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搜索文档
东营市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新机制 打造创新护航“一张网”
齐鲁晚报网· 2025-07-01 12:08
政策背景 - 东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8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的实施意见》[1] - 标志着东营市全面构建"大保护、严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知识产权工作格局[1] 机制建设 - 整合司法、行政资源,法院、检察院、公安等关键部门将深度联动[2] - 建立健全常态化联络和会商研讨、信息通报和资源共享机制[2] - 完善线索双向移送机制,深化纠纷调解和司法确认制度[2] - 统一证据规则和裁判标准,形成打击侵权假冒的执法司法合力[2] 保护措施 - 从知识产权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出发,构建法律屏障[3] - 针对电商平台、展会、专业市场、进出口等关键领域部署专项执法[3] - 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植物新品种保护[3] - 加强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等核心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3] - 实施源头追溯与线上线下(300959)一体化监管[3] 预期效果 - 降低市场主体维权成本,缩短纠纷处理周期[4] - 保障创新研发成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4] - 吸引高端要素集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知识产权根基[4] - 持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营商环境,打造创新生态高地[4]
武汉长沙跨城协作新突破,著作权纠纷调解首案告捷
第一财经· 2025-05-29 15:50
知识产权保护效能提升 - 武汉长沙两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跨区域"背靠背"调解机制成功促成美术作品著作权纠纷和解 这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四省会城市协同保护倡议后的首个跨区域调解成果 [1] - 调解过程采用联合调解小组形式 依托线上平台共享证据 以《著作权法》为依据明确侵权责任 提出兼顾法律与市场实际的方案 [1] - "背靠背"调解方式通过调解员分别沟通双方当事人 有效化解对立情绪 最终达成和解金额协议 [1][2] 跨区域协作机制建设 - 2024年3月武汉长沙合肥南昌四城联合倡议深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 重点推进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2] - 案件办理中两地保护中心分头规劝当事人 展现跨区域跨部门协作优势 显著降低维权成本并提升纠纷化解效率 [2] - 武汉海关2024年实际扣留侵权嫌疑货物14865件 同比大幅增长164.2% [2] 知识产权案件数据 - 2024年武汉两级法院审结知识产权纠纷案件7121件 结案率达93.7% [2] - 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涉知识产权案件39件64人 公安机关立案323起破案254起 刑事打处613人 [2] - 市场监管系统办结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576件 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42件 电商领域专利侵权案件730件 [2] 商业秘密保护措施 - 武汉出台商业秘密保护联动协作机制 查处侵犯商业秘密案件6件 行政制止1起 挽回企业损失4000余万元 [3] - 将10个主体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武汉仲裁委受理知识产权仲裁案件126件 标的额达7702.99万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