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依附

搜索文档
挖掘“长汀经验”,构建生态文明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环境报· 2025-05-29 08:12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 构建生态文明自主知识体系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的核心改革任务之一 [1] - 该体系需突破西方环境叙事主导的学术版图,通过东方智慧重构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 [1] -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知识体系构建奠定基础,当前重点在于总结规律性新实践 [1] 长汀经验的实践价值 - 长汀县从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转变为"绿富共赢"典范,实现"火焰山"到"花果山"的生态经济转型 [2] - 治理历时40余年,融合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中国特色环境治理体系 [2][4] - 经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证明发展中国家可立足自身条件构建生态文明知识体系 [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主性突破 - 长汀经验打破"以西释中"的知识依附模式,推动向"以中释中"的范式转变 [3] - 治理路径区别于西方生态资本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及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独创"分类施策+久久为功"的复合治理模式 [4] - 融合"天人合一"自然观与"家国同构"集体主义,实现传统文化在现代治理中的创造性转化 [4] 两山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的全球性难题,提出动态统一的辩证关系 [5] - 理论包含三阶段认识论:从环境破坏到生态优先,最终实现生态反哺的经济优势转化 [6] - 长汀实践验证理论核心原理——保护生态环境即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即发展生产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