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窟艺术保护传承
icon
搜索文档
镜观·回响|丹青刻岁月 石窟映千年
新华社· 2025-11-15 14:23
石窟文化遗产保护 - 甘肃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之乡,拥有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文明瑰宝 [2][5] - 国家高度重视石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 [2] - 当地通过壮大人才队伍、应用技术手段来还原历史肌理,推动文保工作迈上新台阶 [12] - 举办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设置木作、泥瓦作、壁画修复等项目,吸引100余名能工巧匠参赛,旨在发掘技能人才 [14] -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持续加大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力度,结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已完成80个洞窟的整体保护修复 [18] - 敦煌研究院建成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多场耦合实验室,可模拟-30℃至60℃温度、10%至90%湿度及风雨雪日照等气候条件 [20] - 敦煌研究院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已开展30多年,2016年上线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已向全球78个国家共享30个石窟的高清资源,累计访问量超过2000万次 [22] 科技应用与创新传承 - 在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游客可使用AR设备在复制洞窟进行参观体验 [7] - 文物保护部门积极探索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传统修复技艺相结合的新路径 [18] -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展示莫高窟彩塑三维重建成果,并持续加强文物科技保护力度与科研平台建设 [18] - 数字化保护团队在洞窟内采集壁画图像,通过数字技术让石窟“芳华永驻” [22] - “寻境敦煌”沉浸展综合运用VR虚拟现实、三维建模、游戏引擎渲染等技术,高精度还原莫高窟第285窟,游客可零距离观赏并参与壁画情节 [33] 文旅融合与产业发展 - 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演出活化敦煌古乐器、古乐谱,借助全息投影等手段再现莫高窟壁画中的乐舞盛景,剧目《乐动敦煌》让观众沉浸式感悟文化魅力 [23] - 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功举办,集中展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成果及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艺术内容 [25] - 经典舞剧《丝路花雨》的创作灵感源自敦煌莫高窟壁画,40多年来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超4000场,新版历经两年半创排,对经典进行当代诠释 [26] - 敦煌市全面改造特色街区,融入壁画、丝路文化元素,布设景观小品、打造沉浸式餐饮空间、上线特色文创,推动“夜经济”持续升温 [28] - 游客可在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球幕电影《梦幻佛宫》 [30] - 敦煌印局作为文旅新打卡地,提供文创印章体验 [31] - 游客在敦煌夜市踊跃选购文创产品,文旅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