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市场与观众需求错位
icon
搜索文档
国庆档为何集体失利
创业邦· 2025-10-07 18:10
国庆档市场表现综述 - 今年国庆档市场表现异常低迷,下滑幅度远超预期 [5] - 尽管片单丰富,采用了“片海战术”,但影片整体缺乏实战能力,对观众吸引力不足,导致全盘失利 [5] - 档期内大盘和单片均无亮点,甚至被已上映两周的影片《731》抢占先机 [7] - 档期内无一部影片达到预期,未能有影片杀出完成补位,这种情况前所未有 [26] 主要影片市场表现分析 - **《志愿军3》**:预计最终票房落在6亿体量,较前作《志愿军2》的12亿+体量下滑显著,亏损在所难免 [10] 影片虽达到系列平均水准且口碑(7.3分)为系列最佳,但观众审美疲劳问题突出,剧作结构相对松散也影响了表现 [10][26] - **《刺杀小说家2》**:票房较前作下滑一半,亏损数额较大 [14] 影片风格化处理引发争议,不符合底层观众主导的市场口味 [14] - **《浪浪人生》**:豆瓣评分6.4分,类型和卖点不明确,缺乏足够共情的情绪,表现平庸 [17] - **《风林火山》**:创作者选择艺术性而非市场接受度,尽管有巨星加持,仍面临巨大亏损 [19] - **《三国的星空》**:口碑7.3分,但趣味性和可看性不及《长安三万里》,未能吸引学生群体破圈,票房差距巨大 [22][26] - **《震耳欲聋》**:为档期口碑最佳(7.6分),预计票房3亿,存在回本可能性,是档期内走势相对不错的影片 [24][26] 行业问题反思 - 电影行业存在天然矛盾,电影人作为最懂创作的群体却距离观众最远,导致作品与市场脱节 [27] - 电影若想向市场靠拢,需转化为大众艺术,但电影人往往难以接受这种通俗化 [27] - 行业爆款的产生更多依赖运气,缺乏将电影创作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的成熟机制 [27] - 从业者需反思成功案例(如《731》),真正以观众需求为出发点,避免与市场对着干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