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688363)

搜索文档
华熙生物(688363.SH):主要使用DeepSeek及自研AI应用主要应用于品牌、营销、研发、供应链、采购等业务领域
格隆汇· 2025-04-16 09:49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接入DeepSeek并本地化部署模型,将DeepSeek及自研AI应用于多业务和职能领域,关注AI应用业务ROI评估,重点用AI优化业务流程等,还在优化算力获取方式和成本收益 [1] 分组1:AI接入与部署情况 - 公司于2025年2月7日接入DeepSeek官方API,本地化部署DeepSeek - R1 32b版本模型 [1] - 公司接入其他三方平台满血版DeepSeek作为补充 [1] - 2025年2月24日,DeepSeek模型及相关AI应用升级版本随公司内部AI应用集成平台迭代计划正式发布 [1] 分组2:AI应用领域 - 公司主要将DeepSeek及自研AI应用于品牌、营销、研发、供应链、采购等业务领域以及人力、法务、流程、风险等职能领域 [1] - 公司发布了AI客服、AI营销助手、AI论文助手、AI专家问答、内部Helpdesk问答等AI应用 [1] 分组3:AI应用重点关注方面 - 公司重点关注AI应用对业务的ROI评估,并结合技术实现成熟度对AI应用开发进行优先级排序 [1] - 公司重点将AI用于优化和提效业务流程、提效员工生产力、加速内外部知识和信息获取、替代重复性人工劳动、辅助管理和运营决策和降低运营风险等领域 [1] 分组4:成本和收益方面 - 公司主要采用三方平台(满血版)DeepSeek和官方版DeepSeek,考虑数据保密问题进行了模型本地部署 [1] - 公司持续优化推理平台和训练平台所需算力的获取方式和成本收益 [1]
华熙生物(688363):变革期短期业绩承压 关注战略升级完成后的发展拐点
新浪财经· 2025-04-16 04:3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全年业绩披露,短期业绩承压,主要因护肤品业务调整和短期变革一次性成本增加;公司开启第三次战略升级,组织结构同步调整;医美业务收入高增,原料新品2025年有望放量;投资建议关注变革成效落地、医美大单品放量情况及护肤品调整拐点 [1][2][3][5] 业绩情况 全年业绩 - 2024年全年收入53.71亿元,同比降11.6%,归母净利1.74亿元,同比降70.6%,扣非归母净利1.07亿元,同比降78.1% [1] - 2024年全年毛利率73.6%,同比升0.8pct,原料毛利率65.6%,同比升0.9pct,医疗终端毛利率84.4%,同比升2.3pct [4] 第四季度业绩 - 2024Q4收入14.96亿元,同比降19.3%,归母净利 -1.8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 -2.19亿元 [2] - 2024Q4销售、管理、研发费率各为55.7%(+7.2pct)、15.7%(+6.4pct)、10.2%(+1.1pct) [4] - 2024Q4归母净利率 -12.6% [5] 业务情况 护肤品业务 - 预计2024年护肤品业务收入25.69亿元,同比降31.6%,当前更名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战略升级再定位强化生物科技属性 [2] - 预估2025年H1仍有一定压力,拐点关注2025年5 - 6月的新品和大促 [2] 医疗终端业务 - 2024年全年医疗终端业务收入14.40亿,同比增32.0%,其中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10.73亿,同比增43.6% [3] - 娃娃针收入同比增长100%+,覆盖机构数达5000+,格格针收入突破千万,2025年有望随着渠道覆盖深化环比放量 [3] - 2025H1有望迎来2款合规水光新品获批,2025年医美业务有望延续高增 [3] 原料业务 - 2024年全年原料业务收入12.36亿,同比增9.5%,其中国际原料收入6.08亿元,同比增17.7% [3] - 2025年随着无菌HA、PDRN等新品有望加速增长 [3] 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 - 2024年全年营养科学创新转化(原功能性食品)业务收入0.82亿,同比增41.0% [4] 战略升级 - 公司开启第三次战略升级,核心业务聚焦生命科学大逻辑主线 [3] - 团队建设、组织架构同步调整升级,研发组织架构从“工作室”模式转型为“项目制”模式 [3] - 业务重心回归一线,重塑创业型战斗力 [3] 成本情况 - 短期变革一次性成本增加,股权激励咨询费用7000万+,创新业务投入预计1亿+,供应链成本预计增加1亿+,计提减值约1.89亿元及组织架构升级等费用 [2] 投资建议 - 组织变革调整期短期业绩承压,全面管理变革对长远发展重要,持续关注变革进展 [5] - 医美业务率先恢复,娃娃针和格格针驱动医美业务向上;原料业务稳健,新品有望贡献增量;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仍在调整,其表现是判断经营拐点重要指标 [5] - 关注变革成效落地、医美大单品放量情况及护肤品调整拐点 [5]
华熙生物净利润降超70%、Q4亏损 多项营运能力指标下降、高管却大幅加薪致管理费用大幅提升
新浪证券· 2025-04-15 06:5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华熙生物仍处于转型阵痛期,业绩低迷不如2023年,多项营运能力指标下降,存货规模创新高,管理费用因高管大幅加薪而增长,合理性存疑 [1]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 [1] - 2020 - 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6.33亿元、49.48亿元、63.59亿元、60.76亿元、53.71亿元,同比变动39.63%、87.93%、28.53%、 - 4.45%、 - 11.6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6亿元、7.82亿元、9.71亿元、5.93亿元、1.74亿元,同比变动 - 10.29%、21.13%、 - 24.11%、 - 38.97%、 - 70.59% [2] - 2024年Q2 - Q4三个季度营收下滑,Q4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出现亏损,为2019年A股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亏损;Q1 - Q4营收分别为13.61亿元、14.5亿元、10.64亿元、14.96亿元,同比变动4.24%、 - 18.09%、 - 7.14%、 - 19.3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亿元、0.98亿元、0.2亿元、 - 1.88亿元,同比变动21.39%、 - 56.1%、 - 77.44%、 - 340.24% [4] - 2020 - 2024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4.5%、15.67%、15.12%、9.59%、3.14%,创下新低 [6] 业务板块 - 2024年公司对两大业务板块更名,原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更名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功能性食品业务更名为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 [8] - 2024年原料业务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9.47%,占主营业务收入23.06%;医疗终端业务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32.03%,占主营业务收入26.85%;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占主营业务收入47.92%;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0.82亿元,同比增长40.97% [8] 营运能力 - 2022 - 2024年,公司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9、0.71、0.63,周转能力连续两年下降,整体资产利用效率或下降 [9] - 2021 - 2024年,公司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83、1.56、1.41、1.17,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96.69天、230.12天、254.96天、307.93天,周转能力趋弱 [14] - 公司存货规模自2017年来基本呈增长趋势(除2023年微降),由2017年的1.4亿元变动至2024年的12.48亿元,存货周转天数过长或存在产品滞销风险 [15] 管理费用 - 2024年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3.77%至6.58亿元,与管理层薪酬提升紧密相关 [1][12] - 2024年公司及报告期内离任相关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4355.02万元,去年同期为2543.43万元,同比增长71.23%;董事、副总经理郭珈均薪酬从2023年的92.53万元增长至622.13万元,同比增长572.35%,加薪合理性待察 [12]
消博时间|华熙生物亮相消博会:科技驱动产业变革,全球布局加速
经济观察网· 2025-04-15 06:30
文章核心观点 - 华熙生物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展现强大实力,其发展与透明质酸产业四次革命紧密相连,全球化布局成果显著,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生物科技产业领军者,为中国生物科技企业走向世界提供范例 [2][3][4] 公司发展历程 - 21世纪初,公司率先实现微生物发酵法规模化生产透明质酸,引发第二次产业革命,打破国外垄断,推动应用领域拓展 [2] - 2011年,酶切法精准控制透明质酸分子量,开启第三次产业革命,拓展其在新兴领域应用 [2] - 2020年起,合成生物技术运用开启第四次产业革命,公司深入研究为衰老干预和再生医学提供新方向,形成“实验室发现→中国转化→全球应用”闭环 [2] 全球化布局 - 公司收购法国Revitacare,整合其技术和产品,拓展全球市场 [3] - 消博会上,公司携四大业务板块及多个知名消费品牌亮相,展现强大品牌矩阵 [3] 创新服务 - 公司在消博会现场设立皮肤定制化专区,通过智能AI肤质分析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3] - 公司将“微流控”工艺应用于“一人量”产品标准化生产,精准配方平台涵盖超108种定制方案,能应对15625种皮肤状态 [3] 科研合作 - 公司体现中西方科研产业化互补趋势,中国有科技成果转化优势,西方企业侧重研发突破推动产业化 [3] - 公司积极与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大学等顶尖科研机构合作,吸收全球创新资源 [3] 未来展望 - 公司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凭借科技创新与全球布局,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生物科技产品 [4]
华熙生物业绩失速:行业竞争加剧,刀刃向内能否逆袭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5 01:07
文章核心观点 - 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下滑,主要受管理变革和业务调整影响,公司正进行管理变革和战略升级,未来业绩表现有待观察 [2][8] 公司业绩情况 - 华熙生物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营收和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且跌幅逐年加大 [2] - 爱美客2024年实现营收30.26亿元,同比增长5.45%;实现净利润19.58亿元,同比增长5.33%,近五年来业绩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 [4] - 昊海生科2024年集团整体毛利率为69.89%,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实现营收11.95亿元,同比增长13.08%,其中玻尿酸项目实现营收7.41亿元,同比增加23.23% [4] 业务板块情况 - 华熙生物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25.6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达47.92%,同比下降31.62%,受市场竞争、产业周期和战略调整等因素影响,2025年有望触底 [3] - 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业务板块2024年推出“润致·格格”与“润致·斐然”,“润致·格格”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有望为医美业务带来新增量 [5] 管理变革情况 - 华熙生物将2024年作为变革元年,启动业务流程重塑、组织与人才变革等多个变革项目并推进落地 [5] - 核心工作转向团队自身能力建设,降低费用率,培养组织长期竞争力 [6] - 公司开展反腐行动,要求贪腐人员限时交代问题、提交辞呈 [6] - 财报发布前三位副总经理被调整出管理层,年初核心技术人员退休离任 [6] 高管薪资情况 - 华熙生物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等34人,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355.02万元,部分副总经理税前报酬较高 [7] 行业发展情况 - 2021 - 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CAGR为15% - 20%,预计2024 - 2027年行业CAGR为10% - 15%,行业增速有所放缓 [8] - 医美机构2024年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皮肤和微整业绩增长,未来2 - 3年看好填充/塑形注射项目、祛皱/抗衰光电项目和肉毒素三大品项增长 [4]
华熙生物(688363):医美稳步推进渠道及产品拓展,护肤加速变革
东北证券· 2025-04-13 13: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11][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基于底层原料优势完善产品矩阵,医美通过迭代推新和机构扩展快速增长,护肤品调整稳步推进,为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2][17] - 考虑护肤业务仍处改革阶段,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为57.82亿/66.46亿/78.18亿,归母净利润为4.57亿/6.34亿/8.08亿,对应PE为51倍/36倍/29倍 [2][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华熙生物发布2024年报,2024年营收53.71亿元,同比降11.6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降70.59%,扣非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降78.13%,非经常性损益0.67亿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 [1][12] - Q4单季度营收14.96亿元,同比降19.33%,归母净利润 - 1.88亿元,同比降340.24%,扣非归母净利润 - 2.19亿元,同比降480.74%,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0元(含税) [1][12] 点评 - 医美高速增长,护肤品仍处调整阶段,2024年营收53.71亿元,同比降11.61% [1][13] - 原料产品营收12.36亿元,占比23.02%,同比增9.47%,国际市场收入6.08亿元,同比增17.65%,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收入同比增超20%,业务依托底层技术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和推新原料 [1][13] - 医疗终端产品营收14.40亿元,占比26.80%,同比增32.03%,皮肤类收入10.73亿元,同比增43.57%,微交联润致娃娃针收入增长超100%,覆盖机构超5000家,润致填充剂收入增长超30%,覆盖机构超3000家 [1][13]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营收25.69亿元,占比47.84%,同比降31.62%,2023年以来公司主动变革消费品业务为长期发展奠基 [1][13] - 其他产品营收1.16亿元,同比增17.81%,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0.82亿元,同比增40.97%,其他业务营收949万元,占比0.18%,同比增1478.37% [1][13] 费用情况 - 2024年公司费用率66.69%,同比增4.97pct,销售费用率45.88%,同比降0.90pct,公司优化护肤品业务品牌推广和营销渠道,推广宣传费下降 [2][14] - 管理费用率12.26%,同比增4.16pct,因组织架构调整致职工薪酬等增加;研发费用率8.68%,同比增1.34pct,因研发项目增多,职工薪酬和材料费折旧费增加 [2][14] - 财务费用率 - 0.13%,同比增0.38pct,因理财资金减少和存款利率下降,利息收入减少 [2][14] - Q4单季度公司费用率81.67%,同比增15.04%,销售费用率55.69%,同比增7.16pct,管理费用率15.74%,同比增6.44pct,研发费用率10.24%,同比增1.11pct,财务费用率0.01%,同比增0.33pct [14] 盈利及周转情况 - 2024年公司毛利率74.07%,同比增0.75pct,归母净利率3.24%,同比降6.51pct,扣非归母净利率2.00%,同比降6.08pct [15] - 原料毛利率65.57%,同比增0.86pct,医疗终端84.37%,同比增2.27pct,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72.80%,同比降1.13pct,护肤品业务毛利率下降因处于改革期,原料和医美等业务毛利率稳中有升 [15] - 费用率增加叠加计提大额存货跌价损失和商誉减值损失,净利率下滑明显;Q4单季度毛利率74.44%,同比增0.56pct,归母净利率 - 12.55%,同比降16.76pct,扣非归母净利率 - 14.65%,同比降17.76pct [15] - 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308天,同比增53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3天,同比增6天,公司处战略调整期,周转效率承压;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5.65亿元,同比降19.32%,因营收减少致销售回款相应减少 [15] 业务发展情况 - 医疗终端加速医美机构拓展,年底覆盖7000家,同比增30%,2024年10月发布“润致·格格”与“润致·斐然”两款新品,格格针2024年收入突破千万元,骨科和眼科产品通过集采收入稳步增长 [16]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重新梳理品牌定位和科研基础,基于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基础研究升级产品体系,润百颜定位修护赛道,夸迪聚焦抗老赛道,BM肌活满足油皮人群需求,米蓓尔升级为专注受损肌肤护理品牌并完善“蓝绷带”系列产品 [16][17] - 原料基于客户需要和市场趋势丰富产品组合,构建生物活性物平台,合作客户数量和深度提升,全球市占率提高 [17] - 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重新梳理战略目标和产品规划,以核心原料布局免疫、代谢、抗衰和情绪方向 [17] 财务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371|5,782|6,646|7,81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74|457|634|808| |每股收益(元)|0.36|0.95|1.32|1.68| |市盈率|141.78|50.64|36.47|28.60| |市净率|3.61|3.24|3.05|2.84| |净资产收益率(%)|2.55%|6.40%|8.36%|9.93%| |股息收益率(%)|0.23%|0.60%|0.83%|1.06%| [3][19][21]
交出上市后最差“成绩单”,华熙生物遭遇战略调整阵痛
第一财经· 2025-04-13 12:04
文章核心观点 华熙生物2024年业绩遭遇“滑铁卢”,核心业务下滑、高层变动及董监高薪酬翻倍引发投资者对转型成果的担忧,公司表示将持续战略调整夯实业务基础 [1][7][8] 核心业务收入下滑,拖累全年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3.7亿元,同比减少11.6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70.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78.1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65亿元,同比下降19.32% [2] - 这是公司2019年上市后最差“成绩单”,营收首次两位数下滑,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均为上市后新低,销售净利率从15.12%下滑约12个百分点至3.14% [2] - 公司主营原料、医疗终端、皮肤科学创新转化、营养科学创新转化四大板块,“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为新兴业务 [2] 各产品条线表现 - 原料产品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9.47%,占总营收比重23.06%,国内外市场均有增长,国际市场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17.65% [3] - 医疗终端产品收入14.40亿元,同比增长32.03%,占主营业务收入26.85% [3] -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原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处于调整改革期,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18.45%至37.57亿元,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25.69亿元,毛利率同比减少1.13个百分点 [3][4] - “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处于开拓初期,2024年实现营收0.8亿元,同比增长41% [4] 高层“大换血”、董监高薪酬翻倍 - 原副总经理刘爱华、徐桂欣、栾依峥不再担任该职务,聘请汪卉、相茂担任副总经理,截至2024年末副总经理共5人,上年同期为7人 [6] - 2024年董监高薪酬合计4355.02万元,上年同期为2543.43万元,多名副总经理、董事年薪较上年翻倍 [7] 费用情况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3.77%或1.66亿元,至6.58亿元,“专业机构服务费”增幅最大,由5603.61万元增长至1.13亿元 [7] - 销售费用减少3.78亿元或13.31%,但职工薪酬大幅增长,由4.72亿元增长至5.92亿元,增幅达25.42%或1.2亿元 [7] 资产减值情况 - 公司对相关资产计提大额减值准备约1.89亿元,其中库存商品存货跌价准备/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约6294万元,截至2024年末存货账面价值达12.47亿元,为上市以来最高水平 [8] 公司规划 公司称将解决多项关键运营管理问题,持续战略性主动调整,从流程到组织运营、人才培养、产品体系建设等方面夯实业务基础 [8]
鲁股观察 | 业绩不及预期,华熙生物如何开新局?
新浪财经· 2025-04-12 01:51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1日华熙生物公布年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核心业务板块分化 公司急需寻找新增长点并推动组织变革 未来需用可持续盈利证明战略调整成效 [1][6] 业绩表现 - 全年营收53.71亿元 同比下降11.61% 归母净利润1.74亿元 同比大幅下滑70.59% [1] 业务板块情况 医疗终端业务 - 全年收入14.40亿元 同比激增32.03% 成业绩核心支撑点 [1] - 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首破10亿元 达10.73亿元 同比增幅43.57% [1] - 明星产品微交联润致娃娃针收入同比增长超100% 覆盖医美机构超5000家 单针复购率超40% [1] 原料业务 - 业务收入12.36亿元 同比增长9.47% 国际市场收入6.08亿元 同比增幅17.65% 占比49.19% [2] - 医药级透明质酸原料毛利率稳定在87.56% 国际市场中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区域销售收入均超20%增长 [2] - 合成生物学领域布局的GABA已产业化应用 麦角硫因完成商业化准备 [2]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 - 收入下滑31.62% 占营收47.92% [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4.66亿元 同比增长4.46% 占营收比重提升至8.68% [4] - 引入IPD研发管理体系 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30% 上半年新增授权知识产权344项 其中发明专利48项 [4] - 构建三级研发体系 与多机构合作开展前沿研究 2024年新增6个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5] - 透明质酸领域持续优化交联技术 第三代交联剂使产品维持时间达24个月 远超行业平均 [5] - 合成生物学领域技术壁垒强化 布局10余种高附加值产品 GABA量产 麦角硫因进入中试阶段 [5] 业务拓展 - 医美领域推出“娃娃针+填充剂+水光针”组合方案 拓展医美外医疗场景 [5] - 骨科产品“海力达”玻璃酸钠注射液通过集采覆盖9000余家医院 市场占有率提升 [5] - 眼科产品“海视健”参与国家集采 中标省份达31个 销售收入持续增长 [5] 组织变革 - 2024年为管理变革支付超7000万元成本 包括组织架构调整等 [6] - 董事长称2024年公司步入变革调整期 第一阶段重点进行流程调整 真正变革是人的变革刚起步 [6]
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53.71亿 原料与医美业务稳健增长
金融界· 2025-04-12 01:38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0日华熙生物发布2024年度财报,全年营收53.71亿元、净利润1.74亿元,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公司处于第三次战略升级关键期,虽面临短期业绩压力,但长期将提升经营质量与发展空间 [1] 各业务板块表现 原料业务 - 2024年营收12.3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23.06%,国际市场原料收入6.08亿元、增幅17.65%,原料业务(不含弗思特)毛利率65.57%,医药级透明质酸原料毛利率87.56% [2] - 构建“新品研发 - 试产验证 - 中试转化”创新链条,开展96个研发项目,BloomseaN PDRN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原料完成上市备案并启动医药级申报,无菌级透明质酸生产线预计2025年投产,护理品原料板块推出5款新产品、3款完成化妆品新原料备案 [2] - 中试成果转化平台为全球最大,配备64条中试生产线,2024年6月在天津开设生物制造5.0科技馆,医药材料原料业务转型,护理品原料业务客户合作提升,营养与健康原料业务丰富产品矩阵 [3] 医疗终端业务 - 2024年收入14.40亿元,同比大增32.03%,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10.73亿元、涨幅43.57%,微交联润致娃娃针收入同比增长超100%、覆盖机构超5000家,润致填充剂收入增长超30%、覆盖机构超3000家 [4] - 完善产品体系,医美机构覆盖数量增长超30%达7000家,2024年10月发布“润致.格格”与“润致.斐然”两款新品,“润致.格格”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 [4] - 医美领域取得9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骨科注射液产品“海力达”收入超2亿元、覆盖医院超10000家,眼科产品“海视健”供货医院数量翻倍超1000家 [5]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事业线 - 2024年实现营收25.69亿元,第三次战略升级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依靠合成生物产业转化优势提供生命健康解决方案 [6] - 各品牌定位精准,润百颜聚焦修护赛道,夸迪围绕抗老赛道,BM肌活专注油皮人群,米蓓尔升级“蓝绷带”产品线 [6] - 润百颜和润致联合发布颈部淡纹紧致系列,探索高端定制化护肤,深化“日常功效护肤 + 术养结合械妆一体 + 定制化护肤”心智框架 [6] 公司投入与管理 - 2024年研发投入4.66亿元,同比增长4.46%,占营业收入8.68%,截至年底申请专利1047项、授权专利587项 [7] - 销售费用减少约4亿元,得益于战略调整与运营效率提升,反映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 [7] 公司战略与展望 - 2024年是“变革元年”,董事长强调业务组织重塑,要“重回创业型组织”,总经理带领管理层下沉业务一线,精简管理层级 [7] - 未来坚守长期主义,通过战略升级、组织变革、文化重塑深耕合成生物领域,推动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8]
华熙生物回归创业型组织:跳出风口“速胜”语境,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科研转化
财经网· 2025-04-11 13:30
文章核心观点 华熙生物处于深度重塑变革期,整体业绩阶段性承压,但基础科研浮现新成长空间,公司坚持基础科研转化驱动新业务增量,各业务线进行战略调整,基础研究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在衰老干预和个性化定制护肤等方面发力,科研商业转化力面临考验 [1] 整体业绩情况 - 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去年营收下滑11.61%至53.71亿元,归属净利减少70.59%至1.74亿元 [2] - 业绩波动原因包括管理变革费用超7000万元、供应链改造等费用增加超1亿元、战略性创新业务投入超1亿元、计提减值准备约1.89亿元以及消费品业务受多种因素影响调整持续 [2][3] 业务线品牌定位重梳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 - 该业务去年下降31.62%,收入25.69亿元占主营业务比重近5成,从“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更名 [4] - 从基础生物学前沿研究出发,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对团队和组织结构调整,部分品牌重新梳理定位和科研基础 [4] - 润百颜坚持“修护好底子,成就好面子”定位,与润致联合发布颈部淡纹紧致系列,探索高端定制化护肤 [4] - 夸迪坚持“冻龄・抗初老”定位,优化组织结构提升效率 [4] - BM肌活升级为“专注细胞代谢及调控的护肤品牌” [4] 营养科学创新转化业务 - 去年收入大幅增长40.97%,明确以“延长健康寿命,治未病”为使命,聚焦四大核心方向,围绕核心原料制定产品规划与矩阵 [5] 医疗终端业务 - 去年增速超3成,收入约14.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6.85% [5] - 皮肤类医疗产品收入10.73亿元,同比增长43.57%,微交联润致娃娃针收入同比增长超100%,覆盖机构超5000家,润致填充剂收入同比增长超30%,覆盖机构超3000家 [5] - 去年10月发布的“润致・格格”3个月销售收入突破千万元,为医美业务带来新增量 [5] 基础科研方向与进展 - 公司基础研发主路线向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聚集,衰老干预和再生医学提供应用场景 [8] - 透明质酸应用领域拓展至新兴领域,运用合成生物技术发现糖类物质调控细胞和蛋白质功能的方式 [9] - 原料业务领域,进行96个原料及合成生物研发项目,10种生物活性物原料新产品完成上市 [9] - 多种原料完成试产和中试,应用机理研发平台结合AI挖掘物质并预测应用场景 [9][10][11] 行业科研商业转化情况 欧莱雅 - 拥有端到端、全链路研发能力,重视生物工程和“长寿”方向研究 [12] - 今年1月推出美容科技产品Cell BioPrint,提供个性化皮肤分析和意见 [12][13] 雅诗兰黛 - 将“长寿蛋白”色提因研究引入护肤领域,推出“肌肤长寿科学平台”,成立专家组,在中国海南开设皮肤长寿研究所 [14] 华熙生物科研商业转化成果 衰老干预 - 从癌细胞无血清培养基研究探索细胞与环境间糖类物质信号通路,重构微环境模拟产品 [14] - 润百颜和夸迪将成为产业从单一技术概念时代走向多组学细胞环境调控时代的领导品牌 [14] 个性化定制护肤 - 润百颜计划在消博会上展示定制化护肤品设备,最快8分钟完成一瓶定制化面霜生产全流程 [14] - 拥有超108种定制方案,可应对15625种不同皮肤状态,引入柔性化配方技术确保产品状态 [15] 再生医学 - 华熙海南子公司与乐敦制药、BMS合作成立的合资公司华熙厚源取得新进展 [15] - 引进日本AOF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技术,将推出相关再生医学产品及定制化开发服务,产品预计今年下半年上市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