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材料

搜索文档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变更公司注册资本、修订 《公司章程》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 公 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8-02 07:16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一、公司注册资本变更的相关情况 (一)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除限售期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情况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5年4月10日和2025年5月6日分别召开第二届董事会 第三十次会议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回购注销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 股票的议案》,同意回购注销1,840,211股已获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 证券代码:300919 证券简称:中伟股份 公告编号:2025-086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变更公司注册资本、修订 《公司章程》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 公 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2025年7月2日,公司办理完成上述限制性股票的回购注销手续。本次回购注销完成后,公司股份总数由 937,089,814股变更为935,249,603股,公司注册资本由937,089,814元变更为935,249,603元。 (二)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第一个归属期的归属情况 公司 ...
湘潭电化: 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2 00:36
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编号:信评委函字[2025]跟踪 2935 号 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声 明 本次评级为委托评级,中诚信国际及其评估人员与评级委托方、评级对象不存在任何其他影响本次 评级行为独立、 客观、公正的关联关系。 本次评级依据评级对象提供或已经正式对外公布的信息,以及其他根据监管规定收集的信息,中诚 信国际按照相关 性、及时性、可靠性的原则对评级信息进行审慎分析,但中诚信国际对于相关信息的合法性、真实 性、完整性、准 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中诚信国际及项目人员履行了尽职调查和诚信义务,有充分理由保证本次评级遵循了真实、客观、 公正的原则。 评级报告的评级结论是中诚信国际依据合理的内部信用评级标准和方法、评级程序做出的独立判 断,未受评级委托 方、评级对象和其他第三方的干预和影响。 本评级报告对评级对象信用状况的任何表述和判断仅作为相关决策参考之用,并不意味着中诚信国 际实质性建议任 何使用人据此报告采取投资、借贷等交易行为,也不能作为任何人购买、出售或持有相关金融产品 的依据。 中诚信国际不对任何投资者使用本报告所述的评级结果而出现的任何损失负责,亦不对评级委托 方、评级对象使用 本报告或 ...
申万宏源研究晨会报告-2025080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1 08:41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573点,1日跌1.18%,5日涨3.74%,1月跌0.9%;深证综指收盘2175点,1日跌1.39%,5日涨4.83%,1月跌1.27% [1] - 风格指数方面,大盘指数昨日跌1.83%,近1月涨3.48%,近6个月涨6.88%;中盘指数昨日跌1.48%,近1月涨4.98%,近6个月涨7.85%;小盘指数昨日跌0.96%,近1月涨5.54%,近6个月涨14.33% [1] - 涨幅居前行业中,地面兵装Ⅱ昨日涨2.76%,近1月涨7.88%,近6个月涨84.3%;元件Ⅱ昨日涨0.83%,近1月涨26.36%,近6个月涨43.44%等 [1] - 跌幅居前行业中,普钢Ⅱ昨日跌4.92%,近1月涨22.13%,近6个月涨24.56%;渔业昨日跌4.7%,近1月涨6.67%,近6个月涨14.44%等 [1] 今日重点推荐报告 反内卷:建立短期和长期改善的连接 - 从不同期限看,长期“反内卷”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A股盈利有望趋势性抬升;中期提高2026年A股盈利周期性改善可见度;短期建立“短期景气亮点”和“中期供需格局改善”逻辑连接,“看长做短”行情演绎更顺畅 [11] - “反内卷”不等同于供给侧改革,投资机会挖掘侧重点需切换 [2] - 复盘2016 - 17年供给侧改革,当前“反内卷”处于类似2016年1月之前阶段,后续政策执行和股价反映有学习效应并自我强化,中期结构选择需关注政策跟踪和基本面判断 [13] 利率专题——保险买债特征全解析:保费、预定利率与买债节奏 - 过去三年保险资金资产重配置或是利率曲线平坦化重要推手,保费开门红对债市影响减弱,利率中枢下降时险资需择时增厚收益 [2] - 股债再平衡和新旧会计准则切换下,保险资金更看重风险收益比和平滑利润机制,高股息资产受青睐 [2] Figma上市,全球AI设计商业化崛起(GenAI系列报告之63) - Figma核心产品是云端协作式界面设计工具,实现流程一体化,AI功能推动设计大众化,营收持续增长 [17] - AI创意格局中,市场有大模型公司等三类玩家,垂类软件公司面向不同市场差异化竞争,Figma/Canva的PS估值高于Adobe [17] 国恩股份(002768)点评:打造PEEK全产业链平台,港股IPO抢占海外新高地 - 拟建设1000吨PEEK全产业链平台和30万吨改性及复合材料项目,打造稀缺一体化产线,规模对标头部企业 [18] - 塑料基本盘快速放量,高值化转型,香港石化及国恩东明优质资产即将放量,一体化优势加深 [22] - 港股IPO提上日程,募集资金用于泰国基地建设和香港石化技改,维持“增持”评级 [22] “十大金股组合”——2025年第8期(2025/8/1—2025/8/31) - 申万宏源2025年第七期十大金股组合7月涨幅5.11%,自2017年3月28日至2025年7月31日累计上涨322.85% [23] - 本次策略判断“牛市氛围”强化,配置建议关注有产业趋势催化的科技、供需改善的中游制造和创新药 [23] - 本期金股组合包括锐科激光、巨人网络等10只股票 [23] 各公司报告 天奈科技(688116)深度:导电材料行业引领,新产品迎硅碳及固态东风 - 超充平权驱动,碳管需求快速提升,预计26年全球多壁碳管浆料需求达37万吨,24 - 26年CAGR达28% [25] - 碳管制备及产品要求高,市场格局集中,天奈科技2024年市场份额53.2%,行业格局有望进一步集中 [25] - 出货高增和产品迭代双轨驱动,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5] 和而泰(002402)深度:车载加持,控制器领军轻装再出发 - 控制器赛道长坡厚雪,和而泰增长逻辑为增量市场拓展,全球化运营,海外收入占比超六成 [29] - 汽车控制器业务成熟稳定,重点关注HOD和天幕变色玻璃控制两个细分品类 [29]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9] 宁德时代(300750)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盈利稳健向上 - 25年中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盈利能力提升,预计全年出货600GWh左右 [28][30] - 稼动率高、存货增加预示需求景气,全球格局中竞争力稳固,新产品迭代推升技术溢价 [32] - 小幅上调25 - 27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32] 长江电力(600900.SH)点评:业绩稳定增长 拟投资葛洲坝航运扩能 - 2025年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发电量稳定增长,财务费用下降增厚业绩 [32] - 拟出资266亿建设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增加梯级电站发电效益 [32] - 股息仍具吸引力,具备红利资产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32] 中国东方教育(00667.HK)1H25业绩预告:新市场开拓进展顺利,盈利改善持续推进 - 1H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 - 50%,职业技能培训赛道景气回升 [35] - 开发新专业把握招生新增量,延续精细化管理提升经营效益 [35] - 上调25至27年收入和经调整净利润,上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35]
天奈科技(688116):导电材料行业引领,新产品迎硅碳及固态东风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31 13: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天奈科技,给予“买入”评级 [3][9][12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超充平权驱动,碳管迎来黄金发展期,预计26年全球多壁碳管浆料需求达37万吨,24 - 26年CAGR达28%;26年中国单壁碳管粉体需求有望超100吨 [8][63] - 碳管制备及产品要求较高,市场格局集中,天奈科技2024年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出货量占中国市场份额53.2%,未来行业格局有望进一步集中 [8][67] - 天奈科技出货高增与产品迭代双轨驱动,1Q25营收3.35亿元,同比+9%,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8%,产品迭代推动盈利回升,新产品出货放量在即 [8][80] - 预计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9/9.1亿元,对应7月30日收盘价PE分别为35/23/17倍,给予公司25年PE估值45倍 [9][1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超充平权驱动,碳管迎来黄金发展期 - 导电剂是锂电池重要辅材,碳纳米管综合性能优异,能形成线、面接触式导电网络,导电性和结构性能突出 [18][22][26] - 快充电池放量,碳管需求愈加刚性,上市新车主流电池充电倍率提升,未来三元高镍化、硅碳负极应用、铁锂快充、固态电池产业化将持续提升碳管需求 [39][42][49] - 碳管需求迎爆发时点,行业集中利好头部企业,预计27年中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出货量达31万吨,26年全球多壁碳管浆料需求达37万吨,行业格局集中,天奈科技市占率第一 [60][63][67] - 碳管材料在导电塑料和芯片基材领域有应用前景,碳纳米管填充型导电塑料应用比例提升,碳纳米管在碳基芯片应用可保证其在极端环境正常工作 [65][67] 公司:出货高增+产品迭代双轨驱动 - 公司技术起家,推动行业技术更新迭代,股权结构稳定分散,高管团队技术背景深厚,自主研发能力强,已形成四代产品 [71][74][78] - 公司碳管出货及盈利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4年及1Q25收入重回正增长,毛利率稳中有升,管理及研发费用率略有上升,盈利领先源于技术优势 [80][83][95] - 公司率先产品迭代,单壁产品彰显稀缺性,单壁碳纳米管可提升电池性能,国内外供给稀缺,公司掌握规模化制备工艺,规划产能聚焦单壁新产品及海外基地,单壁产品已有订单和成熟客户,预计26年起批量出货 [105][112][120] 盈利预测与投资分析意见 - 盈利预测:多壁碳纳米管导电浆料25 - 27年销量有望达12.0/14.6/17.2万吨,单吨价格分别为1.65/1.60/1.60万元,毛利率分别为37.0%/38.0%/39.0%;单壁碳纳米管浆料25 - 27年营收有望达2.5/7.2/11.8亿元,单吨价格分别为5.0/4.5/4.2万元,毛利率分别为46.0%/44.0%/42.0% [10][123][124] - 估值分析与投资分析意见: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9/9.1亿元,对应7月30日收盘价PE分别为35/23/17倍,给予25年PE估值45倍 [9][129]
国联民生证券:关注“反内卷”八大细分领域龙头公司
智通财经· 2025-07-31 10:53
"反内卷"有望加速基础化工供需改善 国联民生(601456)证券发布研报称,近期的"反内卷"政策有利于遏制化工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并积 极推动行业从同质化价格战转向高质量发展,该行看好化工行业景气度有望修复。在当前节点上,该行 建议关注产品终端需求复苏、行业格局趋于集中、具备产业护城河、周期景气或迎反转的细分化工子行 业的投资机会:如炼油、乙烯、涤纶长丝、PVC、有机硅、电池材料、草甘膦、纯碱等细分领域龙头公 司。 电池材料:需求增长产能快速扩张,存在供给压力大、开工率低、集中度低等问题,"反内卷"有望引导 行业健康发展。有机硅:行业产能扩张进入尾声,近期供给扰动频发,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短期内供给 压力有望缓解。草甘膦:行业"反内卷"叠加海外供给不确定或改善竞争格局。纯碱:"反内卷"政策的推 动下,老旧工艺/产能或将加速退出,行业供给格局有望改善。PVC:价格、盈利持续承压,产能增速 已有所放缓,或受益内需有望企稳叠加环保政策、"反内卷"政策。 国联民生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下,2022年后中国化工行业承压较为明显。2025年年初至7月24日 CCPI继续下跌了5.57%,而根据 ...
时代瑞象“3+2”LMFP材料技术矩阵 助力磷酸锰铁锂电池多场景应用
起点锂电· 2025-07-30 18:41
锂电新周期下,打破产品性能天花板,以 "技术溢价"稳定竞争力,成为各大企业反内卷和向上突围的主要路径之一。其中磷酸锰铁锂被视为磷 酸铁锂的升级版,近两年备受行业关注。以时代瑞象为代表的磷酸锰铁锂材料企业,加速了相关产能的释放,进一步撕开了其在全动力场景的 应用口子。 近期 在 起点 锂电 主办的 2025年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 暨 轻型 动力电池 技术 论坛 上, 时代瑞象 总工程师 徐斌 做了 专题 演讲 报告, 向 行业深度剖析了磷酸锰铁锂材料的优势、面临的挑战以及产业化应用进度。 在徐斌看来,磷酸锰铁锂在轻型动力市场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并通过掺杂其他材料上车了多款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最终目标是在新能源乘用车 等领域,实现磷酸锰铁锂材料的纯用。 时代瑞象 总工程师 徐斌 磷酸锰铁锂优势与挑战 "并存" 磷酸锰铁锂材料最早至少可追溯至 1997年,彼时Goodenough(古迪纳夫)等合成了LMFP材料,并发现相比LFP,LMFP的晶胞更大。此后 行业一直保持对磷酸锰铁锂的研究,到2013年头部电池企业开始进行专利申请,再到2023年宁德时代量产磷酸锰铁锂M3P电池,并开始装车 商用。 而电池企业持续布局的背后, ...
每日速递|30亿元万吨级新型CVD硅碳负极投产在即
高工锂电· 2025-07-29 18:58
电池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重庆挂牌成立 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分立 拥有117家分子公司 业务涵盖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销售、金融物流及摩托车 未来将重点发展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 并加速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市场 [2][3] 材料 - 山西物科金硅新材料科技年产3000吨碳包覆预镁氧化亚硅负极材料项目进入环评审批阶段 产品为硅基负极材料 [4][5] - 安徽汉邦化工拟投资2 5亿元建设年产11450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300吨医药中间体项目 包括12条氯代碳酸乙烯酯生产线(3000t/a)、2条1 2 4-三氟苯生产线(100t/a)、4条1-氨基-2-氰基-1-环戊烯生产线(150t/a)、6条双氯磺酰亚胺酸生产线(100t/a) [6][7][8] - 内蒙古硅源新能电子材料科技万吨级硅碳负极材料项目一期(2000吨/年)即将投产 总投资30亿元 分三期建设 采用清华大学硫化床包裹技术生产第三代CVD硅碳负极材料 [9][10] - 道氏技术与安瓦新能源签署战略协议 合作开发固态电池正负极材料及导电剂 加速材料产业化应用 [11] 电池回收 - 重庆计划2027年前建成西部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基地 区县回收网络覆盖率达90% 将培育综合利用企业 建设2个以上产业基地 提升锂钴镍锰回收率 突破精细化提取技术 [12][13][14] - 长春综旭华友能源科技(一汽与华友合资)扩建年处理10000吨锂电废料项目 新增处理正极废液2700t/a、粉料300t/a 建成后总产能包括退役动力电池包处置5960t/a、梯次电池模组5000t/a [15][16]
特斯拉加注的新一代电池,上海公司已量产关键新材料,成本比欧洲日本巨头低10%|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7-29 08:02
公司融资与布局 - 特安锂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产线补充与产能扩充 [4] - 公司2023年启动年产1 5万吨圆柱电池预镀镍钢带项目 2024年下半年完成国内第一条全自动预镀镍生产线试量产 预估今年出货预镀镍相关产品1 2万吨 [5] 核心技术优势 - 预镀镍工艺可使镀层厚度更均匀 提升电池壳耐腐蚀性和气密性等关键指标 相比后镀镍工艺更具优势 [4] - 公司预镀镍产品性能与日本欧洲龙头厂商基本相当 成本降低10%左右 [5] - 已开发新型电磁屏蔽材料 可通过减薄方式降低贵金属用量冗余 减少物料成本并提升性能 [6] 产品应用领域 - 预镀镍大圆柱电池受到特斯拉 宝马 奔驰 通用等车企巨头青睐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5] - 预镀镍产品在储能 电动工具和低空经济等行业需求逐年上升 [5][6] - 气凝胶隔热膜已商业化应用 解决电子设备发热问题 2024年开始为三星折叠屏手机供货 [6]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预镀镍钢带市场被日本新日铁 日本东洋 欧洲塔塔等海外厂商垄断 采购周期长且产能有限 [3][4] - 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与韩国浦项制铁签订全球战略供货协议的供应商 [4]
无定形正极材料
鑫椤锂电· 2025-07-25 15:06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大学夏定国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四面体配位的无定形Li-V-O-F正极材料,该材料在较低电压(约4.1V)下可激活"氧-氧二聚"式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具备无失氧、无电压衰退、稳定性好的特点 [3][4][13] - 无定形结构通过改变锂离子脱嵌机制,实现了超高比能量(>300 mAh/g)和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突破了传统晶体材料的限制 [2][5][13] - 该研究更新了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仅在八面体配位晶体正极中存在的传统认知,揭示了无定形材料作为未来新型电极材料的重要性 [3][4][14] 材料特性 - 无定形Li-V-O-F正极在首次循环后结构由晶态转变为非晶态/岩盐混合相,XRD显示晶体衍射峰消失 [6] - EXAFS和PDF分析表明,无定形结构在充电后产生1.3-1.5Å的新配位对,对应O-O二聚体形成,且保持四面体配位环境 [5][6] - 充放电过程中V离子价态降低,而V-O杂化空穴态增加,证明氧化反应由O氧化补偿,V离子展示出阴离子氧化过程特有的耦合效应 [7][8] 氧化还原机制 - RIXS图谱显示无定形结构在充电时产生529.8-532.1 eV激发/523.7 eV发射的O-O指纹峰,放电后消失,证实阴离子氧化还原的可逆性 [9][10] - 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无定形结构在脱锂后O更易跨越热力学壁垒形成稳定的O-O二聚体,而晶体结构中的O被固定在框架中难以反应 [11][12] 电化学性能 - 循环伏安法显示无定形Li-V-O-F正极以表面赝电容行为为主(b≈1.04/0.86),得益于无定形结构产生的纳米级通道促进锂离子快速传输 [13] - 在1.5-4.8V电压范围内可放出超300 mAh/g的高比容量,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稳定且平均电压无衰减 [13] - DEMS测试显示高电位充电时几乎无O2析出,仅微量CO2,证实氧氧化还原的稳定性 [13]
厦钨新能(688778):业绩稳定增长 看好固态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7-23 18:27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34亿元,同比增长18.04%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增长27.76%,扣非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32.24% [2] - 上调2025-2027年EPS预测为1.55元、1.87元、2.26元,给予2025年35倍PE,目标价54.11元 [2] 核心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是全球钴酸锂龙头企业,2025年上半年钴酸锂销量2.88万吨,同比增长56.64% [2] - 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含三元材料、磷酸铁锂及其他)销量3.19万吨,同比增长20.76% [3] - 消费电子需求旺盛,受益于国补换机政策和3C设备AI功能带电量提升 [2] 技术研发与新产品进展 - 正极补锂剂已完成高稳定性材料研发并实现批量供货 [3] - NL新结构正极材料相比传统材料更稳定,层间距更宽,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显著提升,未来将应用于3C消费电子、机器人、低空、固态电池等领域 [3] - 固态电池领域开发出新的硫化锂合成工艺,技术指标良好且降本空间大,氧化物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已供货,硫化物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与客户密切合作 [3] 行业与市场前景 - 下游需求旺盛推动公司量利齐升 [1] - 新技术(如NL新结构正极材料、硫化锂、补锂剂)进展顺利,未来有望贡献新增长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