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丝路花雨》
icon
搜索文档
“演出+旅游”成为文旅消费新潮流
环球网· 2025-09-23 11:10
演出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暑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12.63万场,较2024年同期增长4.18% [1] - 暑期演出市场票房收入为151.35亿元,同比增长3.90% [1] - 观众总人数达到4223.32万人,同比增长5.17% [1] - 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的票房和观众人数保持上升趋势,例如新疆超级草莓音乐节两天吸引7.99万人参与 [2] 产品内容与消费趋势 - 具有持久口碑的优质剧目是专业剧场的票房主力,例如舞剧《丝路花雨》《杜甫》及杨丽萍作品等经典剧目广受欢迎 [1] - 消费需求呈现高品质特点,观众对艺术品质要求提高,口碑效应成为发展观演人群的关键 [1] - 情绪价值消费成为重要驱动力,亲临演出现场成为年轻人情绪表达和情感满足的流行方式 [3] - “为一场演出打卡一座城”成为文旅消费新潮流,大型演出形成“3小时演出撬动72小时消费”的模式,延长观众停留时间至不少于3日 [5] 业态创新与文旅融合 - 演出形态日益丰富,从一线城市地标场馆到文旅新场景,呈现多元创新形态 [2] - 各地演出场所积极结合地域文化探索新项目,向文旅型剧院转型,例如哈尔滨大剧院推出沉浸式旅拍和音乐剧快闪长廊 [2] - 宋城演艺通过推出“千古情音乐节”和研学讲座等方式,利用其75个剧院、17.5万个座位的硬件优势打造双重体验 [2] - 各地出台针对性政策刺激消费,如上海“乐赏上海”文化消费券、北京2000万元专项补贴、厦门“票根福利”等,激发“演出+旅游”消费潜力 [3] - “票根”串联碎片化消费场景产生放大效应,演出旅游产品具有带动百业兴旺的乘数效应,将“演出共鸣”延伸为“文化共情” [5]
敦煌文博会举行:不仅是历史名城,也是丝绸之路的象征
第一财经· 2025-09-22 18:53
本届敦煌文博会以"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为主题,举办了开幕式、会见会谈、文化展览、文艺演出、招 商推介、研学交流、丝路文旅体验等7大类17项活动,并于同期举办了2025敦煌论坛5个分论坛活动。来自97个国 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旅游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8个国际组织的1200多名国内外嘉宾参与其 中,是历届敦煌文博会参会国家、国际组织最多的一次。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多元文明在敦煌交融,孕育出璀璨又独特的敦煌文化。敦煌从2016年起开始举办敦 煌文博会,至今已成功举办7届。"敦煌文博会作为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在推动文化 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在开幕式上表示。 本届文博会的主会场位于敦煌国际会展中心,约2.4万平方米的展厅里集中了世界多地的文化艺术和文化遗产保护 最新成果,"一带一路"书画精品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展、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设成果展、甘肃文 旅非遗文创展等同时呈现。 来自97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的千余位中外嘉宾齐聚敦煌。 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下称"敦煌文博会")于9月20日 ...
敦煌文博会:丝路重镇的文化辉映与文明交响
新华网· 2025-09-22 00:16
新华社兰州9月21日电 题:敦煌文博会:丝路重镇的文化辉映与文明交响 新华社记者杨晓静、张文静、何问 金秋时节,丝路重镇敦煌迎来一场文化盛会。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敦煌文博会)21日开幕,来自97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的 千余位中外嘉宾齐聚敦煌,文化展览、研学交流、文艺演出等活动同步举行。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多元文明在敦煌荟萃交融,孕育出璀璨又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 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正如本届敦煌文博会的主题——"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彰显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 "敦煌文博会作为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在推动文化融合、思想融汇、感情融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甘肃省委书 记胡昌升在开幕式上说。自2016年以来,敦煌文博会已成功举办7届,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万名嘉宾参加了论坛、展览、演出等一系列文化 交流活动。 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友好往来、文明交流的桥梁。如今,文化遗产保护、人文交流与合作、文明互鉴对话、敦煌文化传承成为 敦煌文博会的热议话题。 "丝绸之路的意义不在于'抵达', ...
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闭幕 五十二场演出尽显文明交流互鉴魅力
人民日报· 2025-08-06 11:00
活动规模与参与度 - 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呈现26个剧目及52场演出[1] - 设置6个分会场并有8个国内外参演团体进行表演[2] - 来自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舞蹈艺术家参与历届活动 其中130余个艺术团体曾参与交流[1] 演出形式与覆盖范围 - 舞蹈节开展迷你演出及互动环节 覆盖城市地标 旅游景点和网红打卡地[2] - 首届民间艺术季组织6支巡演队伍赴14个地州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城乡巡演[2] - 歌剧《木卡姆恋歌——万桐书》完成首轮4场演出并创28万元票房 为新疆近10年原创歌剧最佳首演成绩[3] 文化影响力与作品表现 - 中央芭蕾舞团《红楼梦》 广州歌舞剧院《英歌》等剧目门票销售火爆[3] - 新疆推出《张骞》《五星出东方》《班超》《玛纳斯》等优秀原创舞台剧目[3] - 活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哈萨克斯坦 意大利等国艺术家通过舞蹈语言实现文化互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