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健康公益
搜索文档
爱尔眼科可持续公益模式助力眼健康公平普惠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18:25
公益活动核心内容 -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联合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爱眼公益基金会于2023年4月7日启动“情暖老兵·守护光明”公益行动 [4] - 该行动计划5年内投入1亿元公益资金,为全国老年退役军人军属实施6万例白内障手术 [4] - 截至2025年9月,活动已在7个省(区)收到退役军人报名71075人,完成手术58483例,发放补助资金达5954万元 [4] 公司社会责任与公益投入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支持公益项目达873个,公益足迹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5] - 公司已帮助150多万例困境眼病患者重见光明,并三届蝉联“中华慈善奖” [5] 公益项目执行模式 - 公司在承接公益项目时恪守“积极服务,凭优入选”准则,通过公开招投标等竞争性流程争取合作 [6] - 爱眼公益基金会秉持“开放协作”理念,广泛吸纳公立医院及各类民营医疗机构共同参与公益项目 [8] - 在“光明工程·白内障救助”项目中,全国共有1161家医疗机构参与,其中爱尔眼科医院仅100余家,占比不足三成 [8] 行业合作与公益生态 - 在“‘睛彩中国’浙江行”项目中,5家公立医院完成1839例手术,占比74%,是项目执行的绝对主力 [9] - 多元主体参与整合了不同医疗机构优势资源,提升了公益服务的覆盖面与服务效能 [9]
爱尔眼科打造可持续公益模式 让更多患者重新“看见”
环球网· 2025-10-27 14:21
文章核心观点 - 爱眼公益基金会通过可持续的公益模式,为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眼疾患者提供医疗救助,已累计救助超150万例,帮助患者重见光明并改善生活质量 [1][12][13] 公益项目覆盖与规模 - 基金会公益项目已覆盖中国大陆所有省份,累计资助金额超过16亿元,救助眼疾患者超150万例,义诊科普活动服务人次接近2亿 [13] - 全国共有1161家医疗机构参与“光明工程・白内障复明”项目执行,其中100余家爱尔眼科医院组织数千名专家团队深入参与 [12] - 基金会组建了超过6000名专业眼科医护人员的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医疗队深入偏远农村服务患者 [12] 目标人群与需求 - 根据2017年调研,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至少有超过60万老年人因白内障致盲或视力低下 [1] - 目标受益对象重点为民政工作对象,如低保、特困、残疾人等,并向老年人、农村人口等群体倾斜 [8] - 农村老人因经济负担重、医疗资源匮乏及就医意愿低等因素常错过治疗时机 [8] 公益模式与执行策略 - 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捐赠、专业医疗机构执行、社会参与”的可持续公益模式 [13] - 通过提前发布救助信息至基层社区、利用民政对象台账精准送达、与社工机构配合等方式打通公益服务“最后一公里” [8] - 救助流程包含前期义诊、眼健康科普宣教、术后跟踪回访,关注长远效果 [12] - 基金会在多家医院设立“公益诊疗区”,为患者提供集合式服务窗口 [8] 个案影响与成效 - 患者温爱花通过项目救助完成白内障手术,个人承担费用仅六百多元,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4][11] - 患者覃桂玉接受全额免费手术后,从半失能状态恢复自理能力,精神面貌明显改善 [5][9] - 项目帮助患者恢复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负担 [1][9]
武汉爱尔22周年公益版图持续扩容 打造可持续眼健康公益生态圈
长江商报· 2025-09-26 11:15
公司公益活动 - 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鸦渡社区开展眼健康公益活动 主题为爱心暖相邻·幸福在家门 吸引百余位居民参与[1] - 活动提供全面眼科诊疗服务 包括视力检查 裂隙灯检查 眼底照相检查 重点筛查白内障 青光眼 黄斑变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致盲性眼病[2] - 医院派出专业医疗团队提供一对一问诊咨询 解答干眼症 老花眼 近视防控等问题 并给予个性化护眼建议和诊疗指导[2] 公司公益战略 - 本次活动是医院建院22周年系列公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与武汉市侨联志愿服务总队联合开展[1][3] - 公司始终秉持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权利的使命 长期坚持开展各类公益行动 打破医疗资源壁垒[3] - 22周年院庆系列活动特别覆盖平台骑手 三新领域从业者 以及各类公益志愿者群体 包括侨益关爱志愿者 青年志愿者 教育志愿者等[3] 社区影响与反馈 - 活动受到社区居民尤其是中老年群体高度认可 居民称赞检查仔细 讲解明白 解决了去医院排队挂号的不便[2] - 活动帮助居民及时了解眼部健康状况 学习科学爱眼护眼知识 同时感受到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怀与温暖[2] - 公司表示将继续创新服务模式 扩大服务范围 通过多元化公益活动提升全民眼健康水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