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科技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丸美生物创始人被警示 企业内部管控遭质疑
中国经营报· 2025-11-08 05:14
监管问题与财务更正 - 公司收到广东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指出财务核算不规范、募集资金管理使用披露不规范 [1] - 具体问题包括收入核算不准确、在建工程核算不准确、会计科目错误列报,以及未披露理财产品详细信息 [1] - 广东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对董事长孙怀庆、董事会秘书程迪、财务总监王开慧出具警示函 [1] - 公司对前期会计差错进行更正,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营收为17.65亿元,较调整前减少454.68万元,调整后归母净利润为1.74亿元,较调整前减少1132.97万元 [2] - 公司表示已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进行会计数据更正,各项业务一切正常 [2] 近期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86亿元,同比增长14.28%,归母净利润为6948.16万元,同比增长21.16% [4]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50亿元,同比增长25.51%,归母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增长2.13% [4] - 主品牌丸美是国产中高端头部品牌,2024年实现营收20.5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29.7亿元的69.24% [4] - 另一品牌PL恋火2024年实现营收9.05亿元,占比30.51% [4] 公司发展挑战与竞争格局 - 公司股价自2019年上市后一度涨至87.10元/股,后曾跌至18.12元/股,截至11月6日收盘价为33.3元/股 [3] - 与同业相比,公司营收规模增长相对缓慢,2015年与珀莱雅规模相近,但至2024年珀莱雅营收已破百亿元,上美股份营收也从2019年的28.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7.93亿元 [5] - 公司面临挑战包括中高端价格定位在当前竞争环境中优势不足,眼霜细分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且在抗衰老领域需直面国际品牌竞争 [5] - 公司过去以线下百货渠道为主,线上渠道转型速度不及上美股份等企业 [5] 战略转型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公司将证券简称由"丸美股份"变更为"丸美生物",标志着向生物科技美妆公司战略转型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3996.48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为2.26%,公司称处于行业2%-3%的平均水平 [6] - 但与头部企业相比研发投入有差距,同期华熙生物研发费用2.31亿元占比10.22%,贝泰尼研发费用1.16亿元占比4.9% [6] - 行业专家指出,国内功效型头部企业研发费用占比通常在3%以上,公司向科技转型的实际投入尚未达到相应水平 [6] 专家观点与未来展望 - 专家认为事件暴露了公司在公司治理、战略布局、合规意识和内控方面的问题,短期将引发信任危机,长期将成为监管重点关注对象 [2] - 公司未来发展需关注三方面:公司治理和内控重塑信任、将抗衰营销概念转为技术壁垒、在新品牌或增长引擎打造上令投资者满意 [6] - 在主品牌强化方面,可通过合成生物等技术强化产品实力,但在抗衰老眼霜领域突破国际大牌影响存在难度 [6] - 主品牌丸美具备差异化,若未来持续投入研发并在眼部护肤领域成为权威,企业内在壁垒将更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