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件重构
icon
搜索文档
一文读懂,可重构芯片为何是AI的完美搭档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24 09:23
AI算法演进与芯片设计挑战 - AI算法从早期简单机器学习发展到复杂深度学习和Transformer模型,应用场景从边缘端(如智能安防、家居)扩展到云端(如数据中心分析、语音交互)[1] - 边缘端需高能效处理实时图像识别等任务,云端需大算力支持海量数据处理,AI芯片性能直接决定应用效果[1] - 传统固定架构芯片难以满足AI算法多样化需求,存在硬件性能瓶颈[1] 神经网络模型特征 - **拓扑结构复杂性**:从简单卷积层发展到ResNet残差连接、注意力机制等动态结构,特斯拉2023年展示的神经网络模拟人脑连接[2] - **多维稀疏性**:从一维权重稀疏性(剪枝)发展到输入/权重/输出的三维稀疏性,跳过0值计算可减少30%-50%无效操作[3][6] - **动态精度需求**:推理阶段从统一INT8量化发展为分层/元素级混合精度;训练阶段FP32/FP16向FP8混合精度过渡,NVIDIA H100 GPU采用FP8+FP16混合加速Transformer训练[5] 硬件重构技术优势 - **对比软件编程**:硬件重构可动态适应不同拓扑/稀疏性/精度,处理稀疏矩阵时效率提升50%以上,而软件编程难以优化0值计算[8][11] - **芯片级重构**:通过BENES网络处理稀疏性,清微智能TX5-TX8系列硬件利用率提升50%+,乱序计算减少内存访问[9] - **PEA级重构**:整体重构支持顺序执行,交错重构支持多任务并行,硬件利用率达80%(GPU仅50%)[10][12] - **PE级重构**:位串行(低功耗)、位融合(高速度)、浮点融合(混合精度训练)等技术针对不同场景优化,如边缘端采用位串行,云端使用位融合[12] 可重构芯片应用前景 - 三级重构(芯片/阵列/PE)综合解决"存储墙"问题,提升能效和面积利用率,清微智能TX8系列实现中间数据直接传递,减少访存能耗[13][14] - 行业应用覆盖智能安防、机器人、智算中心及大模型市场,清微智能已量产TX5/TX8系列十余款芯片,斯坦福背景的SambaNova Systems成为2023年AI芯片估值最高独角兽[15]