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铁及锰硅价差
icon
搜索文档
研客专栏 | 硅铁及锰硅价差逻辑演绎复盘
对冲研投· 2025-03-21 19:56
硅铁及锰硅价差的核心逻辑 - 价差变动主要由成本端变化驱动,尤其是锰矿和煤炭相关成本,极端行情多由成本波动引发 [3][31] - 供需差异对价差影响相对温和,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供需自主调节为主 [4][32] - 期货市场成熟度提升使价差交易更及时充分,2014年后经历现货引领到期货主导的演变 [5][33] 成本结构差异 - **硅铁成本构成**:电价占比50%-60%(单吨电耗8000千瓦时),兰炭15-25%,硅石等原材料10-15% [7] - **锰硅成本构成**:锰矿占比55-60%(进口依存度90%+),电力20-35%,化工焦10-15%(单吨电耗4000千瓦时) [7] - 锰矿价格受海运、矿山供应等不可控因素影响更大,波动幅度显著高于硅铁 [3][7] 供需格局差异 - **行业集中度**:硅铁CR10为60%(CR3 35%),锰硅CR10仅40%(CR3 15%) [10] - **需求结构**:锰硅90%+需求来自炼钢,硅铁炼钢需求占比60-70%,其余为出口及金属镁等 [10] - 产能分布:硅铁集中于西北低电价区,锰硅曾以南方为主后向西北转移 [10][12] 历史价差阶段复盘 2015-2016年:成本驱动主导 - 2015年锰矿价格暴跌43%(天津港南非半碳酸从29→16.5元/吨度),硅铁成本稳定致价差走扩 [14] - 2016年海外锰矿减产5%(全球产量4643万吨),港口库存降至150万吨,价差收缩 [17] - 环保限产扰动:内蒙/宁夏锰硅产量短期骤降,硅铁减产滞后致价差波动 [18] 2017-2019年:供需与政策交替影响 - 2017年硅铁出口关税从25%降至20%,价格涨幅43%远超锰硅(8%),价差走扩 [19] - 2018年螺纹钢新标提升锰硅需求(单吨用量24-28kg),硅铁产能集中投放压制价差 [21][22] - 2019年锰矿成本坍塌(天津港南非半碳酸跌39%),港口库存从400→700万吨,价差收窄 [23] 2020-2023年:政策与成本重构 - 2021年"能耗双控"致硅铁价格涨幅远超锰硅,兰炭成本抬升3000-3100元/吨 [26] - 2022年后价差均值回归:海外能源危机缓解,硅铁成本下行,厂库压力显现 [28][29] 价差影响因素总结 - **成本端**:锰矿进口波动、煤炭电价变动(如2021年兰炭涨3400元/吨) [26][31] - **政策端**:环保限产(2016-2018)、能耗双控(2021)、产能置换等 [11][26] - **市场成熟度**:期货功能完善使价差交易效率提升,2020年后期货引领现货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