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碳负极放量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龙头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硅碳负极企业
DT新材料· 2025-08-17 00:04
匠芯新材战略融资与产能规划 - 匠芯新材完成战略融资,投资方为恒大高新子公司恒大绿能,资金将用于CVD硅碳负极材料研发与生产[4] - 公司采用CVD工艺在多孔碳骨架中嵌入硅纳米颗粒,相比机械混合法和原位合成法具有结构可控性高、硅分布均匀、界面稳定性好等优势[4] - 计划总投资10亿元分两期建设年产3500吨硅碳负极材料生产线:一期500吨产能预计2025年6月试产,二期3000吨产能计划2025年底启动建设,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30亿元[4] - 最新公告显示一期千吨级CVD硅碳负极生产线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5] 硅碳负极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前后多家企业规划千吨产能:浙江格源新材料推进500吨硅碳与500吨多孔碳产线建设,目标2025年商业化出货;合肥启宸计划2025年下半年投产千吨级产线;物科金硅等企业在2024年底前完成融资并启动设备招标[6] - 行业普遍认定2025-2026年是硅碳负极放量关键窗口期,反映出市场需求的迫切性[5][6] - 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平台、4C-6C快充体系普及推动硅碳负极需求,其比容量高于石墨约3-4倍,并通过复合工艺获得循环稳定性[6] - 硅碳负极在储能和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同样具备提升能量密度和减少系统体积的价值[6] 技术发展与工程化突破 - CVD硅碳批量稳定性瓶颈正在突破:国内装备厂在高效反应炉、精密进料与尾气处理等环节技术成熟度提升,保障千吨级产线良率和单位小时产能[7] - 千吨级产能是行业从验证到量产的分界线,低于该规模成本难以摊薄且客户导入信心受限[5] - 从产线点火到稳定出货需要导入周期应对良率波动、客户定制化需求、原材料成本波动等挑战[7] - 行业竞争焦点将从产能比拼转向质量体系与成本控制,批量生产中保持一致性并快速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将占据优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