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氧化
搜索文档
5600万年前北极海洋加剧全球变暖谜底揭开
科技日报· 2025-09-27 16:06
研究核心发现 - 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像一个“化学开关”,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1] - 在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时期,北极海水硫酸盐浓度不到现代的三分之一 [1] - 硫酸盐不足导致甲烷无法被高效转化,转而由喜氧细菌快速燃烧,此过程在PETM事件后期达到高峰 [2] 甲烷氧化机制对比 - 现代海洋中约90%的甲烷由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利用硫酸盐高效转化,类似“慢燃发电厂”,并产生碱性物质缓解海洋酸化 [1] - 当硫酸盐严重不足时,甲烷进入海水,由喜氧细菌进行“快速燃烧”,类似高温燃烧释放大量废气 [2] - 研究通过检测特殊的分子痕迹(古代细菌的“身份证”)成功复原了5600万年前的甲烷氧化过程 [2] 对北极碳循环的影响 - PETM时期,北极海水中CO2的浓度水平比全球平均值高200—700ppm [2] - 北极海洋从吸收二氧化碳的“海绵”转变为排放二氧化碳的“烟囱”,从根本上改变了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角色 [2] 地质活动与气候联系 - 地壳运动、大陆风化、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会直接影响海洋硫酸盐含量,进而决定甲烷分解方式 [3] - 数亿年前的中生代至数千万年前的新生代早期,远古海洋硫酸盐含量长期较低,此特征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3] 对现代气候的启示 - 随着现代北极海洋快速变暖和淡化,类似的甲烷氧化机制可能被再次激活 [3] - 当北极海水变淡、化学环境改变时,可能重演5600万年前甲烷从高效利用转向快速燃烧的过程 [3]
【科技日报】海水硫酸盐含量揭开5600万年前北极海洋加剧全球变暖谜底
科技日报· 2025-09-26 09:25
研究核心发现 - 海洋硫酸盐浓度变化作为"化学开关" 通过改变甲烷消耗方式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1] -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时期北极海水硫酸盐浓度不到现代的三分之一 [1] - 硫酸盐不足导致甲烷氧化路径从"慢燃发电"转变为"快速燃烧"模式 [2] 甲烷氧化机制 - 现代海洋中约90%甲烷通过硫酸盐还原作用被微生物消耗 产生碱性物质缓解海洋酸化 [1] - PETM时期硫酸盐短缺促使喜氧细菌快速分解甲烷 类似高温燃烧释放大量废气 [2] - 通过特殊分子痕迹检测显示PETM事件后期快速燃烧式甲烷分解活动达高峰 [2] 北极碳循环变化 - PETM时期北极海水CO2浓度比全球平均值高200-700ppm [4] - 北极海洋从吸收二氧化碳的"海绵"转变为排放二氧化碳的"烟囱" [4] - 该区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角色发生根本性改变 成为温室气体排放源 [4] 地质与气候关联 - 地壳运动 岩石形成 大陆风化和火山喷发等地壳活动直接影响海洋硫酸盐含量 [4] - 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远古海洋硫酸盐含量长期较低 对全球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4] - 地球系统过程控制海洋"燃料供应系统" 影响甲烷利用方式和气候系统 [4] 现代警示意义 - 现代北极快速变暖和淡化可能激活类似甲烷氧化机制 [4] - 需要密切关注海水变淡和化学环境变化导致的甲烷消耗方式转变风险 [4] - 研究对认识地质历史碳循环突变及现代北极温室气体排放风险具预警意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