - 华熙生物、爱美客、昊海生科被视为A股透明质酸行业"三巨头",近一两年来普遍出现业绩失速,今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指标同比均为负增长 [10] 企业动态与战略布局 - 华熙生物将业绩下滑归结为自身原因,表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下滑的根本原因是偏离了该业务板块第一轮成功启动的基础 [11] - 华熙生物正在进行第三次战略升级,持续加大在创新业务领域的投入,积极布局未来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业务,战略性创新业务投入超过1亿元 [16] - 福瑞达大手笔布局胶原蛋白医美赛道,表示原料板块将继续夯实透明质酸技术壁垒与品质优势,加快医药级透明质酸的国内外注册 [19]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山东财经大学齐鲁企业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认为,透明质酸产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产业的成熟期,需要开辟产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21] - 福瑞达创始人表示,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都是人体成分,割裂开来争论哪个更有效是很片面的,关键是在人体组织内如何吸收和分布 [20] - 华熙生物、福瑞达等企业已付诸实际行动开发多款药食同源功能性食品上市,重塑"新中式养生"产品格局 [19]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702
第一创业· 2025-07-02 11:10
核心观点 报告对宏观经济、产业综合、先进制造、消费等领域进行分析,指出美国制造业低迷且通胀有加速迹象,国内部分经济刺激政策或推迟,重卡行业复苏,锦波生物与养生堂合作有望获战略支持等内容 宏观经济组 - 6月美国ISM制造业PMI指数49,新订单指数46.4,订单量创三个月最大降幅且连续五月减少,或反映关税上升及经济放缓 [3] - 制造业产出6月重新扩张至50.3,但部分由库存积累推动,下半年可能增长放缓 [3] - 就业指数降至三个月低点45,物价指数69.7接近2022年6月以来最高,原材料成本上升仍是问题 [4] - 订单积压指数下降2.8个点至44.3,进口和出口指标收缩但下降速度放缓,进口指数6月跳涨7.5点 [4] - 同日标普全球公布美国6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2.9,与ISM指数表现有差异 [4] 产业综合组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或使部分经济刺激政策推迟,大概率提升市场对高度内卷行业竞争缓解和海洋经济政策刺激预期 [7] - 浙江新和成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33 - 37.5亿元,盈利同比增长50% - 70%,二季度增速显著下降,业绩增速或进一步减速 [8] 先进制造组 - 6月我国重卡市场批发销量9.2万辆,环比涨4%,同比大涨29%,终端零售同比增长36%,出口批发预计同比增长近10% [10] - 1 - 6月累计销量53.33万辆,同比增长6%,二季度连续三月正增长,行业呈复苏趋势 [10] - 6月电动重卡销量超1.5万辆,同比增长超1.2倍,国内渗透率超24%,在港口/钢厂短途运输渗透率超40% [10] - 6月重卡销量上涨首要原因是货车以旧换新政策,但货运市场行情不理想,政策刺激可能透支Q3需求 [11] 消费组 - 6月26日锦波生物向养生堂定向增发募资20亿元,实控人转让股份,两笔交易总额34亿元 [13] - 锦波生物与养生堂合作能从研发、生产、市场等多方面获战略支持,利于国际化探索和产品向大众消费场景渗透 [13]
钟睒睒,投了山西女首富
创业家· 2025-07-01 18:01
核心观点 - 钟睒睒通过旗下公司投资锦波生物34亿元,持股比例达10.58%,成为第二大股东 [5][8][9][10][14] - 锦波生物专注于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研发,核心产品"薇旖美"美容针已覆盖4000家医疗机构,累计销售超200万支 [22][23] - 公司2024年营收14.43亿元(+84.92%),净利润7.32亿元(+140%),毛利率高达92% [23] -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快速增长,成为医美行业新热点,与玻尿酸形成竞争 [26][29] 交易细节 - 锦波生物向养生堂定向增发717.57万股(6.24%股权),融资20亿元,创北交所最大现金定增记录 [8] - 创始人杨霞转让575.33万股给杭州久视,单价243.84元/股,总价14.03亿元 [9] - 两家受让方实控人均为钟睒睒,合计持股将达10.58% [10][14] - 募集资金将用于人源化胶原蛋白FAST数据库与产品开发平台项目 [13] 公司背景 - 创始人杨霞原为山西医科大学教师,2008年创业研发人工合成胶原蛋白 [20] - 2014年推出重组Ⅲ型胶原蛋白产品,2016年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22] - 2023年7月北交所上市,发行价49元/股,现股价348.80元,市值超400亿 [23] - 核心产品毛利率92%,动态市盈率超50倍,为北交所市值最高公司 [23] 行业趋势 - 重组胶原蛋白在小红书有超2亿浏览,欧莱雅等品牌已推出相关产品 [26][27] - 巨子生物2022年港股上市,市值曾破900亿港元,与锦波生物形成双龙头格局 [29] - 行业面临功效争议,巨子生物曾因产品质疑市值蒸发300亿港元 [29] - 医美行业复购率高,被视为黄金赛道,成分创新持续推动市场增长 [30] 战略合作 - 养生堂将助力锦波生物在研发、生产、商业化等多方面发展 [12] - 合作有望产生协同效应,养生堂旗下拥有万泰生物(HPV疫苗)和化妆品业务 [11] - 锦波生物需扩大产能应对竞争,2025Q1账面资金仅9.59亿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