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周期

搜索文档
储能板块更新(需求、政策和盈利模型)
2025-09-15 22:57
**行业与公司** 储能行业 主要涉及电芯制造 系统集成 电力市场运营 重点关注宁德时代产业链 包括固态和半固态材料企业如鸿宫纳科 夏屋等[9] 以及正极负极材料龙头企业[9]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市场需求高速增长** 全球储能需求增速预计达45% 主要受中美市场驱动[1] 中国2025年1-8月招标超200GWh 全年装机预计120-130GWh 2026年有望达200GWh[8][10] 美国因用电量增速从1%提升至2.5% 储能需求预计增长超20%[1][8] 非中美区域保持50%高增长率 2025年充电站装机约80GWh[10][11] 2026年全球储能需求增速预计50% 达120-130GW以上 2027年增速维持30%-40%[12] * **政策强力驱动与保障** 国内政策核心为解决新能源消纳 通过容量电价机制保障光伏风电装机[1][4] 山东136号文推出风光竞价 全国推广类似政策 确保风电优先发展[1][4] 180GWh储能目标确保装机量增长[1][4] 各省容量电价超预期 如内蒙古度电补贴0.35元 甘肃 宁夏等地也出台有力政策[7][22][29] * **盈利模型与关键变量** 储能系统盈利依赖充放电次数 容量补偿及平均充放电价差[18] 一充一放固定成本约0.32-0.35元/度 综合成本约0.40元/度[7] 敏感性分析显示充放电次数从0.8次降至0.6次 IR水平从7%降至3%[2][27] 系统寿命从15年缩短至10年 IR从7%降至3% 延长至20年则可提升至8.7%[28] 价差变化对IR影响显著 价差从0.25元降至0.20元 IR降低近2个百分点 升至0.30元则提升2个百分点[25] * **电力市场与价格机制** 电价周期预计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见底 之后反转[6][7] 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曲线直接影响套利价差 辽宁波动大 其他省份多呈一峰一谷的压型曲线[19] 东部省份价差套利空间更大 如山东价差约0.4元/度 中西部如蒙西 甘肃等地价差约0.2-0.3元/度[20] 需考虑83%的充放效率[21] 容量有效性计算影响收益 如宁夏系数为1/6 即100MWh储能等效于16MW火电竞争力[2][23] **其他重要内容** * **技术与发展趋势** 配注时长向4小时发展 成本更低但等效利用次数可能受冲击[16] 绿电直连和高用电场景(如充电桩 数据中心)间接提升储能需求[2][15] 光伏平衡价格下降持续推进光储系统渗透率提升[11] * **风险与挑战** 商业模式改善依赖电力市场化进程(现货连续运营 中长期合同) 需时间推进[5] 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因大量装机 短期压力增大[6] 海外关税及补贴政策(如美国)存在不确定性[8] 各省容量补偿政策差异大且可能动态调整 影响盈利稳定性[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