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资源勘探

搜索文档
石油和化学工业开拓者徐今强的峥嵘岁月
中国化工报· 2025-08-15 09:29
抗日战争时期的贡献 -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联络科长,负责为抗日根据地筹备军需物资[3] - 1940年成功将违禁电子管伪装成热水瓶外壳运送到皖北根据地[3] - 1944年收购300多匹布料并通过租界水路运至根据地解决冬装问题[6] - 1945年用粮食变现方式获取钢材解决武器制造需求[6] - 9年间输送100多名人才及数以千计的药品、粮食等物资支援抗战[6] 新中国石油工业奠基 - 1949年接管中国石油公司并兼任总经理[7] - 组织考察华东西北地区石油资源,1950年推动第一次全国石油工作会议[7] - 1949年底建成新中国首座年加工10万吨原油的上海炼油厂,工期仅5个月[7][8] - 1950年出任石油管理总局副局长,组建首个专业炼油设计机构并培养技术人才[8] - 主持全国原油年产量从1949年12万吨增至1952年43.5万吨,达旧中国峰值1.3倍[11] - 1956年启动兰州炼油厂建设,1959年投产时产品种类从16种扩展至70种[11][12][14] 大庆油田开发 - 1963年底任大庆会战总指挥,3年半实现1155万吨原油产量,投资回收率149%[15] - 1964年创新分层注水技术解决含水率问题,使含水率从6.37%降至2.8%[18] - 1965年实施5137项技术革新,34套装置中16套达世界先进水平[17] - 原油产量从1964年625万吨增至1966年1060万吨[18] 化学工业发展 - 1966年任化工部代理部长,重点发展化肥工业,1979年全国小氮肥厂达1533个,年产氮肥658万吨占全国55.6%[19] - 1967年突破三触媒新工艺合成氨技术,中型氮肥厂从15个增至1978年50个,合成氨产量增长1.5倍[19] - 1972年引进13套大型化肥设备,1979年建成首个自主设计大型氮肥厂[20][21] - 推动三大合成材料发展,1972年引进30万吨乙烯装置建成北京石化基地[22] - 组织国防化工攻关,成功研制高能推进剂支持航天事业发展[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