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经济

搜索文档
安伟专题研究特色经济和交通治理工作时强调
郑州日报· 2025-09-15 09:43
会议研究了演艺活动、赛事活动配套政策、片区开发、安全保障等问题。安伟指出,大力推动演艺经 济、赛事经济发展是发挥郑州区位交通优势建设中部商贸物流中心、打造文旅强市的重要抓手,是激发 城市活力的有力举措,前景广阔、势在必行。要统一思想、条块联动,以"全过程、全场景"思维优化服 务管理,围绕最优政策、最快审批、最便捷服务、最强保障、最好品牌,形成最大效益,为打造演艺名 市、文旅强市提供强有力支撑。要加强领导、高位推动,统筹抓好演唱会、音乐会、戏曲演出、体育赛 事等各类活动,大力引进高端优质项目,着力培育特色品牌,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要 明确目标、融合发展,深入做好"演唱会+""赛事+"文章,加强文化、旅游、商业、体育的深度融合,构 建全链条产业生态,推动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安伟专题研究特色经济和交通治理工作时强调 高质量发展演艺经济赛事经济打造文旅强市 高标准推进交通治理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环境 9月1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扩大内需、提 振消费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研究部署演艺经济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 交通安全专项治理 ...
高质量发展演艺经济赛事经济打造文旅强市 高标准推进交通治理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环境
郑州日报· 2025-09-15 09:09
会议研究了道路交通安全、运输安全及重点车辆管理等工作。安伟强调,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标本兼治,务求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成效全面彰显。要抓重点,始终把"两客一危一校"等重点领域作为管 理重点,抓现行、抓典型、抓通报,坚决守住安全底线;要抓源头,坚决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驾驶 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建立风险动态排查清单,从根源上消除风险隐患;要抓协同,完善政府部门协同管 理机制,加强政府和社会之间的协同共治,推动建立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监管格局;要抓执法,强化全 链条从严执法,严肃、严明执法,让"违法必受罚"成为共识,推动全社会形成守法自觉氛围。各级各部 门要把专项治理作为当前重要任务,压实责任、细化任务、落实到位,为全市人民营造安全、畅通、有 序的交通环境。 市领导陈宏伟、虎强、石秀田、陈红民、张艳敏出席。 9月1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扩大内 需、提振消费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研究部署演艺经济赛事经济高质量 发展和交通安全专项治理相关工作。 会议研究了演艺活动、赛事活动配套政策、片区开发、安全保障等问题。安伟指出,大力推动演艺 经济、赛事经 ...
石景山:力争到“十五五”末,重点商业空间达300万平方米左右
新京报· 2025-09-14 17:46
新京报讯(记者王景曦)今天(9月14日)上午,2025年服贸会石景山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新闻 发布会在首钢园新闻中心举办。石景山区商务局局长吕松涛表示,力争到"十五五"末,石景山区重点商 业空间建筑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左右。 同时,发挥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优势,打响"电竞之城"品牌,引领科幻电竞消费风尚。实施产业与消费 协同互促计划,发挥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优势,加速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释放新 型数字消费潜能。借助服贸会等大型展会举办机遇,放大"会展+"乘数效应,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会 展消费提质升级。 他介绍,石景山区将围绕"两园一河"联动发展、服贸会"一会一址"永久落户首钢园等重大机遇,推动一 批重点项目。今年服贸会后,石景山区将启动服贸会永久会址建设,打造能办展、能游玩、能购物、能 住宿的花园式"会展小镇"。 近年来,石景山区正在打造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首钢支点,首钢园成为北京城市级消费中心之 一。吕松涛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区新增商业面积37.4万平方米,首钢园六工汇、京西大悦城 (000031)等一批高品质商业项目相继开业,初步形成"一核三圈多点"的消费空间布局。永定 ...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中国赛事经济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中国经济网· 2025-09-14 07:46
当前,赛事经济备受关注。在9月10至14日在京举办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上,以"赛事名城·链动全球"为主题的体育 服务专题展区专设了体育赛事服务区,汇聚了TEAM CHINA 中国国家队、亚匹联国际匹克球赛事、腾讯电竞FIBA 3V3 篮球、铁人科训、飓风集团德安赛车 等多家赛事机构与资源,不少人现场体验篮球、匹克球等赛事乐趣,人气格外旺盛。 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体验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体育赛事地位凸显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意见》提到,到2030年, 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在扩大体育产品供给板块,明确"丰富体育赛事活动""优化赛事服务管理",同时还明确"开展促进体育消 费和赛事经济试点"。 "《意见》将体育赛事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黄海燕表示,赛事经济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赛事本身所产生的经济,例 如电视转播权、赛事股权等;另一种是赛事拉动效应下的经济。中国更关注的是由办赛而带来的老百姓广泛参与以及由此带来的吃、住、行、游、购等 ...
“扣”开河南赛事经济新天地
河南日报· 2025-09-14 07:28
赛事经济与文旅融合 - 河南省通过举办女子排球城市联赛推动赛事经济发展 激活内需并拓展消费场景[1] - 体育赛事从竞技健身转变为经济新引擎和城市新名片 对城市消费链条延伸产生显著助推作用[1] - 河南作为文旅体育大省 通过文旅体融合挖掘巨大发展潜力[1] 体育旅游产业案例 - 新乡南太行万仙山凭借红岩绝壁地貌打造国家级攀岩公园 举办全国青少年U系列攀岩联赛带动周边民宿及农家乐快速发展[2] - 宝泉景区通过端午龙舟赛和微博户外运动节等活动 每年吸引数十万运动爱好者并塑造时尚旅游标签[2] - 河南将体育赛事与山水旅游完美融合 形成体育爱好者慕名而来的互利共赢模式[2] 排球运动基础与影响力 - 河南排球运动发展底蕴深厚 中小学至大学参与人数多且技术水平高[3] - 河南女排常年征战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 2025年打进A组[3] - 朱婷作为河南培养的奥运冠军 曾获2016年里约奥运会和2019年世界杯冠军 展示河南形象[3] 赛事运营与消费转化 - 设置16-45周岁参赛范围 为学生运动员提供与各界爱好者同场竞技机会[4] - 策划"跟着赛事去旅游"线路 涵盖少林寺禅宗文化和龙门石窟石刻艺术体验[4] - 举办地推出景区门票免费和星级酒店专享优惠 构建赛旅一体消费链条[4] 品牌推广与文化赋能 - 通过排球名人走进景区和文化场馆 吸引球迷粉丝跟随偶像打卡[4] - 依托"老家河南新媒体矩阵"和省级主流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 提升赛事与文旅知名度[4] - 开幕式以女排精神为魂 融合二里头陶纹 殷墟甲骨 龙门石窟和豫剧等文化符号[4]
体育服贸 赛事经济串起多元消费场景
北京商报· 2025-09-14 00:09
在2025年服贸会"体育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杨雪鸫正式发布《2024中 国体育服务贸易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体育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 693.42亿元,同比增长31.1%。其中,职业体育竞赛表演、体育赛事赞助、体育赛事版权交易、互联网 体育服务、体育旅游进出口总额分别为20.05亿元、56.33亿元、36.78亿元、2.6亿元和577.66亿元。目 前,体育旅游仍为中国体育服务贸易的核心,赛事赞助、赛事版权交易等仍存更大的成长空间,未来有 望在优化结构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2022—2024年,中国体育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分别为190.3亿元、528.9亿元和693.4亿元。其 中,进口总额676.67亿元,同比增长30.8%;出口总额16.75亿元,同比增长43.5%。《报告》指出,体 育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杨雪鸫表示,2024年中国体 育服务贸易出口规模和增速同步提升,出口额不仅创下历史新高,而且为近年来最高同比增速。"这既 反映出中国体育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也彰显我国 ...
专访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周玲:未来北京将重点发展国际顶级赛事、机器人赛事、虚拟体育赛事三类赛事
北京商报· 2025-09-13 13:30
展会概况与定位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体育服务专题展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市首钢园举行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助力北京从"双奥之城"迈向"国际赛事名城" [1] - 专题展主题为"赛事经济 链动全球" 设置12号馆和14号馆两大展馆 [2] 展会亮点与特色 - 突出"强赛事"亮点 展区包含赛事展演与互动体验活动 配套赛事举行及国际顶级赛事集中发布 例如首次进京的GT赛车世界挑战赛亚洲杯年度收官战于10月17日至19日在亦庄举行 [2] - 强调"科技感"亮点 展馆集中展示体育科技应用场景 多项前沿技术亮相 例如14号馆展出的"Smartshot"系统可实时捕捉挥拍动作和球速轨迹 提供专业数据分析 [2] 产业合作与签约成果 - 69个体育服务项目已完成签约 签约项目和金额再创新高 服贸会前三天又有近30个项目达成意向合作签约 [3] - 冰雪新材料企业参展三天内接待数千名观众和数百名参展商 与9家国内龙头企业和1家南非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3] 赛事体系建设 - 北京拥有世界一流场馆资源 2000余家赛事相关企业 体育旅游、版权运营、赛事赞助等服务业门类齐全 [4] - 构建三类赛事体系支撑"国际赛事名城"建设:国际顶级赛事(如WTT中国大满贯、中国网球公开赛) 机器人赛事(如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虚拟体育赛事(如全国首届虚拟体育公开赛) [4] - 2024年北京发布198项"双奥100"精品赛事 全年计划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1280余项 [4] - 重点引入新兴赛事如小轮车、匹克球、攀岩等潮流运动 持续推进北京马拉松、北京青少年三大球公开赛等群众性赛事 [4][5] 体育消费数据表现 - 2024年北京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4330.7元 较2023年同期3834.9元增加495.8元 增长12.9% [6] - 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人均体育消费4572.8元 同比增长12% 3-17岁青少年人均3614.5元 同比增长21.2% [6] - 2024年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总量945.4亿元 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7% 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 [6] 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 通过增加场馆赛事举办强度和提升使用率发挥"双奥"场馆资源价值 [7] - 深化"赛事+"融合:北京马拉松与天坛文化、老字号餐饮跨界联动 应用8K转播、AI赛事分析等技术延伸智能装备、赛事数据服务产业链 [7] - 联动商业体打造"赛事消费圈" 将赛事热度转化为持续客流 推进"赛事+文化""赛事+旅游""赛事+商业""赛事+科技"融合项目 [7]
2025服贸会|专访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周玲:未来北京将重点发展国际顶级赛事、机器人赛事、虚拟体育赛事三类赛事
北京商报· 2025-09-13 13:03
2025年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展 - 专题展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市首钢园举行 主题为"赛事经济 链动全球" 设置12号馆和14号馆两大展馆 [2] - 组展思路围绕落实国务院办公厅31号文《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设计 旨在促进北京体育服务贸易发展 [3] - 突出"强赛事"亮点 展区有丰富赛事展演与互动体验活动 同期配套赛事举行及国际顶级赛事集中发布 例如首次进京的GT赛车世界挑战赛亚洲杯年度收官战于10月17日至19日在亦庄举行 [3] - 突出"科技感"亮点 展馆集中展示体育科技应用场景 多项前沿技术亮相 例如14号馆展出的"Smartshot"系统可实时捕捉挥拍动作和球速轨迹 提供专业数据分析 [3] 体育产业合作签约成果 - 69个体育服务项目已完成签约 签约项目和金额再创新高 [4] - 服贸会前三天又有近30个项目达成意向合作签约 [4] - 例如一家冰雪新材料企业参展三天内接待数千名观众和数百名参展商 目前已与9家国内龙头企业和1家南非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4] 国际赛事名城建设优势 - 拥有世界一流场馆资源 培育大量赛事相关专业人才 产业基础厚实 体育旅游、版权运营、赛事赞助等服务门类齐全 仅赛事相关企业就有2000余家 [6] - 具备超强全球体育资源汇聚能力 服贸会每年吸引上百个国家体育机构对接 今年有英国、法国等十余个国家、400多个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达24家 [6] 赛事体系构建规划 - 重点构建三类赛事体系:国际顶级赛事(如WTT中国大满贯、中国网球公开赛、短池游泳世锦赛、田径世锦赛等) 机器人赛事(如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虚拟体育赛事(如全国首届虚拟体育公开赛) [6] - 2024年已发布198项"双奥100"精品赛事 全年计划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1280余项 [6] - 重点引入新兴赛事(如小轮车、匹克球、攀岩等潮流运动) 持续推进有北京特色的群众性赛事(如北京马拉松、北京青少年三大球公开赛) [7] 体育消费增长数据 - 2024年北京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4330.7元 较2023年同期3834.9元增加495.8元 增长12.9% [8] - 其中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人均4572.8元 同比增长12% 3—17岁青少年人均3614.5元 同比增长21.2% [8] - 2024年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总量945.4亿元 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7% 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 [8] 赛事经济延伸策略 - 通过构建完善赛事体系 增加场馆赛事举办强度 提升场馆使用率 充分发挥"双奥"场馆资源价值 [8] - 重点深化"赛事+"融合:北京马拉松与天坛文化、北京老字号餐饮等跨界联动 科技赋能赛事(如8K转播、AI赛事分析) 延伸智能装备、赛事数据服务等产业链 [8] - 联动商业体打造"赛事消费圈" 将赛事"瞬间热度"转化为商场商圈"持续客流" [8] - 持续推进"赛事+文化""赛事+旅游""赛事+商业""赛事+科技"融合 相关项目正在筹备中 [9]
2024年中国体育旅游市场规模达1.79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19:17
2024年中国体育旅游市场规模达1.79万亿元 中新社苏州9月12日电 (记者 钟升)2025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12日在苏州开幕。记 者从开幕式上获悉,2024年中国体育旅游市场规模达1.7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7.6%,增速 可观。 2月9日,江苏南京的年轻人在奥体中心滑冰场滑冰。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在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上下功夫,要拓展体育消费场景,举办体育消费活动,实施消费惠民举措,扩大体育 消费群体。 在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葛磊看来,赛事经济是体育产业的存量,通过票根经济的方式将赛事的热度转变 为文旅的热度,则拓展了体育产业的增量。他指出,当下,赛事经济在专业竞技之外,正为民众提供更 高的情绪价值;户外运动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深度体验的一种方式;滑雪、冲浪、低空运动等新兴运 动激发出年轻人的消费新动能。这些都显示出体育旅游的巨大潜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 ...
城市24小时 | 国家重磅试点 为何选中这10个地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23:58
根据批复,方案实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着力破除阻碍要 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在1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透露,试点方案自批复起实施2年时间,预计2027年完成试点任务。 解读:市场体系是由商品及服务市场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构成的有机整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都已实现市场定价、自由流动。不过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发育相 对滞后,成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突出短板。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第一次对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行总 体部署"。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明确要根据不同改革任务优先考虑选择改革需求迫切、工作基础较 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群、都市圈或中心城市等,开展要素市场化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