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

搜索文档
电子烟:Glo Hilo烟弹各环节利润试拆解
2025-07-07 08:51
电子烟:Glo Hilo 烟弹各环节利润试拆解 20250706 思摩尔新款 Hilo 电子烟在日本试销反馈良好,在肌喉感、烟雾浓度和抽 吸时间上均有改进,并计划 9 月 1 日全境推广,有望提升市场占有率。 产品风味针对日本市场进行了调整,包含烟草、薄荷和果味等多种选择。 思摩尔与英美烟草在雾化领域的合作中,初期思摩尔毛利率较高,但受 美国 FDA 政策影响,非法电子烟市场份额提升,导致思摩尔毛利率下降, 而英美烟草毛利率稳步上升,反映了产业链话语权的变化。 日本政府对 HNB 电子烟税收政策复杂,采用从量税和从价税复合计征, 税收占终端售价约 57%,对品牌端利润产生显著影响。 黑豆烟弹在日本市场零售价 580 日元,政府税收占比最高(57%),其 次是英美烟草毛利率(16%),零售端(日本便利店)占 10%,思摩 尔毛利率占比 7%-8%。 预测 2026 年英美烟草在日本市场销售 100 亿支黑豆烟弹,思摩尔可实 现 10 亿元毛利润,对应 300 亿元估值。若推广至其他市场,HNB 业务 整体估值可能达到 500-600 亿元,公司未来估值有望持续提升。 亿纬锂能因境外资金需求增加集中竞价减持口径, ...
青蒿素概念涨0.65%,主力资金净流入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04 16:38
青蒿素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4日收盘,青蒿素概念上涨0.65%,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10 [1] - 板块内4股上涨,海正药业涨停,浙江医药、华润双鹤、白云山分别上涨0.79%、0.69%、0.08% [1] - 跌幅居前的有润都股份、新和成、昆药集团,分别下跌1.41%、1.36%、1.17% [1] 资金流动情况 - 今日青蒿素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0.95亿元 [2] - 4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海正药业净流入1.05亿元居首,浙江医药、新和成、百花医药分别净流入2571.52万元、991.14万元、214.41万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较多的包括华润双鹤(-1389.58万元)、昆药集团(-1647.19万元) [4]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海正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达9.03%,浙江医药、百花医药分别为5.48%、2.27% [3] - 昆药集团主力资金净流出比率最大为-10.38%,华润双鹤为-6.60% [4] 相关概念板块对比 - 阿尔茨海默概念以1.80%涨幅居首,中船系以-2.92%跌幅最大 [2] - 青蒿素概念0.65%的涨幅在当日概念板块中排名第10位 [2]
武汉汉阳烟草:利剑出鞘护航电子烟市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7 13:56
电子烟市场乱象 - 电子烟行业迅速发展但伴随市场乱象滋生[1] - 部分商家违规销售电子烟包括向未成年人兜售、虚假宣传、销售非标产品[1] - 乱象损害消费者权益并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1] 监管行动措施 - 汉阳烟草开展专项巡查整治市场乱象[1] - 稽查团队分区域检查零售店铺、商场及学校周边[2] - 重点审查经营资质、未成年人销售禁令执行及产品质量抽检[2] - 同步开展法规宣传并依法处罚违规商家[2] 巡查成果与后续计划 - 查处多家违规店铺并责令整改[3] - 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包括定期巡查和抽检[3] - 加强跨部门协作以规范市场秩序[3]
贩毒女头目“小丫头”被抓!年仅17岁,案件详情披露
券商中国· 2025-06-23 22:45
近日,"贩毒女头目年仅17岁"的相关话题引发关注。 据央视新闻报道,江苏金坛警方近日公布了一起贩卖"上头电子烟"的新型毒品案件,不法分子在电子烟 中添加了依托咪酯、异丙帕酯等毒品成分。警方介绍,这种所谓的"上头电子烟"贩卖团伙和吸食人员有 趋于年轻化、低龄化的特点。 警方破获"上头电子烟" 新型毒品案 2024年8月,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指前派出所接群众举报,辖区一家宾馆里有人吸毒,随后民警在被 举报的地点查获了4名涉嫌吸食新型毒品"上头电子烟"的人员。 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指前派出所教导员 于惠俊:在对抓获的4名吸毒嫌疑人进行尿样检测时,均检出 新列管的麻精药品异丙帕酯成分。 经初步调查,涉案的"上头电子烟"来自一个外号叫"小丫头"的人。 为了彻底摸清"小丫头"贩卖"上头电子烟"的整个犯罪团伙情况,警方随即成立专案组立案侦查。 随着调查的深入,这条从外地贩卖到金坛的运毒路线和贩毒团伙彻底浮出水面,警方随后开展集中行 动,抓捕了12名贩毒犯罪嫌疑人及38名吸毒人员。经调查,这个贩毒团伙成员有多个未成年人,主要 头目王某婷,年仅17岁,而她第一次接触"上头电子烟"是在三年前的一次朋友聚会上。 给电子烟"加料" ...
透过数据直击中国禁毒力度 织密筑牢防范成瘾性物质滥用思想防线
央视网· 2025-06-23 12:52
毒品犯罪案件趋势 - 近十年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1] - 2024年判决生效的毒品案件被告人达49177人 [1] - 其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8332人 重刑率达16 94% [1] "上头电子烟"滥用情况 - 国家禁毒办报告显示麻精药品滥用严重 含依托咪酯 异丙帕酯等成分的"上头电子烟"问题突出 [2] - "上头电子烟"成分迭代快 包括合成大麻素 依托咪酯 美托咪酯等新型毒品及替来他明 氟托咪酯等替代物 [2] - 外观与普通电子烟类似 易混入正规流通渠道 年轻人不易识别 [4] "上头电子烟"危害 - 吸入后数秒直达大脑 成瘾性和毒害性强 严重侵害身心健康 [4] - 长期吸食导致心理依赖 剂量递增 停吸后出现焦虑 失眠 暴躁等负面情绪 [6] - 长期滥用引发行为失控 精神分裂 抑郁等疾病 [6] "上头电子烟"识别方法 - "望":观察包装 无正规厂家标识 无成分表 合格证 [7] - "闻":烟油气味刺鼻难闻 非正规电子烟的烟草味 [7] - "问":通过非正规渠道销售 如酒吧 KTV 夜店或社交软件 使用"上头""飞行"等暗语 价格高达数百元一支 [9] - "切":吸食后出现头晕 站立不稳 意识模糊 狂笑 哭泣或攻击倾向 [10] 防范宣传活动 - 中央网信办 教育部 公安部等部门将于2025年6月至12月开展全国性防范青少年滥用成瘾性物质网络宣传活动 [10] - 通过典型案例警示 筑牢青少年防范思想防线 [10]
帝国烟草临床研究验证电子烟减害机制;英国电子烟禁令首周致£500万渠道损失!
天风证券· 2025-06-22 21: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上次评级为强于大市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帝国烟草发布针对电子烟产品blu的行为学研究,验证其减害效用与口味价值,口味偏好驱动消费粘性与替烟转化,具备精准口味调控能力的企业将在监管趋严环境下获得优势 [1][2] - 英国一次性电子烟禁令首周合法渠道损失超£500万,非法交易额突破£100万,该禁令将重塑欧洲市场格局,推动行业向更负责任、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帝国烟草电子烟研究 - 研究对象为无戒烟意图成年烟民,一周后相当数量参与者从吸烟转向使用blu,平均吸烟率下降近29% [1] - 使用blu后每日吸烟量平均降幅接近30%,水果和薄荷等真实口味在“替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近29%参与者仅使用水果口味 [1] - 60%参与者因喜欢口味计划未来购买blu,约三分之一到四成参与者六个月后显著减少吸烟或完全戒烟 [1] - 帝国烟草科学负责人指出成果证明“blu可帮助烟民实质性减害”,相关研究将提交学术期刊并于华沙全球尼古丁论坛发布 [2] 英国一次性电子烟禁令影响 - 禁令首周全行业周销售额从£2300万骤降至£1780万,单周合法渠道损失超£500万,非法一次性电子烟交易额突破£100万 [3] - 区域分化显著,苏格兰销售额跌36%居首,威尔士及约克郡跌幅最低(20%) [3] - 预计禁令将引导市场需求向可重复使用型电子烟产品转移,可能刺激部分消费者转向未经授权渠道或非法进口产品 [3] - 制造商、分销商及零售商需根据新法规调整供应链策略和库存管理,新法规将激励行业创新 [3] 建议关注企业 - 雾化产业链:思摩尔国际、金城医药、雾芯科技、赢合科技、金龙机电、润都股份 [4] - 烟草供应链:中烟香港、中国波顿、华宝国际、劲嘉股份、集友股份、顺灏股份、东峰集团 [4]
直击股东大会丨赢合科技:对今年锂电池设备市场有信心 持续关注固态电池制造设备新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19:40
每经记者|孔泽思 每经编辑|陈俊杰 2024年,锂电池制造业扩产速度放缓,上游设备制造商同样面临业绩压力。作为国内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的头部制造商,赢合科技(SZ300457,股价21.84 元,市值141.78亿元)2024年业绩出现了小幅下滑。 公司对今年锂电市场有信心 6月19日下午,赢合科技在惠州召开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公司相关负责人在会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24年锂电池市场扩产速度放缓,好在 从今年一季度开始,订单情况已经回暖,公司对今年情况有信心。 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赢合科技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下游为锂电池制造商。在前几年的锂电池扩产潮后,市场逐渐恢复冷静,锂电池生产设备制造 领域2024年也经历了一些调整。 从赢合科技2024年年报来看,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业务营收49.51亿元,较上一年下滑19.41%;设备销售量为1178台,同比也有所下滑。不过,公司2024年 的设备库存量下降到了437台,较上一年1079台降幅明显。 赢合科技相关负责人在会后向记者表示,整体来说,2024年锂电池设备市场需求放缓。从今年来看,公司锂电池专用生产设备板块有明显回暖 ...
思摩尔国际:股价大跌,亿纬锂能拟减持3.5%股本
和讯网· 2025-06-19 20:57
股价与市值变动 - 思摩尔国际股价单日大跌9 95%至17 92港元/股 市值缩水至1109亿港元 成交额达12 8亿港元 [1] - 2024年2月股价曾跌至4 51港元/股阶段性低点 6月5日反弹至23 1港元高点 [1] 股东减持计划 - 大股东亿纬锂能计划一年内减持最多3 5%股本(约2 16亿股) 按现价计减持市值38 82亿港元 [1] - 减持后亿纬锂能持股比例将从30 73%降至非控股地位 其当前持股市值340 8亿港元 [1] - 亿纬锂能2020年上市以来通过思摩尔国际分红获近20亿港元收益 2014年通过收购麦克韦尔50 1%股份进入 [1] 业务发展动态 - 雾化电子烟ODM业务2023年下半年改善 自主品牌收入占比提升至21% [1] - 欧洲一次性烟禁令导致中国电子烟出口额下降9 4% 但公司因合规代工国际大客户受益 [1] - HNB业务与英美烟草达成合作 将成为新型烟草核心供应商 [1] - 医疗雾化业务研发投入增长41 3% 但内地市场收入仅0 27亿元 雾化美容品牌"岚至"推进双渠道 [1] 财务与行业背景 - 2021-2024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持续下滑 主因政策影响 [1] - 亿纬锂能正聚焦动力电池产业 计划香港上市融资 [1] - 公司2024年研发总投入增长6% 医疗雾化领域为重点方向 [1]
思摩尔国际今日大跌9.95% 大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3.5%
证券时报网· 2025-06-19 19:19
股价表现与股东减持 - 思摩尔国际股价单日大跌9.95%至17.92港元/股,市值1109亿港元,成交额12.8亿港元 [2] - 股东亿纬锂能计划减持最多3.5%股份(约2.16亿股),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27.23%,不再为控股股东 [4] - 按当前股价计算,亿纬锂能持股市值340.8亿港元,计划减持部分市值38.82亿港元 [4] - 公司股价在6月5日曾达23.1港元阶段性高点,但2024年2月最低仅4.51港元/股 [4][5] 财务与业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137.55亿、121.45亿、112.03亿和117.9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2.87亿、25.10亿、16.45亿和13.03亿元 [5] - 雾化电子烟ODM业务改善,自主品牌收入占比提升至21% [6] - 医疗雾化业务收入规模较小,中国内地市场仅0.27亿元,但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其中医疗雾化方向增幅达41.3% [6]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欧洲一次性烟禁令导致中国电子烟出口额同比下降9.4% [6] - 公司HNB业务与英美烟草深度合作,将成为其2025年新产品GloHilo核心供应商 [6] - 主要销售国禁止一次性电子烟销售使公司受益,因其主要为合规国际大公司代工 [5] 历史发展与股东收益 - 亿纬锂能2014年以4.39亿元收购公司前身麦克韦尔50.1%股份 [5] - 公司2020年港股上市发行价12.4港元/股,上市后累计分红9次,亿纬锂能获现金收益近20亿港元 [5] - 亿纬锂能正聚焦动力电池产业并计划香港上市融资 [5]
不能放过果味电子烟的“隐身卖家”
人民网· 2025-06-12 09:33
电子烟行业监管政策 - 2022年5月1日《电子烟管理办法》实施 明确禁止销售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 要求产品符合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 [8] - 2022年10月1日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生效 禁止添加水果 糖果等非烟草来源调味剂 [4][8] - 2023年修订《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禁止利用互联网发布含电子烟的烟草广告 [8] - 2024年1月多部委联合印发文件 加强"上头电子烟"涉毒涉违禁物质打击整治 [8] - 2024年5月30日新修订《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 批发企业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细则》施行 推动产业治理规范化 法治化 [1][8] 非法电子烟销售模式 - 非法经营者通过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发布果味电子烟广告 宣称"无害解压""断货王"等吸引消费者 [2] - 采用"货不经手"模式 上家直接发货给买家 中间商仅赚取差价 交易隐蔽性强 [2][3] - 产品多为小作坊生产的劣质果味电子烟 含蓝莓 可乐 芝士冰激凌等多种口味 易吸引青少年 [3][4] - 利用电商销售隐蔽性 向无法甄别年龄身份的买家销售 增加执法取证难度 [5] 执法与司法实践 - 检察机关对违法所得刚达追诉标准且认罪认罚的嫌疑人作不起诉处理 但移送行政检察部门追究行政责任 [3][6] - 案件涉及跨检察业务 跨管辖地域 跨行政职能 需多部门协同 最终由市场监管部门处以2 5万元罚款 [6][7] - 执法难点包括法律适用争议(无证经营 vs 销售非法生产烟草) 管辖权认定(住所地 vs 行为地)等 [4][6] - 2023年8月警方破获非法经营案 抓获销售网络成员 2024年10月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