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

搜索文档
城市24小时 | 不甘“赶晚集”,浙江“出手”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22:24
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 - 2025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是浙江全省规模最大的群众篮球赛事,比赛时间从2025年7月持续到次年2月,覆盖全省11个地级市、90个县(市、区)[1] - 赛事分为两个阶段:7月为"百县大战"预选赛,决出11支县级冠军球队;8月至次年2月为城市争霸赛,11支县级冠军和11支市级联队共22支队伍混编比赛[1] - 参赛运动员必须是非专业草根选手,禁止职业篮球联赛运动员报名[2] - 浙江省文广旅厅提出"体育+文旅"联动,将赛事打造成全民"狂欢节"和全域"嘉年华"[2] - 温州市委强调通过赛事推动"体文旅商"融合发展,带动消费、产业和城市活力[3] - 金华市计划推出观赛优惠套餐,发展票根经济,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5] 体育赛事经济效应 - 江苏省"苏超"赛事带动省内景区预订量同比激增305%,衍生品销售额突破千万元[1] - 1—5月江苏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883.9亿元,同比增长5.6%,规模与净增额全国首位[1] - 1—5月浙江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为今年新高[5] 地方产业发展政策 - 上海推动数字内容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建设数字内容产业集聚区,涵盖数字游戏、影视、音乐等领域[6] - 天津计划到2027年科创基金规模突破2000亿元,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7] - 辽宁出台电影产业扶持政策,最高补贴1000万元,对省外剧组给予20%拍摄费用补助[8] - 安徽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计划到2027年组建30个县域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9] - 江苏禁止县级以下开发政务服务APP,推动应用向"苏服办"整合[10] 经济数据 - 2025年上半年香港股市IPO集资额超107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增22%,暂列全球第一[11] - 港股上半年完成42宗IPO,恒生指数累计上升20%,超过4000点[11] - 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指数排名全球第二,在数据要素配置力、数字产业引领力等方面表现优异[12]
“哪吒”之后,电影如何再度吸引观众
齐鲁晚报· 2025-06-18 05:39
中国电影市场现状 - 2025年春节档以95亿元总票房刷新影史纪录,《哪吒2》表现突出 [2] - 清明档、五一档票房同比跌幅明显,端午档虽有回暖但仍不乐观 [2] - 中国电影票房从百亿级稳定至500亿,2019年达600亿 [3] - 放映场次从2014年4000万场增至2025年1.4亿场 [3] 观众需求与行业挑战 - 中国电影观众潜在规模达3亿至4亿人,但影院观影率未达预期 [3] - 灯塔研究院调研显示《哪吒2》等作品拉高了观众对优质电影的评价标准 [3] - 头部10%的影片贡献70%票房,行业需淘汰低效产能,聚焦类型创新与工业化制作 [3] - 观众审美水平和文化诉求显著提升,电影需提供"不可替代"的观影体验 [4] - 《流浪地球》系列成功印证"硬核科技+情感共鸣"的创作逻辑 [4] 电影制作成本与盈利压力 - 电影制作成本大幅攀升,2015年《煎饼侠》成本1200万元,2025年1.2亿元难以完成拍摄 [5] - 《封神第二部》票房12.25亿元,不到前作一半,三部曲总成本高达30亿元 [5] - 《蛟龙行动》成本较《红海行动》翻倍至近10亿元,《唐探1900》制作宣发成本超5亿元 [5] -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投资3.5亿元,票房仅1亿元,制片方亏损超3亿元 [6] - 电影成本上升过快,市场无法消化,行业需改革生产机制,压缩年产量至500-600部 [6] 行业转型与未来发展 - 行业过度依赖票房收入,95%收入来自票房,远高于美国电影的30% [8] - 《哪吒2》衍生品销售额预计超千亿,显示IP开发潜力 [8] - 需提高衍生品收入比例,通过周边产品覆盖40%成本以抵御市场波动 [8] - 银幕数量增加但平均上座率下降,行业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迈进 [8] - 人才短缺问题突出,新生代导演补给不足,培养体系亟须革新 [8]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9亿元,多部国产片和进口片待映 [8]
挣扎的好莱坞
国际金融报· 2025-06-04 20:46
票房表现 - 《碟中谍8》在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排名中稳居同期第一 [1] - 该系列在中国票房呈现波动趋势:《碟中谍2》2500万元,《碟中谍3》8200万元,《碟中谍4》6.72亿元,《碟中谍6》12.45亿元 [3] - 《碟中谍7》票房断崖式下跌,中国票房未达4亿元预测,全球亏损2500万美元 [3] - 《碟中谍8》带动IMAX创2019年以来端午档最佳成绩,截至6月4日全球票房达3.538亿美元 [5] 系列发展 - 系列起源于1990年代,IP源自冷战时期电视剧,香港译名成为电影系列名称 [3] - 制作团队暗示《碟中谍8》可能是系列最终章,因主演年龄(汤姆·克鲁斯年逾六旬)及叙事模式面临挑战 [4] - 系列采用上下部单元故事结构(《碟中谍7》《碟中谍8》),但被批评情节冗余、人物过多 [5] 行业趋势 - 好莱坞大片在华表现下滑:《变形金刚4》20亿元 vs 续作仅1/3,《速度与激情8》25亿元 vs 续作13.92亿元 [7] - 2023年暑期档多部美国大片(如《夺宝奇兵》《小美人鱼》)票房未达预期 [7] - 2023年第一季度北美票房同比下降11.6%,多部影片如《白雪公主》翻拍版票房失利 [7] - 好莱坞过度依赖IP开发:2023年北美票房前十中7部为续集/衍生作品,迪士尼正筹划《星际宝贝》真人版续集 [8] 制作成本 - 《碟中谍8》制作成本近4亿美元,受疫情和罢工影响多次停工 [10] - 2021年以来加州大洛杉矶地区影视制作量下降58%,2023年加州影视业流失约4万岗位 [10] - 电影制作外流趋势明显,但特朗普拟对海外制作美国电影征收100%关税可能冲击产业 [10]
戛纳电影节,因停电被迫暂停!
证券时报· 2025-05-24 18:58
突发! CCTV国际时讯援引路透社报道称,法国滨海阿尔卑斯省西部今天(5月24日)遭遇大面积停电,多个市镇受 到影响,戛纳电影节也被迫暂停。目前造成停电的原因尚不清楚,当地电力部门正在紧急修复电力问题。 综合自:CCTV国际时讯、新华社 责编:李丹 校对:冉燕青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 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据了解,第78届戛纳电影节于5月13日至24日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戛纳举行,其间举行了多场关于中国电影的 论坛等活动,中外人士对中国影片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前景和路径展开热烈讨论。 本届戛纳电影节期间,除了《狂野时代》《花漾少女杀人事件》《风林火山》等中国影片登上大银幕之外,中 国电影联合展台再次亮相戛纳,携60余家中国电影企业和机构的180部优秀电影作品向国际市场推介。 "中国电影成为最值得关注和最具吸引力的产业之一。"法国汉学家、中国电影专家路易莎·普吕当蒂诺在戛纳 出席活动期间对记者说,"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发展,无论是在类型差异化 ...
法国文化部长呼吁捍卫欧洲电影产业
快讯· 2025-05-18 22:06
欧洲电影产业现状 - 法国文化部长呼吁欧洲电影界人士捍卫本土电影产业 [1] - 本届戛纳电影节入选的107部电影中超过三分之一来自法国 [1] - 欧洲观众观看的电影60%来自美国 [1]
“真的很蠢” 民众批评“电影关税”将损害美电影产业根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8 13:24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对海外制作电影征收100%关税,声称此举是为了"拯救正在消亡的美国电影业"。 在纽约与华盛顿街头,不少电影从业者与民众纷纷表达对这一政策的强烈质疑和反对,批评其荒谬、不切实际,甚至可能对美国电影业的未来造成深远伤 害。 华盛顿居民 婕斯:美国本来接触国外文化的机会就很少,再减少只会更糟。我们本来就是国际社会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情,并 接触其他文化。 而对艺术创作者而言,所谓"让电影回到美国"的说法不仅脱离现实,还意味着更高的制作成本。许多人担心,这将使美国电影业变得更加封闭、电影内容更 加同质化。 纽约独立电影人 塞巴斯蒂安:无论是电影还是其他产业,要让产业回流到美国都不现实。我们的工资和生活成本这么高,产业回流根本不可能。 加拿大籍电影人 亨利:我看过的一些最棒的电影都来自国外,现在要把它们排斥到全球最大的娱乐经济体之外,这令人十分痛心。我觉得我们将会失去一 些非常精彩的故事。 "美电影业正迅速消亡" 特朗普宣布对进口电影征100%关税>> 纽约大学动画专业学生:这只会伤害独立电影人,尤其是那些拥有国际身份背景在这里求学,希望留在美国影视行业发展的人。但最终他们 ...
特朗普关税战,逼死美国电影?
36氪· 2025-05-07 19:50
川子又出手了,这次是好莱坞。 5月4号,特朗普宣布要对所有在外国制作并且进入美国的电影征收100%的关税。 理由是,在美国以外制作电影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制造过多「讯息和宣传」,需要用关税手段打击电影制造外流,让电影回归美国生产电影。 消息一出,各大好莱坞片商股价应声下跌。派拉蒙跌了2.2%,迪士尼2.4%,网飞3.3%,华纳4.2%。 说实话川子上任也有段时间了,类似的动作咱们看得也不少了。 川子发一条口嗨推特,资本市场就得蒸发十亿百亿美元,真金白银随礼。 每次都看似保护本国产业,实则精准打击股价。 那么问题来了,对本土电影产业的保护和扶持,其实全球各国多多少少都有。 但为什么只有特朗普对美国电影产业的回流政策,这么不被市场待见呢? 这期,我们来聊聊川子是怎么爆锤好莱坞的。 01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对电影产业的扶持,首要条件是,你本土还有电影产业这个东西。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就是美国的人力成本太贵了。 众所周知,一部影视剧的制作成本里面,人力往往是最大头的支出。 尤其是好莱坞引以为傲的重工业特效大片,震撼的视听体验,那全都是靠人力堆出来的。 看片尾演职员表就知道,一部150分钟的大片,可能要花10分钟 ...
英国媒体与数据大臣:我们正与美国政府高层积极讨论有关拟议的电影产业关税事宜。
快讯· 2025-05-07 19:42
英国媒体与数据大臣:我们正与美国政府高层积极讨论有关拟议的电影产业关税事宜。 ...
中央广播电台:美好生活大调查:中国电影消费数据报告(2024年)
搜狐财经· 2025-05-01 15:52
文章核心观点 《美好生活大调查:中国电影消费数据报告(2024年度)》基于2023 - 2024年超两万名受访者调查数据,剖析中国电影消费市场发展态势,展现多方面显著变化,反映民众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未来电影产业应扎根人民生活推动中国迈向“电影强国” [1] 分组1:前言 - 《美好生活大调查》是2006年联合发起的民调品牌栏目,2025年是第十九年,每年对我国150多个城市、300多个县的10万家庭入户问卷调查,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民生感受型调查 [11] - 2025年4月第2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在青岛举办之际,总台研究院联合编写报告,数据基于2023 - 2024年末调查,从多维度剖析电影消费群体演变趋势 [12] 分组2:电影登顶文娱赛道,“电影之都”青岛消费动能强劲 - 2024年21.97%受访者认为“文化娱乐”消费市场比较热,在15个消费类别中排第四,电影以57.67%的占比成为最受青睐的文化娱乐消费项目,较2023年增长11.44个百分点 [15][17] - 2025年春节档中国电影票房95.10亿元,超北美暂列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青岛71.43%受访者将电影列为2024年文体娱乐消费重点,高出全国13.76个百分点 [18][20] - 青岛以产业思维打造“电影产业枢纽”,实现资源等聚集,打造多业态产业集群,总台与青岛携手创新打通电影“传播场”与“消费场”案例 [21][23] - 电影串联多个消费场景,大调查线上投票85.50%网友看电影时会进行餐饮消费,如湖北洪湖因电影带动莲藕消费热潮 [25] 分组3:南北格局逆转:南方观影热情超过北方 - 2024年南方电影消费较多人数占比超北方7.69个百分点,南方增速16.58个百分点反超北方 [25] - 多数南方省份电影消费占比超60%,北方较弱,山东电影消费人群占比68.92%处于全国头部,44.69%山东受访者对山东影视传播满意,高出全国2.97个百分点 [28] 分组4:区域增速分化:华南、西北观影热情领涨 - 2024年华中地区电影消费较多人口占比最高,2023 - 2024年华南、西北增幅显著,华南从35.96%增至61.97%,西北从27.70%增至55.72% [29][30] 分组5:城乡消费共进:头部市场与下沉市场齐上扬 - 2023 - 2024年城市和农村电影消费较多人口占比显著增加,不同城市线级和类型间差距缩小 [32] - 直辖市和一线城市增长突出,2025年春节档北京、上海票房破3亿领先,下沉市场潜力大,2024年近七成新建影院在三四五线城市 [33] 分组6:银幕无龄化:中国迈向“全民观影”时代 - 2024年各年龄段对电影消费投入远高过其他娱乐项目,“全民观影”时代来临,60岁以下各年龄段超半数将电影作为重要娱乐消费 [36] - 年轻人娱乐项目多元分散电影投入比例,中年群体电影消费占比领先且增长快,60岁以上人群电影消费占比也有增长 [36][38] 分组7:男性增长逆袭:观影“他”力量成增量新动力 - 2024年爱看电影的男性受访者增多,较2023年增长18.4个百分点,主要来自南方,南方男性电影消费占比60.34%,高出北方5.25个百分点 [40][41] 分组8:票房新势力:高收入家庭观影占比激增 - 2024年电影消费人数占比在各收入水平段呈“橄榄型”结构,各收入段几乎都上扬,高收入家庭增长更快,年收入100万以上群体增长18.51个百分点 [43][44] - 中年群体电影消费与高收入家庭主力年龄段吻合,高净值人群消费转向体验和服务类,电影延展消费场景增强高收入家庭黏性 [44] 分组9:行业消费分化:“情绪消费”点燃更多观影热情 - 不同行业电影消费存在分化,物流/运输和服务业观影占比较高,推测与从业者压力大需解压有关 [2] 分组10:跨城观影新潮:“品质引力”不惧路途遥远 - “跨城观影”成为新潮流,华南地区、有子女家庭和农村受访者更愿意跨城看电影,反映对高品质观影体验的追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